登瀛书院又名文昌祠,由古色古香的围墙围绕,相当古朴幽静。书院采单进三合院式建筑,正中为三开间正殿,两侧为七间式厢房。过水相连正殿与厢房,有围墙包围建筑物四周,屋顶装饰的剪黏采用相当简洁的形式。建筑格局之所以如此简约,是因为创建时经费短缺,完全为当地仕绅所捐募兴建,与台湾其他书院比较,格局规模也显得较小。
登瀛书院的规模小,却是经过评定为书院类建筑物最完整者。从创建至今一百多年,虽然经历过数次大修,但都能依照原貌加予修缮,不仅正殿的结构体丝毫未更动,连原来的土埆建材也保留未更换成其他材料,加上两排斋舍从没有增减过一间,登瀛书院确实完整的保持初建之原貌,是非常难得而至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草屯旧称北投堡,清初时官方设置许多「土番社学」,以教育归顺的原住民子弟。清道光年间(西元1821-1850年)原住民陆续迁往埔里,导致土番社学有名无实,反而汉族人数激增,当时北投堡文风已开,当地仕绅於是筹组读书会「登瀛社」,登瀛书院即是在社员的推动下而成立,是草屯地区第一座学堂。
登瀛书院的规模小,但从创建至今一百多年,虽然经历过数次大修,都能依照原貌加以修缮,不仅正殿的结构体丝毫未更动,连原来的土埆建材也保留未更换成其他材料。
清光绪9年(西元1883年),院舍年久失修,由李定邦(西元1831-1895年)等人倡议予以修建,於隔年竣工。当时学风兴起,人才辈出,前後有十多位文武秀才,地方还有「秀才窝」之雅称。日本时代书院功能消失,以祭祀神只的文昌祠方式取代。登瀛书院正殿主祀文昌帝君,陪祀关圣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等五文昌。
台湾光复後,於民国56年(西元1967年)、民国75年(西元1986年)、民国77年(西元1988年)几次重修而成今貌,并於民国74年(西元1985年)由内政部指定为县定古蹟。民国88年(西元1999年)遭逢921地震,登瀛书院被判定有立即性倒塌危险,於隔年进行抢修工作,并於民国94年(西元2005年)进行彩绘修复工程,重现昔日文风兴盛时之光彩。虽然不再具有书院功能,但是登瀛书院对於文教上的贡献及价值无法抹灭。
位於草屯镇新庄里史馆路文昌巷,创建於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书院中主祀文昌帝君,陪祀关圣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等五文昌,并供奉朱文公、魁斗星君牌位,为三合院式建筑,登瀛书院确实完整的保持初建之原貌,是非常难得且至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登瀛书院为单栋正殿带二护龙的格局,外观宏大古朴,书院四周有围墙围绕,正面长13公尺的三脊燕尾照壁。中央为三开门的正殿,并有左右两斋舍(护龙),正殿屋顶剪黏极为简洁,中脊上的龙姿最为吸睛,扬卷的身形跟屋脊燕尾曲线总成的线条极为优美。殿内装饰如木雕以及彩绘,全都以典雅风格为主。中间正殿除了供奉五文昌外,过去也是讲学上课的地方。
拜廊为卷棚架构,门扇开在前柱上,正殿内为三通五爪抬梁式架栋,大通下先有透雕光源,接头处又出一斗拱,拱下再设置一个飞鱼雀替,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做法。在正门上悬挂一块「登瀛书院」匾额,神龛上方则悬挂「文运重兴」、「学教敦伦」等古匾。左右斋舍壁上的书卷状雕饰,也是古意盎然。登瀛书院所保存的文物相当丰富,包括魁星神笔、执事牌、供桌、烛台、竹编子字纸篓、童生篮、魁夫子神位等,都相当完整且是上乘古物,堪称珍贵文化资产。
「春祭大典─点光明灯」是登瀛书院最特别之处,这是为考生祈福之特殊仪式。随着每年考季来临,会有许多考生到书院点上一盏光明灯,祈求文昌帝君可以护佑学子顺利通过考试。「春祭大典─点光明灯」活动,於每年的农历正月三十日举办;在每年文昌帝君的生日农历2月3日,同时举行学士灯及功名灯开灯仪式,该书院管理委员会依古礼准备面线、寿龟等供品举行春祭大典,之後便由穿上祭祀诵经礼服的人员,拿着有登记点上「功名灯」、「学士灯」的名册,一一向文昌帝君报告点灯者姓名,希望神明能保佑考生,可说是登瀛书院最独树一帜之特色。
正殿两侧的雕刻精致,图为鳌鱼雀替,金腹绿背形状奇特。
正殿阶前的御路石雕,形象威仪,大部分孔庙及文昌祠都会看到御路石雕。
中脊上的翘脊剪黏,扬卷的龙姿身形跟屋脊燕尾曲线,汇成优美线条。
神龛上方悬挂多幅古匾,当中「文运重兴」是大正15年(公元1926年)整修时所献;「学教敦伦」则是创建时所悬挂。
魁星神笔是登瀛书院的上乘古物,堪称珍贵的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