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11年(西元1806年),北斗聚落由東螺街遷至現在的位置。依漢人的習慣,到達新的聚落,必定先祭祀地基主,等到聚落到達一定規模後,就會興建土地公廟,當人數或經濟都已經有相當高度,即興建神格更高的廟宇,例如︰媽祖廟或從故鄉分香來的神祇作為中心信仰。
位於北斗街中心的開基祖廟福德祠(又稱福安宮),是北斗街最早的地方信仰,還比北斗街中心信仰「奠安宮」年代更早,甚至有史料推斷開基祖廟福德祠的建廟年代早於北斗街建街。福德祠(福安宮)與奠安宮連成一系,都是北斗街的公廟,其信仰圈含括北斗全境。
北斗鎮聚落原在東螺溪舊眉莊(現溪州鄉舊眉村),清乾隆初年閩籍漢人在此建立東螺街,逐漸成為商業聚落。但在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年),彰化地區發生嚴重的漳泉分類械鬥,立刻蔓延到彰化平原中北部。在這場械鬥中,東螺街也被波及,後來又立即發生東螺溪洪水氾濫,東螺街的街區被沖毀,這時候開始有遷街重建的聲音出現。
目前存於現在奠安宮廟埕的「東螺西保北斗街記」記錄了北斗遷街與早期城市規劃的史實,主要提倡、主理遷街者為舉人楊啟元(生卒年不詳)等六人。一開始計劃新建北斗街,已經有都市規劃的觀念,想以奠安宮為中心畫成井字形,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個街區。這次的遷移計劃,從清嘉慶11至13年(西元1806-1808年),為時兩年才完成。開基祖廟福德祠與奠安宮位於同一條街道上(今斗苑路),為四方界域的中心。
開基祖廟福德祠最早的創建年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西元1684-1722年),依北斗街的興建年代推測,很有可能在北斗街肆規模初具之後,重新整理已經存在的舊福德祠,便成為北斗街上最有規模的土地公廟。雖然福德祠的神格不高,只是土地公廟,但是其信仰地位與奠安宮一樣,都屬於北斗街的公廟,其信仰圈含括北斗全境。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之外,亦在廟埕興建牌樓,讓福德祠的規模更加宏大。
開基祖廟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旁祀土地婆,地方人士俗稱福德祠為「北斗閣街福德正神」。由於開基祖廟福德祠屬於北斗的公廟,所以當地居民每逢喜事都會迎請土地公、土地婆至家中祈福,周邊的小吃攤也曾經募捐集資聘請有名匠師雕刻多尊土地公神像,讓居民可以迎請回家享祀。
此外,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十二月十六日是頭、尾牙例行祭典;中秋節農曆八月初十五也有盛大的祭祀活動。
福德祠屬於單進正殿的格局,廟中在重修前有兩幅對聯:「福地神宮尊福德/安民鄉土定安興」、「福鹿爾康惟神降福/安鳩家眾合境平安」,均嵌入廟名「福安」。在重修後則換成「福安豐和佑興寶島/德祠樂利境泰北斗」與「福地神宮尊福德/德民鄉土定安興」,將嵌入字改為「福德」,正式將廟名更新為開基祖廟。
民國99年(西元2010年)於廟埕興建牌樓,讓整體格局變得較為寬闊宏大。福安宮正殿前有拜亭,而正門門板上方有精緻的花鳥木雕,門楣的彩繪為民國64年(西元1975年)所繪。
過去開基祖廟福德祠前聚集攤販,為傳統「廟口」街市,福德祠保佑商家營運,並帶來人潮。在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之後,廟方與攤販溝通,已經遷往附近繼續營業,而留下來的空地則讓福德祠較為開闊清爽。在管理上,本來由北斗奠安宮福德祠管理委員會管理,目前已獨立與奠安宮分離,成為福德祠管理委員會。
屋脊採硬山頂,設計為木形馬背,在山尖做花草彩繪裝飾。
神龕前的神桌與供桌都是磨石子材質,建於民國65年(西元1976年)。
正門門板上方的花鳥木雕,採透雕手法雕刻,十分精緻。
正殿門板、門楣有精緻的彩繪,是民國64年(1975年)重修時所繪。
在正殿前面有拜亭,推估應該是民國65年(西元1976年)重修時興建。
福德祠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被指定為彰化縣歷史建築後,在廟埕興建牌樓,讓格局更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