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龕上懸有清乾隆46年(1782年)的「福溢通濟」匾,與光緒7年(1881年)的「萬福攸同」匾、以及「福德祠」匾;中堂兩側的山牆上,各嵌有木質碑記,分別是「大西門重建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建福德祠捐題芳名碑記」,這些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該祠相當重要的史料。
目前西門福德祠建築為一拜殿一正殿之歇山式建築,此格局稱為「三間起一條龍前帶拜亭」,係光緒年重建時之結構。拜亭採燕尾屋脊,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其為四柱三疊斗式捲棚構造,在拜殿前後牌樓樑枋上都有透雕螭虎紋樣的斗抱。原燕尾處有剪黏貼飾與泥塑等民間信仰人物與花鳥裝飾,但多數已脫落,雖不是富麗堂皇,但其工藝價值仍值得欣賞。牌樓樑枋下安裝「三關六扇式」門扇,中央為兩扇板門,左右各設有兩格扇,各自可以獨立開合,也可將板門連格扇往側邊整個打開,所以叫做「三關六扇」,常見於臺灣民宅。
正殿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築,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直接將桁木置於山牆上的作法),共有九架檁,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的燈樑,用以懸掛紙燈與線香。正殿自建廟以來持續做為主要的祭祀活動空間,原本西門福德祠兩側有左右翼房做為儲存空間,但後來遭到占用,因此目前正殿還兼具儲藏功能,略顯壅促。
現存福德祠雖不如史料中規模宏大,也經歷多次修復,最初原貌已不存在,但諸多歷史文物仍舊保存下來,祠內有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由西街信士所獻「福溢通濟」匾,為現存廟內最早的史料文物,也是最重要的歷史時間證明。正殿留下光緒7年(公元1881年)的「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及「大西門重修福德祠捐題牌記」2塊木製碑文,可了解到修繕過程與當時福德祠的整體建築格局規模。正殿神龕前有1座石製香爐,為道光16年(公元1836年)由當時信女黃門沈氏所敬獻,使用至今已有180年的歷史。另有1件癭木香爐(癭木泛指所有長有結疤的樹木),正面為紅漆陽刻字「西門街」和「福德爺」,其右為陽刻字「弟子林昌奉」,通常此類香爐年代較早,可能為清代所製。也因為這些文物極具歷史價值,西門福德祠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被內政部公告為3級古蹟
西門福德祠所奉郭聖王公神像,呈現坐姿右腿盤坐、左腿自然垂下的獨特坐姿。相傳郭聖王公原名郭忠福(923-938),於16歲於藤座上得道成仙,其母趕至欲將聖王搬下,卻只拉動左腳、右腳怎麼拉都拉不動,也就是聖王神尊雕刻左腳都自然垂下的原因,相傳聖王死後常顯靈庇佑鄉里,為福建泉州人的守護神,福德祠內供奉聖王,即清領時期福建墾民來臺,將原鄉信仰帶來的證明之一。
正殿留下光緒7年(公元1881年)的「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可了解到修繕過程與當時福德祠的整體建築格局規模。
牌樓樑枋下安裝「三關六扇式」門扇,中央為兩扇板門,左右各設有兩格扇,常見於臺灣民宅。
西門福德祠拜亭採燕尾屋脊,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原燕尾處有剪黏貼飾與泥塑等民間信仰人物與花鳥裝飾,但多數已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