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之母底提之子,契約之神,印度人做出承諾時,都會以手捧水對著伐樓拿發誓。或許是因為以手捧水的發誓儀式,也發展出水神的特質,是溺水靈魂的守護者。伐樓拿胯下的摩羯也是恆河女神的坐騎,常以象鼻魚尾的造型出現。
新莊文昌祠建築形式是標準傳統四合院式格局,前後二進依序有三川殿、拜殿及正殿。此為第二進的正殿立面,配有硬山單脊燕尾屋頂。
先嗇宮為臺北盆地淡水河左岸三重區二重埔最古老的廟宇,今日廟宇名稱「先嗇宮」為日治時期所立,前稱「五穀先帝廟」,又稱「五穀(谷)王廟」。
慈裕宮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二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
三山國王廟昭和9年(公元1934年)拆遷後,屬於原廟宇的建築部分,僅剩目前指定為古蹟範圍的前殿到正殿,異地重建後,加上現址夾在街屋建築之間。
重慶寺在臺南被譽為府城「七寺八廟」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