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祀典武庙

祀典武庙
*
位于台南市赤崁楼南侧,祀典武庙因其规模而获俗称为「大关帝庙」,是台湾唯一被列入官方祀典的关帝庙,可谓全台关帝庙之首要。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中西区永福路二段229号
公告日期: 1983年12月28日
创建/起源年代: 明永历19年(公元1665年)
摄影者: 蓝星球资讯、赵守彦
经 纬 度: 120.20209,22.99674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2台内民字第202452号
资产保存者: 台湾祀典武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依中华民国73年2月22日颁行之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第39条综合评定之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具稀少性,不易再现者;具建筑史上之意义,有再利用之价值及潜力者

发展源流

位于台南市赤崁楼南侧,祀典武庙因其规模而获俗称为「大关帝庙」,对应于俗称为「小关帝庙」的新美街开基武庙。祀典武庙是台湾唯一被列入官方祀典的关帝庙,可谓全台关帝庙之首要。

祀典武庙主祀关帝,又称关公、关圣帝君、关圣大帝、恩主公,也是位列「五文昌」之一的文衡帝君。原为后汉时代刘备(161-223)身边重要将领的关羽(160-220),由于历史记录更因后世通俗演义之影响,其忠义勇武的形象广植人心,并有儒教推崇,加以历代帝王陆续追封尊位,是汉人文化中最广被信仰的神明之一。

相传郑经(1642-1681)于明永历年间(公元1623-1662年)在台南府城起造4座庙宇,建「文庙」于鬼仔埔(即今日台南孔子庙);建「真武庙」于鹫岭(即今日台南北极殿);立明室宗庙于承天府署(今赤崁楼)西南方(即今日大天后宫);又建关帝庙、佛祖厅于宗庙之东北角,亦即赤崁楼之正南方,此应为祀典武庙的前身。

今已知信史记载(高拱干的《台湾府志》:「关帝庙,一在府治镇北坊,康熙29年台厦道王效宗(?-1691)重建,因旧址而扩之,栋宇加丽,后构禅室以住僧焉。」)为康熙29年(公元1690年),由台厦道王效宗首次重修武庙的纪录,该次依旧址扩建,并在庙后加建禅房。由于汉人原本传统崇奉的武圣为南宋时的将领岳飞(1103-1142)。岳飞当年所对抗的是来自中国大陆东北的金国女真人,正是满族的先祖。因此清朝当局入关之后,在大陆各地皆大力推动关帝信仰,亦不断颁布召令提升关帝地位。康熙55年(公元1716年)台厦道陈璸(1656-1718)再修,次年扩建为规模庞大的庙宇。清世宗雍正甫即位,更追封关帝祖宗三代为公爵。故于雍正3年(公元1725年),制神牌位供奉于庙的后殿祭祀。2年后(公元1727年)更奉旨题准,每年除了5月致祭,在春、秋再祀以太牢(即牛、羊、猪三牲各一)加果品五,1年总共3次由政府主办大祭,从此晋升「祀典武庙」。

成为官方祀典庙宇之后,不但庙产有田地可付日常开支,修建费用也由清政府出资。乾隆3年(公元1738年)及乾隆17年(公元1752年)2次由清政府主导重修;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台湾知府蒋允焄(生卒年不详)又加建祭拜祖先的公廨,并改庙门外高拱干修建的报功祠为官厅(此建筑今日为马使爷厅):乾隆42年(公元1777年)时建筑规模虽趋完整,但已多倾圮,台湾知府蒋元枢(公元1738-1781年)捐出俸禄后向民众劝募整建,此次修建规模浩大,完工后不仅刻石碑为记,并留下「重修关帝庙图」,为珍贵史料;另根据庙内所藏乾隆54年(公元1789年)「重修郡西关帝庙碑记」可知,台湾知府杨廷理(1747-1813)在重修时在庙外加建戏台1座,并刻石碑记述之前林爽文之变时,关圣帝君种种灵验相助清兵之事;嘉庆12年(公元1807年)台湾知县薛志亮(?-1813)又倡议重修。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台南府城由民间各庙境组成队伍联合巡防,协助维持地方治安,这些简称「联境」组织。全府城共有十联境,府城内西段邻近六条街区一同组成的叫做「六和境」,祀典武庙就是其中居领导地位的首庙,因此由祀典武庙设六和堂作为联境办事处主持境务且兼为全府城冬日防务指挥所。

日本领台之后,政权更替之下武庙不再是国家祀典庙宇,也非府城冬防指挥所。重要性大不如前。在明治39年(公元1906年)重修时,工程进行过半,适逢日本政府想执行都市计划,拓宽永福路,计划拆除祀典武庙,后来六条街的商家民众群起抗争,后来政府当局妥协,以道路转折,只拆除庙左的官厅而落幕。日治时并未禁止祭孔、祭关帝的情形,台南的地方首长每年仍在春秋两祭于祀典武庙,其余则由民间自筹办理。虽盛况不如从前由清朝官方主办,但仍延续这份文化脉络。而民国80年(公元1991年)政府补助经费修护「祀典武庙」并于民国83年(公元1993年)时完工,也是近期内「祀典武庙」最后一次的大规模修护。

主要特色

祀典武庙主祀武圣关公以其建庙之早,格局之壮伟及地位之崇高,名列国定古迹。

祀典武庙座北朝南,建筑本体有3层次「三进」,面宽为三开间,门面窄而纵深极长。整体建筑高大厚重有雄浑之势,为台湾早期庙宇风格。右侧朱红色的山墙绵延66公尺,连接着庙宇本体的各进建筑。平均高5.5公尺,此独步全台的长度与高度,特别能显现出闽南式建筑承重墙风格的厚重感。另外,从这壮阔山墙亦可见到祀典武庙丰富的屋顶形式:由最前面的三川门开始,侧面有5种不同造型的屋脊顶繁复地堆栈起伏。此称之为「五落」。台湾少见如此繁复多重的规模,显示祀典武庙的地位。

第一进的三川门有设初拜殿;第二进的正殿前面也设有拜殿的「双拜殿」格局,为全台独一无二。山门上并未绘制门神,反而以凸出的360颗门钉取代之,这是因为列入祀典庙宇才有此殊荣。而因为历史悠久、位列官方祀典,清政府又着意特别提倡关帝信仰,所以庙中首长要员题匾也特别多。正殿神龛上方咸丰皇帝御笔的「万世人极」及乾隆59年(公元1791年)台澎道杨廷理所题之「大丈夫」之匾。为其中最为著名珍贵者。

正殿高耸,屋顶是双重屋檐形式,建筑匠师在重檐之间设置高窗,上下屋檐间距拉大,不但通风且兼具采光,平时光线由此斜斜射入,恰好直照关帝神龛,益增其光辉;信众祭拜时焚烧升起的香烟亦可顺之散去。而为了避免风雨由高窗打入正殿,所以又设置卷棚形的暗厝(小阁楼)来连接拜殿与正殿。这一连串的设计,营造出正殿明亮肃穆的空间,体现匠师的巧妙创意。

屋顶筒状瓦片末端的圆头称「瓦当」,板形瓦片末端悬垂的如意形状的陶瓦因雨水可顺着滴落地面而称为「滴水」,武庙的瓦当及滴水纹样古朴,上面并特别烧制有「祀典」与「武庙」字样。而在山墙顶端,匠师常以泥塑、交趾陶或剪黏来装饰,称为「悬鱼」。此处为书画轴图案,寓有「关公读兵书」的美意,造形简单大方。

后殿又称「三代厅」,乃奉祀关公三代祖先之处,厅中陪祀有清代的几位巡道及知府王效宗(?-1691) 、陈璸(1656-1718)及蒋允焄(生卒年不详)等人。这几位官员任内都曾重修祀典武庙,陈璸于康熙54年(公元1715年)所题赠的「诞育圣神」匾恰正高挂厅上。形成被祭拜者与其赠题字同于一处的特殊现象。后殿西侧是观音厅,内中奉祀的观音神像是清代知府蒋元枢捐献塑造予府城的3尊观音像其中之一。再西边是清代的民间联境协防办事处六和堂,堂前有棵古梅树,相传为三百年余年前由明宁靖王亲手种植的梅树。日本领台之后,联境组织渐失去原有保安功能,六和堂在明治30年(公元1897年)曾是台南府城内士绅共同发起设立「台南共立幼儿园」,为台湾现代幼儿教育的先声,民国101年(公元2012年)台南市文献委员会确认其为台湾第1所幼儿园,今日在火神厅外立有1石碑纪念。六和堂今日也是台湾南管曲艺传承的重要场所:振声社是府城老字号的南管乐团,有近200年历史,起初乃由中国大陆敦聘曲师来教唱南管,承袭传统,原本于六和堂练习,民国100年(公元2011年)六和堂整修时,改至侧边马使爷厅。今每周三下午在武庙旁的永福路即可听到他们练习的优美乐音。

西社自成一院落,有老石榴树点缀其间,关帝于此以文昌神明文衡帝君的样貌受供奉。清道光年间府城的读书人们于此结成诗文社,选题分韵,吟诗倡和,一度是府城士子们以文会友之所。

反映于庙宇的内部配置上,可见祀典武庙兼容各方各色的能力:有武人敬重沙场伙伴戎马的小祠「马使爷厅」,有文人求文思灵感的诗社「西社」,亦有统管治安防守的办公厅「六和堂」,皆融合一处。不仅显出祀典武庙的重要,也是信仰深入民间生活的例证。
关帝于祀典武庙以文昌神明文衡帝君的样貌受供奉。
关帝于祀典武庙以文昌神明文衡帝君的样貌受供奉。
第一进的三川门有设初拜殿;第二进的正殿前面也设有拜殿的「双拜殿」格局,为全台独一无二。
第一进的三川门有设初拜殿;第二进的正殿前面也设有拜殿的「双拜殿」格局,为全台独一无二。
正殿神龛上方咸丰皇帝御笔的「万世人极」。为其中最为著名珍贵的古匾之一。
正殿神龛上方咸丰皇帝御笔的「万世人极」。为其中最为著名珍贵的古匾之一。

文献资料

  • 1.《台湾开发史研究》。台北:联经。 
  • 2.叶文荣总编辑(1996)。〈府城珍奇(一):古迹之旅〉。《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联合目录》。台南:台南市政府。 
  • 3.黄静宜、王明雪主编(2003)。《台南历史深度旅游(上)》。台北:远流。 
  • 4.曾国恩(2003)。《第一级古迹祀典武庙紧急抢修工程调查及修护研究》。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 5.李干朗、俞怡萍(1999)。《古迹入门》。台北:远流。 
  • 6.鲁鼎梅主修,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编辑(2005)。《重修台湾县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远流。 
  • 7.台南市政府。台南宗教观光网站。 
  • 8.孙全文(1987)。《祀典武庙研究与修复计划》。台南:台南市政府。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