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具有保存价值评定之。
清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始有汉人来到竹堑(今新竹)地区开垦,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淡水海防厅从彰化县城正式移来竹堑时,淡水同知(清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徐治民在四周遍植莿竹,整个区域呈圆形,有东、西、南、北4个门,为竹堑建城之始。清乾隆41年(公元1776年),由第32任淡水厅同知王右弼(山东齐东人,生卒年不详)倡建关帝庙。当时官方鼓励民众信仰关圣帝君,藉此教化百姓忠勇报国以加强清廷统治的力量,便由官方兴建武庙,于来年2月完工,为三进式建筑格局,位于当时竹堑城南门之内。
清同治10年(公元1871年),时淡水厅同知周武濂(生卒年不详)有感关帝庙失修将近百年,庙宇损坏严重,梁柱受白蚁侵蚀,又因清廷国库空虚,无法支应修缮费用,乃劝新竹地方仕绅自行募捐修缮,幸地方人士踊跃乐捐,于同年秋天完成整修,让关帝庙得以留存不致倾圮。清光绪21年(公元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占领后将关帝庙视为官方资产,接收改作陆军宪兵驻屯所,庙内因而终止一切祭祀活动,直至3年后归还,开始恢复关帝庙祭典。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轰炸台湾,关帝庙被炮弹击中毁损,建庙初期雕塑的赤兔马和牵马校尉也遭损毁,现难以考据原始风貌。日治末期,军方更因为了筹措军费打仗,竟然将庙产卖给张、沈2家,致使庙地变私人所有,神像则移到竹莲寺存放。此一时期是破坏关帝庙原始风貌最严重的时期。
台湾光复后张、沈2家及其他人士慷慨捐献庙地,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开始募款,于民国38年(公元1949年)进行重修,延聘名匠陆续大肆整修,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完工,迎回关圣帝君供奉,并于此时合祀文昌帝君,举行典礼昭告信众关帝庙整建完成。
关帝庙在民国65年(公元1976年)建庙200周年时,不仅修补建筑的残缺,续建部将祠及圣迹馆,更于正殿前迎入岳武穆神像(岳飞)加祀,用意为加深人民之爱国心,改名为「武圣庙」。在新竹市尚未改制前,又称为新竹县武圣庙。直至民国72年(公元1983年)恢复原名为关帝庙,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又建七曲山景、拜亭及宫墙等,才确立今日新竹关帝庙的样貌。
新竹关帝庙为三开间三殿式建筑格局庙宇,有广阔的庙埕,左右设有山门,分别为龙边「礼门」,虎边「义路」,因是武庙又具官庙象征,无一般民间庙宇的雕梁画栋,但木雕的工艺技术却隐藏其中,正门两侧麒麟堵上雕有螭虎,门印上雕着福、禄、寿、喜等字,象征祥瑞如意,正殿木梁结构上雕有狮子斗座、雀替、螭虎栱、垂花,以及通梁之间的狮子、狮球、南瓜、水果等木雕,雕工精致可看出木匠的精湛工艺,狮子斗座的背面雕成螃蟹,是1种巧思的结合,象征科甲及第意义。特别是吊筒(垂花)竖材上所刻的飞天雕像,更是少见的木雕设计,造就了武庙中特有木雕工艺,这些都值得细细观赏。
整体建筑风格上,新竹关帝庙三川殿的步口廊柱,并未使用一般庙宇所见的龙柱,两侧的龙虎堵也无过多装饰,而使得庙宇显得较为庄严肃穆,也不像一般庙宇的花俏,庙中的匾额多数为军方敬献,更彰显出武庙的特性,庙门上并没有画上门神,而是用门钉替代,门钉共计108个,属北方官祀庙宇常见风格,在清代只有宫殿、孔庙及武庙可以使用这样形式的门,由此也可看出本庙的官庙性质。
关帝庙正殿左右两墙上嵌有清乾隆42年(公元1777年)所立的〈万世留芳〉碑以及〈鼎建关帝庙碑记〉,一旁有〈重修新竹关帝庙记〉石碑,从石碑中捐献的地方仕绅可以看出,关帝庙建庙至今的发展历史过程,了解到早期汉人开垦竹堑(今新竹)的历史过程。
关帝庙一年之中会举办数次祭典,分别是关圣帝君的飞升、圣诞及驹马爷千秋之日,庆典时必备四果作为敬献并于圣诞时更会添上寿面以表对神明祝贺的心意,若是驹马爷千秋则换上新鲜粮草和水敬奉。另一项重要祭祀为三献礼,有「启请」、「诵经」、「献敬」、「谢坛」等科仪。除此之外,庙方亦会于关圣帝君及关平太子圣诞时举办「过限」消灾仪式,此仪式源自两人「过五关斩六将」典故,具消灾祈福意涵。
虽然因经过数次的整建,日治时期的破坏与部分文物的流失,但在信众的努力下,关帝庙位处新竹旧南门城内的历史位置,仍是当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与精神的寄托。
三川殿的步口廊柱,并未使用一般庙宇所见的龙柱,两侧的龙虎堵也无过多装饰,而使得庙宇显得较为庄严肃穆。
新竹关帝庙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重修完工,日后陆续扩建部将祠、圣迹馆、七曲山景、拜亭及宫墙等,才成为今日的样貌。
庙门上并没有画上门神,而是用门钉替代,门钉共计108个,在清代只有宫殿、孔庙及武庙可以使用这样形式的门,由此也可看出本庙的官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