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跳钟馗

跳钟馗
*
目前台湾跳钟馗的演出形式有二,一种是由演员扮演钟馗一角进行仪式,另一种则为本图所示,由艺师操作傀儡戏偶来执行仪式。
资产类别: 民俗及有关文物-信仰
所在地址: 台北市大同区
公告日期: 2013年12月25日
创建/起源年代: 台湾的跳钟馗应该来自闽粤戏班的习俗,当中悬丝傀儡跳钟馗推估由清代保存至今。
摄影者: 影像提供者:林金炼
经 纬 度: 121.51340,25.06392
指定/登录机关: 台北市 政府
公告文号: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2100200号
资产保存者: 景春堂掌中剧团

指定/登录理由

1.民间藉锺馗身份与形象,用来驱邪、逐疫、祈福与求安等之跳锺馗仪式,是常见的传统宗教习俗。

2.此悬丝傀儡技艺为北臺湾目前惟一传承,将驱邪避煞之法事结合傀儡戏演出,富有生活文化意义与价值。

3.仪式包括请神、制煞、排阵等,作法相当独特,并打破以往不能观看禁忌,深富创意及具备示范性效果。

4.具备传统性、地方性、历史性、文化性及典范性,为避免其失传,宜登录保存。

发展源流

台湾跳钟馗的主要目的在于驱除邪煞,祈求生活环境安宁。以钟馗驱邪的习俗基本上是由中国大陆古代驱逐疫鬼的大傩转化而来,明清学者认为钟馗是由古人击鬼法物之一的『终葵』(桃木棒)衍化,最迟应该在唐初神格化。关于钟馗的传说甚多,其中一则叙述钟馗出现在唐明皇卧病时的梦境里,以啖鬼手段驱邪。在宋代,除了沿袭唐人年终悬挂钟馗图像避邪的习俗外,除夕时并有由伶工装扮钟馗,敲击锣鼓游行的仪式。

台湾的跳钟馗应该来自于福建和广东戏班的习俗,但台湾近代跳钟馗的科仪,已是不同戏剧交流,以及与道士和法师的符咒、科仪混合的结果。目前台湾跳钟馗的演出形式有二,一种是由演员扮演钟馗一角进行仪式,另一种则是由艺师操作傀儡戏偶来执行仪式。景春堂掌中剧团的林金炼所使用的钟馗戏偶,是属于傀儡戏中的悬丝傀儡偶,台湾的傀儡戏于清代随着福建移民来到台湾,分为南北两派,北傀儡以除煞科仪为主,喜庆为辅。跳钟馗不仅是其演出的基本项目,也时常是民间请傀儡戏班演出的主要目的。掌中戏班和傀儡戏班的跳钟馗,皆由师傅操弄悬丝傀儡,布袋戏班的跳钟馗应源自于傀儡戏班。

悬丝傀儡的跳钟馗是由北台湾的傀儡戏班和后来的布袋戏班,从清代保存至今。林金炼(1933-)为台湾目前跳钟馗的资深傀儡艺师,其先跟随身兼道士和布袋戏演师两份差事的父亲林祥,耳濡目染地学习布袋戏和民俗技艺。18岁起师承李天禄(1910-1998)学习布袋戏,其后向陈溪(生卒年不详)学习符法和道士科仪,兼具跳钟馗与布袋戏技艺。后来林金炼用父亲的团号「景春堂」,专心研究跳傀儡等民俗技艺,并成立景春堂傀儡掌中剧团。林金炼改变了跳钟馗仪式表演,在仪式布景方面,主坛前增加了绚丽的五色布,科仪方面加入了盖碗、画符,甚至加入了台词口白帮衬。除了完成驱邪、祈福等目的,也提升欣赏效果。林金炼历年曾参与台北灯会的主灯祈福、西门红楼开幕、新舞台的启用典礼等等,并于民国100年(公元2011年)荣获台北市传统艺术艺师奬。

主要特色

跳钟馗不同于一般的戏剧表演,其目的不在娱乐观众,而是在驱鬼镇邪。现今跳钟馗大致用在下列场合:开庙、谢土、开台、开庄、送火、送孤(中元普渡后,送走孤魂野鬼)、压尸(车祸、坑变、溺水、自杀、空难等之驱煞)。

在形式上与大戏班演员跳钟馗不同的是,由师傅操弄悬丝傀儡,具有法师和戏剧演员的双重身分,其跳钟馗仪式中,忽而以法师身分发言,忽而以钟馗发言。

各剧团的跳钟馗在表演、科仪上常略有差异,以林金炼的1次整建落成跳钟馗仪式为例,除了事前准备工作外,林金炼一到跳钟馗空间,先进行定棚工作,也就是设定整个仪式/表演空间。定棚的最后阶段,是设定五色布位置,构成仪式空间的外坛;再来请神敕法器,林金炼会先祭拜神明,邀请神明下凡,将法力赋予钟馗戏偶、法器、符咒,好保佑整个仪式空间,以便顺利完成整场仪式;接下来,安五营是建立外坛防卫武力的重要阶段,依序有请天罡与地煞、画五营符、安五营等程序;其后除煞仪式,包括破瓦煞、洒盐米、敕、打草龙(草龙以草席制成)、钟馗下凡、巡扫四方、送天地人归位等6项。破瓦煞是林金炼左手撑太极伞,右手执剑,脚踏七星步后,以剑插地,大步踩破瓦片,代表万煞除尽。洒盐米是将碗内的盐和米化为可驱邪除煞的武器,从主坛沿着仪式空间外缘洒盐米。接着以芙蓉叶敕草龙,挥舞草龙,沿着五色布外缘拍打地面,象征五雷轰顶,万煞难侵。再来林金炼手持钟馗戏偶现身,舞动钟馗巡视四方,后送钟馗回归主坛神龛,完成巡扫祈福仪式。请了天兵天将守护仪式/表演空间,也要在仪式结束后,恭送神祇归位,整个跳钟馗宣告完成。

景春堂的跳钟馗,特别注重钟馗现身前的请神仪式,安排有天、地、人阵之法事,打破以往不能观看的禁忌,反而鼓励愈多人欣赏愈好。并备有7样法宝来制煞,包括锣鼓、剑、盐米、草席、天、地、人阵。天阵代表36位天将,抵抗妖魔侵袭。地阵以5色布代表5个方位,调请5营天兵镇守凶神恶煞。人阵是请钟馗爷指引鬼灵各归本位。

林金炼跳钟馗中的新庙安座、开业剪彩、新屋破土和舞台清净等,是于启用前进行的驱邪和祈福仪式,重在祈福;另外像是7月孤棚、孤魂归位、扫路煞、送火神等项,则是以强制手段隔绝、驱逐泛煞,使受污染的空间恢复平稳状态,偏重事后补救的强制措施。

依照林金炼的说法,除煞的重点在于引孤,必须让亡灵有所依归,钟馗此时只是扮演介绍人的角色。跳钟馗演变至今,已经不是对立驱逐的激烈冲突,而是同步牵引的护送手段;以祈福为主要目的的跳钟馗场合,林金炼祈福的目的,不只祈求开庙、开业或演出的这些场域可以平安顺利,还将在场的观众包含在祈福的对象内,也会保护现场观众,扭转过去认为不能看的旧印象。
魁儡师于主坛前进行开光仪式。跳钟馗多用于新庙安座、开业剪彩、新屋破土和舞台清净等,是于启用前进行的驱邪和祈福仪式。
魁儡师于主坛前进行开光仪式。跳钟馗多用于新庙安座、开业剪彩、新屋破土和舞台清净等,是于启用前进行的驱邪和祈福仪式。
景春堂的跳钟馗特别注重请神仪式,安排有天、地、人阵法事,更打破以往不能观看的禁忌,鼓励群众观赏。图为画符实景。
景春堂的跳钟馗特别注重请神仪式,安排有天、地、人阵法事,更打破以往不能观看的禁忌,鼓励群众观赏。图为画符实景。
景春堂资深魁儡艺师林金炼改变跳钟馗仪式表演,主坛前增加了绚丽的五色布,科仪方面则加入盖碗、画符,甚至台词口白帮衬。
景春堂资深魁儡艺师林金炼改变跳钟馗仪式表演,主坛前增加了绚丽的五色布,科仪方面则加入盖碗、画符,甚至台词口白帮衬。

文献资料

  • 1.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不着年代)。〈文化资产个案导览:跳钟馗〉。
  • 2.石光生、王淳美(2015)。林金炼跳钟馗仪式剧场。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3.宋锦秀(1994)。《傀儡、除煞与象征》。台北:稻乡。
  • 4.邱坤良(1983)。《现代社会的民俗曲艺》。台北:远流。
  • 5.邱坤良(1993)。〈台湾的跳钟馗〉,收录于《民俗曲艺》第85期,页325-369。
  • 6.薛涌(2004)。〈十指跳钟馗,一心引良善:法师林金炼〉,收录于《传统艺术》第44期,页36-37。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