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炮炸肉身寒单爷

炮炸肉身寒单爷
*
肉身寒单爷站在武轿上接受炮炸时,会手拿1束榕树枝当护身工具,也可传递状况给轿手。
资产类别: 民俗及有关文物-风俗
所在地址: 台东县台东市
公告日期: 2007年01月23日
创建/起源年代: 民国40年(公元1951年)
摄影者: 陈逸轩
经 纬 度: 121.10986,22.75158
指定/登录机关: 台东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63002803号
资产保存者: 玄武堂寒单爷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具文化资产保存价值。

发展源流

关于寒单爷的由来,民间向来有许多说法,其中流传较广者有:一、寒单爷为玄坛真君赵公明。传说赵公明为汉代人,陪张天师炼丹,弹药练成后张天师分其部分丹药,食后即得道升天,在天界封为「玄坛元帅」,为道教4大护法之一。又,小说《封神演义》则讲述赵公明为商朝将领,随商太师闻仲讨伐西歧,多次施法击败周朝将领,最后周方施法打死,魂魄入封神榜封为4财神之一,民间信仰遂以武财神称之,认为商家以鞭炮迎接寒单爷,今年生意会益发兴隆。二、赵公明为瘟神或鬼王,最早见于《搜神记》:「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数鬼下取人,莫知所在。」民间则传说为5方力士之一,在天为鬼,在地为瘟神,故人们以鞭炮驱逐之。三、寒单爷为无恶不作的地方恶霸,死后于元宵节接受炮炸以求「赎罪」。四、寒单爷本为王真君,故神像上有3眼,后误植为玄坛爷赵公明。

台东炮炸寒单爷的起源约于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当时台东镇民陈培昌与郑藤、林国德3人从南部请来寒单爷、天王君和三太子等3尊神像。最初供奉于陈培昌家中,直到民国40年(公元1951年)寒单爷神像由信徒轮流供奉,此时也开始出现炮炸寒单爷的活动。

炮炸寒单爷的发展与地方帮派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民间有「流氓神」的说法。早期供奉的炉主、信徒,以及担任肉身寒单者大都有帮派背景,因此寒单绕境炮炸,也大都选择戏院、茶室等具娱乐性质与特种行业店家。担任肉身寒单被炮炸,一方面是抱持「赎罪」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期望在同侪团体面前展现勇武,提升个人评价,加上民间流行「挑战」,商家以红包为赌注、用准备炮炸方式向肉身寒单爷挑战,让这些「道上人士」对此热此不疲,其讲求戏剧化的效果也容易引起群众围观,逐渐在台东市街上走红。公元1970年代,随着北部县市禁止炮炸玄坛爷活动,台东元宵炮炸寒单爷也成为全国独特的绕境文化。

但由于与地方帮派关系密切以及收受红包的行为,炮炸寒单爷也长期成为警察机关的关注对象。民国73年(公元1984年)警方以不良组织活动为由项目禁止炮炸肉身寒单爷,使炮炸祭仪停止5年,直到民国78年(公元1989年),在刘棹漳(1949-)与饶达奇两位县议员协助下,当时的炉主侯石林与警方签署4点切结书,承诺寒单爷出巡不接受挑战、不收受红包、禁止使用竹竿挂连炮与强力炮竹,以及出巡神轿不脱队,遂于该年恢复炮炸寒单爷活动。

民国78年(公元1989年),当年炉主李建智在家成立「玄武堂」固定安奉的场所,并成立管理委员会,结束轮流供奉的传统。恢复办理初期,仅于公路局对面的车行炮炸,之后改于隔壁的吉堡洋酒行举行,未作盛大的游街绕境。民国87年(公元1998年),台东市公所与玄武堂合作,将炮炸寒单爷提升为元宵嘉节的重头戏。近几年,炸寒单爷活动独立于元宵节之外举办,形成晚会形式,地点选在海滨公园与南京路广场。

主要特色

传统的炮炸寒单爷固定在每年元宵节,农历15、16日两日举行。不过随着平安祭等观光性质的活动出现,加上分灵庙逐渐增加,炮炸寒单爷的活动也会出现在其他活动或神明诞辰之中。

寒单爷的阵头形式大致固定。由玄武堂堂主与总指挥担任领队,带着肉身寒单爷数字、轿班12人、炮手队以及传递和协助绑鞭炮工作人员。此外还有护场和运送炮竹的工作人员。

神轿与肉身寒单爷为阵头的要角。出巡时,寒单爷神像会放在特制的藤椅上,肉身寒单爷站在神像前面接受炮炸。肉身寒单爷不是在神灵附身下接受炮炸,在过去要神明掷筊掷筊同意,并且斋戒禁欲7至10日,现在则无限制。上阵时,肉身寒单爷头上会绑着写着「寒单爷」的红头巾,并遮住头发以防被鞭炮炮火烧焦;面部则包上湿毛巾遮住口鼻,防止烟雾伤害呼吸道;耳部则戴耳塞或棉花,防止炮声伤害鼓膜。此外,胸前挂着天师印护身,身上除红色短裤外不穿其他外衣。

站在武轿上接受炮炸时,肉身寒单爷会手拿1束榕树枝当护身工具,也可传递状况给轿手。据说原本没有此物,但有1年绕境时,在市区铁花路与中华路的交叉口,因鞭炮烟雾弥漫,轿手看不清路线,连人带轿撞上1棵榕树,轿上的肉身寒单爷顺手摘下1枝叶驱散炮灰,发现很好用,从此变成惯例。

轿班人数约12人左右,早期多为铁道工人担任,现在则以马兰阿美杨家班为主。炮手过去为商家自行安排,但常以排炮或自行加工炮竹(如涂上浆糊或掺入塑料成分等)来增强威力,除了常导致意外受伤增加;且造成肉身寒单爷与炮手间的冲突,成为当年警方禁止的理由之一。目前则由玄武堂自备炮手班,并以专车运送鞭炮,供需要的商家使用。

炮炸的方式主要有3种。1种是披炮式,由软轿上的肉身寒单爷自行披挂连珠炮后引爆,一般用于定点表演时,同时由2名肉身寒单爷一起站在软轿上,于广场内绕圈接受炮炸洗礼。竹竿炮式则是将数条连珠炮相互捆绑在竹竿上,一声令下后由数十位炮手同时点燃并将点燃猛烈爆炸的竹竿连珠炮驱前靠近或围绕着肉身寒单爷,直到所有竹竿连珠炮燃放完毕。此法因不易控制,容易伤及一旁的轿手与群众,因此近来较少使用。最后是排炮式(攻炮型),是将排炮以3至5排为1捆将引信缠绕,排炮则用橡皮筋固定。炮手1次拿5至7捆在手上,分散成一个圆圈,肉身寒单爷则在圆圈内随轿绕圈子接受炮炸。为加强其炮炸的精彩度,有时炮手甚至会以20至40排甚至60排捆住(俗称鸡蛋糕),然后1次点燃,以制造巨大的冲击力,而炮炸肉身寒单爷这样深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被观光局列为全国十二大的元宵节庆典活动之一。
炮炸的方式主要有3种。其中之一为披炮式,由软轿上的肉身寒单爷自行披挂连珠炮后引爆。
炮炸的方式主要有3种。其中之一为披炮式,由软轿上的肉身寒单爷自行披挂连珠炮后引爆。
肉身寒单爷头上会绑着写着「寒单爷」的红头巾,面部则包上湿毛巾,胸前挂着天师印护身,身上除红色短裤外不穿其他外衣。
肉身寒单爷头上会绑着写着「寒单爷」的红头巾,面部则包上湿毛巾,胸前挂着天师印护身,身上除红色短裤外不穿其他外衣。
图为寒单爷神像,安放于为绕境特制的藤椅上,等待出阵绕境。
图为寒单爷神像,安放于为绕境特制的藤椅上,等待出阵绕境。

文献资料

  • 1.《台东的寒单爷与民俗艺阵》。台东:中华民俗艺阵研究室。
  • 2.《寒单爷硏究:八十五年度全国文艺季专书》。台东:台东县立文化中心
  • 3.林佑城(2009)。《寒单爷现况发展之研究》。国立台东大学东大学健康促进与休闲管理硕士论文。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