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民俗系源起于奉天宫信徒组织「妈祖会」,地主为妈祖会会长,佃农则为其会员,每年利用妈祖会过炉的时间地主来宴请佃农,并商议明年租佃方式,后因民国48年(1959年)政府实施「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政策,最后由奉天宫统一管理妈祖会。正月15日当天,上午神轿由各妈祖会的会员们扛进庙里整饰,准备下午1点的开始绕境活动。这时新港街面四村的各庙宇和神坛,也都在准备和妈祖一起出巡绕境之事,流程大致分为贴香条、号炮、通疏、点戏、妈祖出巡阵头、入庙安座等,为新港地区一年一度重要民俗活动,本民俗因具有传统性、地方性及文化性,爰予以登录为民俗。
妈祖为台湾重要的民间信仰,新港奉天宫则为重要妈祖庙宇,香火鼎盛。其妈祖绕境活动则为台湾民间信仰的一大盛事,也反映了台湾中部早期的历史轨迹与文化脉络。
新港妈的信仰与新港发展息息相关。新港原名「麻园寮」,为遍植麻园之地,原为笨港在笨港溪南岸,即笨南港的腹地,但清中叶时因笨港溪泛滥,笨南港淤积而无法作为港口,因此新港开始发展。新港的原名为「笨新南港」,其后略称为「新南港」,之后更加简化为「新港」。经过多次迁移和分类械斗后,新港成为福建漳州居民集体迁移的地点,可视为笨港的延伸聚落。日治时期因称新港的地方太多,所以就把港的水字旁去除称为「新巷庄」,直到二战后又恢复原名「新港」。不过,新港在历史、文物、居民来源而言,是笨港的部分延续。
新港奉天宫的由来,据说与荷治时期,公元1621年船户刘定国(生卒年不详)自湄洲祖庙携妈祖神像随船护佑来台有关。传说,在安全横渡险恶的「黑水沟」(即台湾海峡)后,途经笨港,妈祖显圣指示永驻此地。从此笨港居民轮流奉祀,称之为「船仔妈」。
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笨港居民于笨港溪南方鸠资建庙,称之为「天后宫」。乾隆年间,笨港溪水改道,将笨港街市一分为二,北方称之为笨北港,南岸则称笨南港。直到嘉庆年间,笨港溪几度泛滥成灾,湮没笨港街市,笨港天后宫岌岌不保。根据奉天宫说法,据说当时住持僧景端师父,护持庙中神像、文物迁移到地势较高的「麻园寮」(即现今新港),将麻园寮改称为「笨新南港」,并择地重建笨港妈祖庙。历经12年,于清嘉庆16年(公元1811年)新庙峻工落成,由当时水师提督将军王得禄奏请皇帝,御赐宫名为「奉天宫」。
奉天宫视其大妈为开台妈祖正尊神像,平时供奉在庙里,只有正月15元宵绕境或4年1度的18庄绕境活动等重大活动时才绕境。其神像坐于神轿,以车巡或步行的方式绕行云嘉2县66庄活动。
新港奉天宫的「妈祖会」据记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地主与佃农的方式来组成,地主为妈祖会会长;佃农则为其会员,每年利用妈祖会过炉的时间地主来宴请佃农,并商议明年租佃方式。现今妈祖会员们平时都各有自己的工作,但每当妈祖出巡绕境时,要来当妈祖的「轿脚」。正月15日元宵当天,上午神轿已由各妈祖会的会员们扛进庙里整饰,准备下午1点的绕境活动。这时新港街面四村的各庙宇和神坛,也都在准备和妈祖一起出巡绕境之事,对新港人来说1年1度的元宵绕境意义是很重大的,这样的活动由古笨港时期流传至今将近有400多年的历史。
新港奉天宫天上圣母元宵绕境的活动是在元宵举行。仪式活动从贴香条开始。奉天宫香条上书有『新南港奉天宫天上圣母择于 月 日绕境平安』的字样,用长条形的黄纸,在刻好的香条印版上踏印下来。贴香条有1个规矩,香条要贴直的,为妈祖在此休息;如果会从此地经过香条要斜着贴,而且倾斜的方向为神轿前进的方向。
贴完香条之后会放号炮,告知要参加元宵上元绕境的团体来到奉天宫前集合,每1号炮鸣放的间隔大约为15分钟,参加绕境的团体一定要在第3响炮鸣放之前集合至奉天宫庙口,恭迎妈祖起驾,奉天宫的妈祖也要在第3响炮鸣放后出庙。
号炮后会发通疏告知境内众神。通疏分为「出巡文疏」与「祈禳文疏」。当奉天宫的妈祖及众神要出巡时,由奉天宫董事长着古装担任主祭,恭读出巡文疏后,焚化于香炉内,表示已告知众神,此时才可以将开台妈祖及其他神像请动,交予各神明会的炉主,请至轿中安座准备出巡绕境。祈欀文疏则是妈祖回宫安座时读念,内容除了『安座』之外,还有祈求今年全境都能平安顺利。
点戏是在每年妈祖出巡时非常重要的仪式。3号炮施放后,开台妈祖的神轿会由姓何的宗亲扛至妈祖大楼的戏台前点戏。这虽然是很简单的仪式,但内容却隐含了一段新港的开发史,在嘉庆年间,原本奉祀开台妈祖的《笨港天后宫》被洪水冲毁,笨港南岸的居民就迁往东边地势较高的麻园寮庄居住,此时的妈祖也随着先民来到麻园寮,并寄奉于麻园寮肇庆堂土地公庙中,之后妈祖选上了现在这块宝地要重建宫峨,并由地主何姓居民捐出这块土地,在由66庄的居民合力兴建奉天宫。所以妈祖感恩何姓居民献了这块土地的恩情,所以妈祖出巡时一定要给何姓的人扛出庙,之后才能交予开台妈祖会的会员。
点戏后,妈祖开始出巡阵头。新港奉天宫的信仰圈含66庄,范围很广,所以自然阵头的数量众多。但因时代的变迁,团员年龄有老化与后继无人之隐忧,在以前妈祖出巡时的阵头有很多,所以就以文馆与武馆来做其分别,文馆有大鼓阵(聚声社.聚英社.协和社)、北管(同乐轩.舞凤轩.新义轩)、南管(清华阁)、昆曲(凤仪社)、哨角(威恒团)等;武管则有狮阵(顺武堂、协和堂、平和堂等)、十二婆姐和高跷(飞云社)等。
在下午1点出庙后,妈祖会绕行整个新港街面的大街小巷,直到凌晨,才会回到奉天宫庙前安座。此时也是这整个绕境活动的最高潮,所有的神轿会在庙口来回『犁轿』表示对妈祖的最高的敬意,新港的年轻人都会参加犁轿的活动,原来只是单纯的三进三退礼,在新港可能来回十多趟。场内人员哨音高响,在旁的观众也随着高声欢呼,这也是新港妈祖绕境特色之ㄧ。
妈祖绕境第1天所到之处受成千上万信众摆香案、钻轿底来祈求平安。
神轿会在庙口『犁轿』,神轿的来回冲跑,表示对妈祖的最高的敬意。
妈祖感恩何姓居民献了这块土地的恩情,所以妈祖出巡时一定要给何姓的人扛出庙,之后才能交予开台妈祖会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