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马鸣山五年千岁吃饭担

马鸣山五年千岁吃饭担
*
马鸣山镇安宫主祀五年千岁,与常见的五府千岁不同,其为道教道藏经典当中所记载之十二瘟王。在五年千岁绕境当天,銮驾之前有二十四班随扈。
资产类别: 民俗及有关文物-信仰
所在地址: 云林县褒忠乡
公告日期: 2014年11月11日
创建/起源年代: 马鸣山镇安宫于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已经有分灵至嘉义朴子镇安宫的纪录,且于光绪13年(公元1887年)重建为具规模庙宇,可见光绪以前庙宇已具规模且有影响力,可判断绕境祭典应在清同治年间即存在。
摄影者: 赵守彦
经 纬 度: 120.31143,23.71618
指定/登录机关: 云林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二字第1037412480A号
资产保存者: 马鸣山镇安宫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1.保存传统吃饭担民俗,历史悠久规模盛大。

2.民众自主,普遍参与,提供餐饮展现人情味。

3.具地方特色/兼具文化性与典范性。

4.分享共食具凝聚在地民众向心力功能。

发展源流

马鸣山镇安宫主祀五年千岁,与常见的五府千岁不同,其为道教道藏经典当中所记载之十二瘟王。为道教信仰中负责行瘟、收瘟、解瘟的神明,也是台湾各地王船祭典当中,主要迎请的王爷。五年千岁共有12位王爷,各有所轮值的年份。因为每逢五年(实为四年)举办1次大祭典,因此称为五年千岁。

马鸣山镇安宫的祭典分为春冬2祭。春祭指的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绕境与吃饭担。冬祭则是每年的农历10月最后1天,举办谢平安祭典,平常年镇安宫皆会举行为期1天的建醮法会。谢平安祭典是台湾相当盛行的祭典,大多选择在农历10月中旬或是冬至前后,迎请神明并祭拜天公,以答谢1年来众神的庇佑,此仪式称之为谢平安。若逢寅、午、戌年则举办三朝祈安清醮,称为「五年大科」,彰化、云林、嘉义、台南等数百个聚落前往镇安宫请王爷回村谢平安,规模盛大,是镇安宫最为重要的祭典活动。

有关吃饭担的源起目前尚无法考据,但因其为马鸣山镇安宫每年元宵重头戏春祭绕境的一环,而该庙于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已经有分灵至嘉义朴子镇安宫的纪录,且于光绪13年(公元1887年)重建为具规模庙宇,可见光绪以前庙宇已具规模且有影响力,可判断绕境祭典可能于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间)即存在。至于为何于每年元宵节举办如此盛大的绕境活动,是因有传说提及,相传清代瘟疫横行,造成人心惶惶,于是信徒在元宵节这天迎请五年千岁出巡绕境,祈求消除瘟疫,瘟疫果真解除,信徒欣喜之余感念五年千岁,因此日后皆以这天为绕境日,同时正逢春季播种耕耘的时节,绕境也兼具祈求来年农作的丰收,而吃饭担做为春祭绕境的一环,以分享共食的行为,凝聚在地民众向心力功能,同时亦有祈求平安的意涵,规模日趋盛大,可说是台湾中部元宵庆典中独有的特色文化,因此于民国103年(公元2014年)登录为云林县无形文化资产。

主要特色

春祭即是农历正月15日元宵节所举办的绕境活动,迎请五年千岁到辖境内的「五股十四庄」境内绕境祈安,五股内信众组织狮阵与宋江阵、花鼓阵等阵头参与绕境。

镇安宫的辖区横跨云林褒忠乡与东势乡2个行政区,分为5股14庄,5股以建醮时的工作分配作为划分,分别为:

一、 主普股:东势乡月眉村、褒忠乡田洋村。
二、 主会股:东势乡妈埔聚落、褒忠乡六块寮聚落、褒忠街(中民、中胜、埔姜3村)
三、 主坛股:褒忠新厝仔聚落、芋头厝聚落、有才村(含北兴聚落)。
四、 主醮股:东势乡同安村。
五、 三官首股:褒忠乡马鸣村、东势乡昌南村、复兴村。
此14庄在五年千岁绕境当天,都需要派遣村落当中的武馆与狮阵、花鼓阵参与绕境。而轮到该年东道主的聚落则负责准备吃饭担所需要的场地与饮食,因此不用参加绕境。担任东道主的聚落以轮流的方式办理,由主普股依序轮流至主会股、主坛股以此类推排序下来。由每1个村庄轮流担任主办村庄,因此同1村庄主办的间隔时间,短则5年长则10年不等。

由于辖区广大,因此绕境队伍分为东西2线。清晨庙方将五年千岁12尊王爷分成4顶神轿,其中卢千岁为大王轿,銮驾之前有二十四班随扈。5股14庄皆出动所属的狮阵或宋江阵、花鼓阵参与绕境,以村民自发性组成的业余阵头为主,职业阵头较少,为绕境1大特色。「二十四班」是镇安宫的执士仪仗队与捕快,前者为王爷前导排场,显示庄严隆重。后者则是负责保护王爷,并捉拿恶鬼的捕快,并由1位手持令旗与令牌的班头负责指挥。出庙之前由班头率领二十四班列队唱班起马,象征召集天兵天将前来,并出门执行扫荡的任务。

五年千岁神轿抵达各个村庄之后,由该村庄信徒接手担任轿班,这样1庄轮过1庄,以接力的方式抬神轿,由该村庄居民抬轿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义务。王爷神轿所到之处,信徒燃放大量鞭炮,纷纷跪下来钻轿脚,祈求王爷庇佑,大约中午过后,东西2线队伍先后抵达主办吃饭担聚落的庄庙驻驾休息,大王爷的行列队伍由于队伍较长,因此会最晚抵达主办庄庙,必须要由二十四班唱班,班头手执令旗指挥无形天兵天将驻扎之后,队伍即休息准备用餐,由于近年吃饭担已经成为文化节活动,因此活动主持人视王爷驻驾完毕后,于舞台上宣布开动,此时工作人员鸣炮作为讯号开始用餐。

主办吃饭担的村庄每1户人家需要赞助1斗(约7公斤)的米,主要是糯米,因米食大多以油饭为主。并主办村庄则以「邻」为单位分配各家户煮食的数量,传统上是由每家每户一同煮食,因此可以看到全家大小,街坊邻居一同在三合院当中炒米粉、蒸油饭,煮好之后再运送到饭担的会场放置。不过随着社会变迁,人口外流,且历年来米饭数量增大,大多家庭渐渐无法负荷煮食的量,因此米食的部分渐渐是外聘外烩厨师负责,这样的画面渐渐减少,而各家户改以准备各种的汤类与饮料,如:羊肉炉、贡丸汤、酸菜鸭汤、仙草冰等等,食物的种类十分多元,且不排斥外地人共享,十足展现乡亲热情好客、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餐完毕之后,各阵头至王爷神轿前表演,再由二十四班前导,班头唱班恭请王爷起驾回宫,此时由主办村庄的信徒抬轿,绕境主办村庄之后,以徒步方式走回马鸣山镇安宫,一路上鞭炮从不停歇,随香回銮的信徒十分壮观。队伍抵达镇安宫之后,5股14庄之狮阵与宋江阵,不分彼此全部串连一起并分为两路,将王爷将通过的道路隔开,避免闲杂人等入侵。王爷神轿抵达后,锣鼓齐鸣,以「三进三退」的方式冲入庙埕,由二十四班列队唱班,将王爷兵马驻驾,之后将王爷神尊一一请入庙中安座,绕境才算是正式结束。
主办吃饭担的村庄每1户人家需要赞助1斗(约7公斤)的米,主要是糯米,因米食大多以油饭为主。
主办吃饭担的村庄每1户人家需要赞助1斗(约7公斤)的米,主要是糯米,因米食大多以油饭为主。
传统上是由每家每户一同煮食,煮好之后再以饭担运送到会场放置。
传统上是由每家每户一同煮食,煮好之后再以饭担运送到会场放置。
王爷神轿所到之处,信徒燃放大量鞭炮,纷纷跪下来钻轿脚,祈求王爷庇佑。
王爷神轿所到之处,信徒燃放大量鞭炮,纷纷跪下来钻轿脚,祈求王爷庇佑。

文献资料

  • 1.文化部文化资产局(2014)。文化资产个案导览〈马鸣山五年千岁吃饭担〉。
  • 2.沈文台(2005)。《马鸣褒忠》。云林:云林县政府文化局。
  • 3.王大胜(2007)。〈地方场域神圣性的建构-以马鸣山镇安宫祭祀圈为例〉。嘉义:南华大学。
  • 4.洪莹发、张智杰、廖泫铭、范毅军(2011)。〈马鸣山镇安宫的信仰空间:以空间分析出发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
  • 5.马鸣山镇安宫管理委员会编印(未注日期)。《马鸣山镇安宫沿革志》。云林:马鸣山镇安宫管理委员会。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