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小马天主堂(圣尼各老堂)

小马天主堂(圣尼各老堂)
*
小马天主堂乃是瑞士籍白冷会修士傅义(Rev. Julius Felder)建筑的代表作。其锥形屋顶(傅修士称斗笠屋顶)与墙面之间留下许多窗孔的位置,得以让大量的自然光源照射在祭坛四周,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气氛。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教堂
所在地址: 台东县成功镇信义里小马路58号
公告日期: 2005年09月2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民国57年(公元1968年)
摄影者: 蔡念儒
经 纬 度: 121.31535,22.99544
指定/登录机关: 台东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43032223号
资产保存者: 小马天主堂

指定/登录理由

其外观造型之特殊,具建筑意义。而其更为白冷会于台东传教士之墓园。

发展源流

小马天主堂是白冷会建筑的代表作品,该教堂最早可溯及白冷会荷兰籍姚秉彝神父(Rev. Jorrit de Boer,1911-2002)在当地开始的传教事业。民国43年(公元1954年)姚神父在小马部落传道翻译员张明祥(Loma’ni Takofan)家设置传道所,不久邻近陈家因频出事故,便请姚神父将传道所移至其家中。民国45年(公元1956年)曹经五神父接替姚神父工作时,因信徒日渐增加,再度搬迁,并在信徒协力下,以稻草和木材建造当地第1座临时性的天主堂。

民国50年(公元1961年)瑞士籍白冷会神父池作基(Rev. Meinard Tschirky,1930-1992)来东河堂区(以东河乡东河村行政区为主要范围的堂区,座堂为东河圣嘉俾额尔堂,过去曾管辖同属东河村的小马部落),负责当地宣教工作。公元1967年时,小马部落教友日增,池神父先向县政府买公有地,来年开始筹建教堂。于是由传义(Rev. Julius Felder,1933-)修士设计,营建经费由池神父向国外募款,部份由当地教友变卖稻谷合力兴建,民国57年(公元1968年)8月20日教堂落成,祝圣启用,由花莲教区的首任主教费声远神父(André-Jean Vérineux,1897-1983)祝圣,称天主教小马圣尼各老堂(Hsiaoma, St. Nicolaus)。

公元1859年道明会西班牙籍郭德刚(Rev. Fernando Sainz,1832-1895)神父赴打狗(今高雄)传教,一般视为台湾天主教信仰开端。此后道明会主持传教工作将近百年,直到日治皇民化时期,日本政府以日籍神职人员才取而代之。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后,中国大陆的教会人员大量涌入、加速台湾天主教会组织扩展。民国41年(公元1952年)罗马教廷在台湾施行圣统制(天主教会的地方行政体制),在台湾重建「中国主教团」,其中花莲、台东两县被划为花莲教区,初期分别由巴黎外方传教会与白冷会扛起主要传教工作。

白冷会全名为白冷外方传教会(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SMB),原为瑞士1间修道院中学,培养艰困地区传教人员。公元1921年改组后成立白冷会,派遣传教士到「贫穷、受剥削的、受轻视的及失去人权的」人群传教,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养且成长的本地教会」,并以教会本身为传教成果的见证。

白冷会在台东建立50多座教堂,为台东、知本、东河、关山、海端、金锋、达仁与兰屿等各地的教会信仰打下基础,更融入各族原住民族文化,创造出具有白冷会特色的教堂。其中,小马尼各老堂为白冷会建筑师傅义修士成熟期的作品,教堂摆设成功融入当地阿美族风格木雕。加上其环境背山靠海,宁静安祥,白冷会也在此设立墓园,将多数在台会士葬于此地,可说是相当白冷会在台东地区的代表作品。

主要特色

小马天主堂是瑞士籍白冷会修士傅义(Rev. Julius Felder)来台后的第3个作品。他在台东设计建造40多座教堂建筑,擅长以几何形状屋顶搭配多边形状的素面立面墙,创造出简洁有力的建筑外型,以及藉由精心设计的窗口安排,让教堂祭坛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仍有充足的光线照射,营造出祭坛的宽敞与神圣感。其代表作品有白冷会台湾分会会馆(已列历史建筑)、小马天主堂(已列历史建筑)、台东新港长老教会圣堂(已列历史建筑)、宝桑天主堂、都兰天主堂、台东基督长老教会等。

小马天主堂乃是傅义建筑的代表作。其锥形屋顶(傅修士称斗笠屋顶)与墙面之间留下许多窗孔的位置,得以让大量的自然光源照射在祭坛四周,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气氛。祭坛两侧使用彩色玻璃,由传义修士设计,再请新营的德国修士来施工完成,这在没有彩色玻璃工艺传统的台湾相当少见。外观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buttress,在承受屋顶重力的主墙外设置的臂状结构,以分散屋顶的压力。此设计常见于欧洲中世纪的哥德式建筑),外墙使用自然石板,不规则的线条宛如真石砌成,祭坛后方使用东部盛产的大理石做壁画装饰,充分反应传义修士就地取材的尝试。

天主教主张信徒须在神职人员的引导下,接触基督真言(见于圣经)与教会圣传,才能准确地了解信仰的内涵,因此在教堂作为举行圣事与讲道的场所,着重在营造神圣空间上。天主堂平面一般为长条状或拉丁十字状,采座东朝西的方位。其入口处设有前廊,将出入人群与圣堂隔开。至于圣堂内部大致上可分为信徒座区、翼廊与祭仪的空间,其中祭仪空间前设有台阶,使其高于翼廊和座区,前方会有祭坛,作为圣事的进行之处。为了强调营造出神圣性,祭坛通常设于圣堂东侧,日照最充足处,圣堂各窗口也将光源汇集于此,使其成为圣堂内最光亮处,让信徒充分体验到上主的恩惠(日光为天主的象征)。在小马天主堂,其内部平面维持长条状的安排,并将圣坛设置在最东侧,且为日照最充足处,突显出圣坛的角色。

天主堂的祭祀空间会摆设十字架与各种神像,使信徒感受到庄严感,并有助于神职人员讲道时讲述教会圣传。另外在欧洲,窗户也会以彩绘玻璃装饰圣经故事,帮助信徒理解圣经的寓义。小马天主堂除设有耶稣受难十字架外,并在祭坛旁边设置圣母与圣尼各老圣像。此外,教堂四周墙壁则挂有原住民风格的木雕图,说明耶稣受难与复活的过程。

各地天主堂通常会以教会圣人或教会先贤命名,以其精神作为圣堂的楷模。小马天主堂以圣尼各老堂为名,其名来自于3世纪至4世纪住在小亚细亚的圣人,米拉的尼各老(Nicolaus Myrensis)。这位米拉的主教以信仰虔诚和救济弱势者闻名,曾自掏腰包救济饥荒的人们、贫困没嫁妆而被逼为娼的妇女与被绑架的孩童等,因此他成为东欧最后欢迎的圣人之一,也成为后世圣诞老人的雏形。此外,他也是水手、渔夫、孩童以及俄罗斯的主保圣人,其不畏环境艰难,乐于救济弱者的形象非常符合白冷会在台东的传教宗旨。

小马天主堂除了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该堂区神职人员与信徒的墓地。民国74年(公元1985年)于天主堂左后方设置墓园,多数来台白冷会传教士皆安葬于此,目前有池作基、纪守常(Rev. Alfred Giger,1919-1970)、周维道(Rev. Viktor Notter,1906-1992)、郝道永(Rev. Friedrich Hort,1908-1985)、满海德(Rev. Ernst Manhart,1905-1991)等诸位神父在此安息。

此外,位于小马天主堂附近有1处灵修场所。民国69年(公元1980年)东河堂区主任司铎(教堂主持圣礼的祭司,通常是该教堂的负责神父)池作基神父募款,命名为小马和平山,并于民国73年(公元1984年)由单国玺(1923-2012)主教祝圣为朝圣地,从此成为东部地区著名的灵修地,供信徒与灵修团体祈祷、拜苦路(Via Crucis,模仿耶稣受难过程的修行方式)、办活动与避静。
小马天主堂除了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该堂区神职人员与信徒的墓地。民国74年(公元1985年)于天主堂左后方设置墓园,多数来台白冷会传教士皆安葬于此
小马天主堂除了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该堂区神职人员与信徒的墓地。民国74年(公元1985年)于天主堂左后方设置墓园,多数来台白冷会传教士皆安葬于此
教堂四周墙壁则挂有原住民风格的木雕图,说明耶稣受难与复活的过程。
教堂四周墙壁则挂有原住民风格的木雕图,说明耶稣受难与复活的过程。
祭坛两侧使用彩色玻璃,由传义修士设计,这在没有彩色玻璃工艺传统的台湾相当少见。外观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而祭坛后方使用东部盛产的大理石做壁画装饰,充分反应传义修士就地取材的尝试。
祭坛两侧使用彩色玻璃,由传义修士设计,这在没有彩色玻璃工艺传统的台湾相当少见。外观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而祭坛后方使用东部盛产的大理石做壁画装饰,充分反应传义修士就地取材的尝试。

文献资料

  • 1.台东天主教教义中心编印(1995)。《白冷会在中国传教史料》。台东:台东天主教教义中心。 
  • 2.古伟瀛(2009)。《台湾天主教史研究论集》东亚文明丛书71。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3.赵川明、林韵梅主编(2009)。《日出台东:东海岸文化景观》。台东: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 
  • 4.Ward-Perkins, J. B. (1994). Studies in Roman and Early Christian Architecture. London: The Pindar Press.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