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

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
*
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为北斗镇上历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庙,为奠安宫同为北斗之中心信仰。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彰化县北斗镇新政里福安巷1号
公告日期: 2010年10月08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58年(西元1719年)创建
经 纬 度: 120.52329,23.87240
指定/登录机关: 彰化县
公告文号: 府授文资字第0990250535号
资产保存者: 福德祠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1.北斗市街发展史之见证,为北斗建街时的开街祖庙与奠安宫同具历史见证作用。
2.周边环境完整,具开基祖庙历史意义,符合历史建筑登录标准,应予登录保存。

主题导览

清嘉庆11年(西元1806年),北斗聚落由东螺街迁至现在的位置。依汉人的习惯,到达新的聚落,必定先祭祀地基主,等到聚落到达一定规模後,就会兴建土地公庙,当人数或经济都已经有相当高度,即兴建神格更高的庙宇,例如︰妈祖庙或从故乡分香来的神只作为中心信仰。

位於北斗街中心的开基祖庙福德祠(又称福安宫),是北斗街最早的地方信仰,还比北斗街中心信仰「奠安宫」年代更早,甚至有史料推断开基祖庙福德祠的建庙年代早於北斗街建街。福德祠(福安宫)与奠安宫连成一系,都是北斗街的公庙,其信仰圈含括北斗全境。

发展源流

北斗镇聚落原在东螺溪旧眉庄(现溪州乡旧眉村),清乾隆初年闽籍汉人在此建立东螺街,逐渐成为商业聚落。但在清嘉庆年间(西元1796-1820年),彰化地区发生严重的漳泉分类械斗,立刻蔓延到彰化平原中北部。在这场械斗中,东螺街也被波及,後来又立即发生东螺溪洪水泛滥,东螺街的街区被冲毁,这时候开始有迁街重建的声音出现。

目前存於现在奠安宫庙埕的「东螺西保北斗街记」记录了北斗迁街与早期城市规划的史实,主要提倡、主理迁街者为举人杨启元(生卒年不详)等六人。一开始计划新建北斗街,已经有都市规划的观念,想以奠安宫为中心画成井字形,分为东、西、南、北、中等五个街区。这次的迁移计划,从清嘉庆11至13年(西元1806-1808年),为时两年才完成。开基祖庙福德祠与奠安宫位於同一条街道上(今斗苑路),为四方界域的中心。

开基祖庙福德祠最早的创建年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西元1684-1722年),依北斗街的兴建年代推测,很有可能在北斗街肆规模初具之後,重新整理已经存在的旧福德祠,便成为北斗街上最有规模的土地公庙。虽然福德祠的神格不高,只是土地公庙,但是其信仰地位与奠安宫一样,都属於北斗街的公庙,其信仰圈含括北斗全境。於民国99年(西元2010年)被指定为历史建筑之外,亦在庙埕兴建牌楼,让福德祠的规模更加宏大。

主要特色

开基祖庙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旁祀土地婆,地方人士俗称福德祠为「北斗阁街福德正神」。由於开基祖庙福德祠属於北斗的公庙,所以当地居民每逢喜事都会迎请土地公、土地婆至家中祈福,周边的小吃摊也曾经募捐集资聘请有名匠师雕刻多尊土地公神像,让居民可以迎请回家享祀。

此外,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十二月十六日是头、尾牙例行祭典;中秋节农历八月初十五也有盛大的祭祀活动。

福德祠属於单进正殿的格局,庙中在重修前有两幅对联:「福地神宫尊福德/安民乡土定安兴」、「福鹿尔康惟神降福/安鸠家众合境平安」,均嵌入庙名「福安」。在重修後则换成「福安丰和佑兴宝岛/德祠乐利境泰北斗」与「福地神宫尊福德/德民乡土定安兴」,将嵌入字改为「福德」,正式将庙名更新为开基祖庙。

民国99年(西元2010年)於庙埕兴建牌楼,让整体格局变得较为宽阔宏大。福安宫正殿前有拜亭,而正门门板上方有精致的花鸟木雕,门楣的彩绘为民国64年(西元1975年)所绘。

过去开基祖庙福德祠前聚集摊贩,为传统「庙口」街市,福德祠保佑商家营运,并带来人潮。在被指定为历史建筑之後,庙方与摊贩沟通,已经迁往附近继续营业,而留下来的空地则让福德祠较为开阔清爽。在管理上,本来由北斗奠安宫福德祠管理委员会管理,目前已独立与奠安宫分离,成为福德祠管理委员会。
屋脊采硬山顶,设计为木形马背,在山尖做花草彩绘装饰。
屋脊采硬山顶,设计为木形马背,在山尖做花草彩绘装饰。
依照闽南庙宇的传统,庙中也有祭祀虎爷。
依照闽南庙宇的传统,庙中也有祭祀虎爷。
神龛上的装饰以透雕手法刻出凤凰图样。
神龛上的装饰以透雕手法刻出凤凰图样。
神龛前的神桌与供桌都是磨石子材质,建于民国65年(公元1976年)。
神龛前的神桌与供桌都是磨石子材质,建于民国65年(公元1976年)。
神龛内主祀主祀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祇。
神龛内主祀主祀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祇。
正门门板上方的花鸟木雕,采透雕手法雕刻,十分精致。
正门门板上方的花鸟木雕,采透雕手法雕刻,十分精致。
正殿门板、门楣有精致的彩绘,是民国64年(1975年)重修时所绘。
正殿门板、门楣有精致的彩绘,是民国64年(1975年)重修时所绘。
在正殿前面有拜亭,推估应该是民国65年(公元1976年)重修时兴建。
在正殿前面有拜亭,推估应该是民国65年(公元1976年)重修时兴建。
福德祠于民国99年(公元2010年)被指定为彰化县历史建筑后,在庙埕兴建牌楼,让格局更宏大。
福德祠于民国99年(公元2010年)被指定为彰化县历史建筑后,在庙埕兴建牌楼,让格局更宏大。

文献资料

  • 1.張哲郎(1997)。北斗鎮誌。彰化:北斗鎮公所。
  • 2.張素玢編(2003)。北斗鄉土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3.臺灣城鄉文化工作室(2011)。北斗趴趴GO。文化資產月刊,第1期。頁13-20。
  • 4.彰化縣文化局(2014)。彰化縣歷史建築北斗富美館調查研究暨修復計劃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5.施盈廷(2018)。開基祖廟福德祠/福安宮/縣定歷史建築X影像導覽。檢自: https://yingtingshih.pixnet.net/blog/post/204762657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