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开元寺

开元寺
*
开元寺山门于修复时特别着重正立面,面宽广五开间,为六立柱式,前廊有步口、屋檐延伸为「出檐」,两侧内墙在前廊上段绘彩画佛教故事、中下段为彩绘泥塑、浮雕。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北区北园路89号
公告日期: 1985年08月1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29年(公元1690年)
摄影者: 蓝星球资讯
经 纬 度: 120.22282,23.01187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4台内字第338095号
资产保存者: 开元寺

指定/登录理由

台南开元寺原为明郑时期所建「北园别馆」,清康熙29年(1690年)创建,初名「海会寺」,清咸丰9年(1859年)订名「开元寺」,系为七开间五落双护龙之合院建筑,占地辽阔,寺内遗存跨越明郑、清代、日治及民国等时期。格局完整、建筑高雅、环境清幽,衬托出佛家净土氛围,为台湾最具历史之古剎之一。寺内文物包括郑经井、七弦竹、匾额及碑记等珍贵史料,以及多位重要名家之作品(书法、诗作、彩绘、木雕、古钟、画作、石碑等),具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表现各时期地方营造技术流派特色以及稀少性。符合「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2条第1、2、3、4、5款。

发展源流

开元寺原为郑成功嗣子郑经(1642-1681)于明永历34年(公元1680年)建造之园亭,称之为北园别馆。当时因为郑军于金门、厦门一带战事节节败退,老臣部将陈永华(1634-1680)、柯平(?-1680)等人又相继过世,被迫撤军退守台湾。郑经在当时称洲仔尾的海边建造亭园楼阁,一说为使其母董氏于园林中居住安享晚年,另一方面则立庶出的儿子郑钦(1662-1681)为监国掌管政事,自己也退居于此,故亦称为「承天府行台」。郑经后来在此离世。

清领台后,别馆因乏人管理而逐渐荒废,直至清康熙29年(公元1690年),总镇王化行(生卒年不详)、台厦道王效宗(?-1691)有鉴于台湾未有佛寺,因而就北园别馆故址改建为寺宇,称之「海会寺」,此即为开元寺建寺的开端。

开元寺肇建至今,寺名屡经更改,初始称之为海会寺,在清康熙33年(公元1694年)高拱干(生卒年不详)修的《台湾府志》和清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周元文(生卒年不详)的《重修台湾府志》中均以海会寺称之;开元寺1名最早出现在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陈文达(生卒年不详)修的《台湾县志》中,而后乾隆42年(公元1777年),台湾知府蒋元枢(1738-1781)加以大规模修建,增筑各殿、妆塑雕像,定下从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到大士殿的中轴建筑规制及左右厢房等,修后冠称「开元寺」,并留有碑图及文字说明。直至清嘉庆1年(公元1796年),台湾挂印镇总兵哈当阿(?-1799)重修时,为庆祝皇帝登基,遂取「圣天子缓靖海疆至意」,更名「海靖寺」。镇总兵哈当阿并题3匾:「三宝殿」、「弹指优昙」、「不二法门」。其后因此寺规模宏大,为台湾之冠,因此在咸丰9年(公元1859年)重修时,孝廉陈乃嘉(生卒年不详)所作「代募官修郡北开元寺序」即以开元寺称之,而后即均以开元寺称之。

日人治台后,明治36年(公元1903年),由住持玄精上人(1875-1921)邀请永定禅师(1877-1939)为监院,重修三宝殿(大雄宝殿),采取传统修葺技术。大正元年(公元1912年)由得圆和尚(1882-1946)主持,重修山门、后又陆续增设僧伽学堂、圆光宝塔。昭和7年(公元1932年)信徒郑玉记捐修天王殿,后又改称弥勒殿。

政府实施「三七五减租」时期,拥有大片土地的开元寺发生寺产风波,民国47年(公元1958年)5月欠税寺产险遭查封,让开元寺陷入动荡。数年后印明和尚方集资修理佛像、重修山门。民国49年(公元1960年)募捐重修大雄宝殿,并雕塑十八罗汉像,增建外山门,同时修理3丈余高的大士殿,于民国52至56年间(公元1963-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民国58年(公元1969年)悟慈和尚(1925-2005)继任方丈后重修寺院,于民国59年(公元1970年)开办开元幼儿园,并且增建2层楼钢筋混凝土厢房。民国61年(公元1972年)左右,委由艺术家杨英风(1926-1997)修理大雄宝殿两侧房为钢筋混凝土梁顶,并由潘丽水(1914-1995)、洪钟山(生卒年不详)、蔡草如(1919-2007)等人进行彩绘。被中央政府指定为古迹之后,民国86年至89年(公元1997-2000年),进行古迹整修。

主要特色

乾隆42年(公元1777年)蒋元枢的修建工程不仅定名此寺庙为「开元寺」,也奠定格局基础:增筑各殿,妆塑佛像,寺中从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到大士殿的中轴。这样的建筑形制仍维持典型佛寺的「伽蓝格局」,为前后五进,左右各2道厢房,五进顺序依次为外山门、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及大士殿。各进间以庭院相分隔,在整体空间组织严谨,院落间层次分明,在台湾的佛寺中殊属少见。

山门于修复时特别着重正立面,格外精美,面宽广达到五开间,为六立柱式,前廊有步口及并且屋檐延伸为「出檐」,两侧内墙在前廊之上段绘彩画为佛教的故事;中下段均为彩绘之泥塑、浮雕;正立面共有6面门神,为彩绘名匠师蔡草如之作品。中门上绘制的是伽蓝及韦驮菩萨,此为佛寺特有的门神,不同于其他寺庙常见的秦叔宝与尉迟敬德。技法上蔡草如也以间色的色彩处理,少了墨线勾勒,衣带飘扬有动感但不失规律,纹饰繁复华丽但不失庄严。两侧边门绘有「封神演义」里的四大天王,分持宝剑、琵琶、伞及花貂,头上一样也加上1圈头光以代表其神职。人物表情庄重,神情威严。

山门门上悬有清朝嘉庆年间的府城名文人林朝英(1739-1816)的三体对联(虫草体、香篆体及竹叶体),蔚为一绝。虫草体蜷曲而形体流线:「元宗妙道色相俱空,开辟真机细缊无滞」;香篆体束圆为字:「开化十方壹瓶壹钵,元机参透无我无人」,蕴含佛理并将「开元」2字藏于对联中。竹叶体拟竹叶之姿态而为诗文,并且佐以竹枝装饰:「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隔月为朋;修心须悟存心妙,炼性当知养性高。」,呼应着古寺幽远情怀。

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同样为具大跨距的空间,但因弥勒殿分隔为前廊、前厅、后厅、面阔三名间,中央放置弥勒佛座,左右又置四大金刚,两侧室又分隔为地藏王菩萨及延平郡王殿,后室均为禅房。

与弥勒殿稍宽进深的大雄宝殿,整体面宽横向原为五开间六立柱式,公元1972年修护时改为三开间前檐柱四柱而室内仅四金柱而已。

开元寺内供奉的神像多于中国大陆传统佛寺。弥勒殿供弥勒佛,开山堂供延平郡王神位、日本的弘法大师塑像、历代祖师神位,墙上挂的是郑成功夫妇和第6任住持玄精上人(1875-1921)的肖像。左护龙除了禅房外,还有客堂、父母堂、以及供祀众多灵位的空间﹔右护龙最后1间上有匾额「禅堂」,为祖师殿,供奉禅宗的开山祖师「菩提达摩」。开元寺所崇拜的不单是佛教之佛祖、祖师,还有郑成功及其家人等,这种历史人物死后被认为成神、为「王爷」,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崇祀郑成功,也同时反映了开元寺过往曾作为郑家居所的历史事实。而在侧面的大小功德堂中奉祀诸多过往信众祖先牌位,则加入了儒教崇敬父母、祭祖的传统。

单就佛教本身而言,开元寺也是包容并续多个宗派。开山住持志山法师是来自泉州承天寺的临济宗僧人,寺内右护龙奉祀禅宗达摩祖师,而在民国68年(公元1979年)所创办「慧光图书馆」中的南山堂,则是纪念佛教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而建。

而历史传承上,开元寺作为台南府城最古老的佛寺,颇具社会影响力,在入世利他与出世修道之间都有特出的事例。得圆法师不惜力抗佛教的商业化的压力、其徒证峰法师更是致力于佛教改革与关怀社会弱势之举。入世济人的路线自证光法师被处决的「高执德事件」之后影响力式微,但证光法师为佛教所做的改革,在档案逐渐解密的现在,这段历史也渐被重拾与重视。

开元寺的包容,也显现于容纳文学的异议抵抗。日治初期连横(1878-1936)、陈渭川(1879-1912)、赵云石(1863-1936)及谢石秋(1879-1921)等人聚议而起,以古典汉语诗文为交流媒介的诗社「南社」最常以开元寺为聚会场所。今于大士殿左侧禅房北边七弦竹旁有座诗魂碑,即是昭和5年(公元1930年),因当时推行皇民化运动,在寺中活动的南社哀痛于汉文将被日本政府压制禁止,将长年以来的诗稿皆埋于地下,立碑以志。

在佛教多方限制的清代,僧人要独立建寺是困难重重,即使透过士绅官宦的协助,建寺募资仍是一大挑战。如今在大雄宝殿中存有1座康熙34年(公元1695年)为募化铸成的古铜钟,重11,600台斤(约6,960公斤),为开山住持志中法师当年募缘所铸,是台湾年代最古的铜钟。钟面上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是少见的极品珍物。

开元寺还保存许多明郑时期的遗物,功德堂里有北园别馆时的古井,因郑经的生活起居用水来自此井,故名郑经井。另外,在墙上有郑成功像和海战图数幅,以及当年凿井挖出的白色海螺化石,乃镇寺之宝,同时也是研究郑氏家族的重要史料。
建筑形制仍维持典型佛寺的「伽蓝格局」,为前后五进,左右各两道厢房,各进间以庭院相分隔,整体空间组织严谨,院落间层次分明。
建筑形制仍维持典型佛寺的「伽蓝格局」,为前后五进,左右各两道厢房,各进间以庭院相分隔,整体空间组织严谨,院落间层次分明。
此图为彩绘名匠师蔡草如于中门上绘制的伽蓝及韦驮菩萨,为佛寺特有的门神,不同与其他寺庙常见的秦叔宝与尉迟敬德。
此图为彩绘名匠师蔡草如于中门上绘制的伽蓝及韦驮菩萨,为佛寺特有的门神,不同与其他寺庙常见的秦叔宝与尉迟敬德。
在山门之上外挂有「开元寺」匾,内则挂「小西天」匾,「小西天」意指佛门胜地,此匾为清光绪18年(公元1892年)所置。
在山门之上外挂有「开元寺」匾,内则挂「小西天」匾,「小西天」意指佛门胜地,此匾为清光绪18年(公元1892年)所置。

文献资料

  • 1.王见川(1999)。〈略论日治日治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圆光佛学学报4,页279-291。
  • 2.范胜雄(1988)。《府城丛谈(2)》。台南:原台南县政府文化处。
  • 3.毛绍周(2009)。〈《台湾开元寺志略稿‧历代住职》待补录的世代缺空〉,《文史台湾学报》创刊号,页339-372。
  • 4.刘致平(1984)。《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台北:尚林。
  • 5.黄兰翔(1998)。〈台湾传统佛教建筑空间的儒释道混合特质--以台南开元寺,法华寺,大天后宫,祀典武庙为例〉,《佛教建筑设计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实录暨论文集》,页63-83。
  • 6.李干朗、俞怡萍(1999)。《古迹入门》。台北:远流。
  • 7.傅朝卿(2001)。《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台南: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 8.江日升(1995)。《台湾外记》卷8[康熙43年版】。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 9.林谦光(1995)。《台湾纪略》[康熙29年版】。台北:宗青。
  • 10.阚正宗(2010)。《物华天宝话开元:台南市2级古迹开元寺文物精华》。台南:台南开元寺。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