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五妃庙

五妃庙
*
五妃庙座西南朝东北,是1座「单进两护龙式」建筑,即进正殿前有拜亭,而两侧另建有房间的建筑,造型简洁,色彩十分端重。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中西区五妃街201号
公告日期: 1983年12月28日
创建/起源年代: 明永历年间(公元1646-1683年)
摄影者: 蓝星球资讯
经 纬 度: 120.20502,22.98256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2台内民字第202455号
资产保存者: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指定/登录理由

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中华民国71年5月26日总统令公布)第27条评定之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之关系;具稀少性,不易再现者。

发展源流

五妃庙原称「五烈墓」、「宁靖王从死五妃墓」,位于今台南市中西区。五妃是指追随明宁靖王朱术桂(1617-1683)殉死的5位妃妾:姬妾袁氏、王氏,和媵妾秀姑、梅姐、荷姐。宁靖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5子的后代,南明最后1位称帝的永历帝被清政府杀死之后,永历17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1624-1662)之子郑经(1642-1681)迎接最后的明皇室后裔宁靖王来台湾,在承天府府署旁建宁靖王府(今大天后宫)。宁靖王虽然为明王室之尊,又居监军,但个性谨慎持重,怕锋芒太过,生活简朴,自请往府城南方的万年州竹沪庄(今高雄市路竹区)一带开垦自力更生垦拓田园。元配罗氏过世之后,更深居简出。

明永历37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靖海候施琅(1621-1696)攻打台湾,6月清军攻下澎湖,即将大举攻往台湾。当时宁靖王得知郑克塽(1670-1707)准备向清军议和投降,宁靖王以为义不可辱,为了避免受俘虏后在敌人手中遭羞辱,决心一死殉国。宁靖王向长年伴随身边的五位姬妾话别并告知她们可以离去,但5位姬妾却决意寻死,她们先于宁靖王自缢,宁靖王亲为这五妃办理后事,安葬她们在府城南边的魁斗山的后面。将王印信交给郑克塽,拜辞天地祖宗,与前来送别的故旧道别,并特意烧毁田契,将万年州数十甲的田地送给佃农们之后,在王府大堂留下辞世绝命诗「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悬梁而死(《台湾府志‧卷十二》有云:「妾媵五棺,埋于魁斗山」)。2位侍从也殉死于一旁。10日后,人们将宁靖王遗体运至万年州与元配罗氏合葬于棚仔林(于今高雄市湖内区)。

五妃墓址原称为魁斗山,因为魁桂音近,所以许多诗人墨客皆 取谐音而称为桂子山,且因过去附近到处是一片荒芜,羊肠小道,蔓草杂生,罕有人迹,因此也被人依另谐音称为鬼仔山。原来魁斗山上的五妃墓只是简单的冢,不特别立建物或植栽,入清数十年后才有墓碑。庙为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巡台御史六十七(生卒年不详)与范咸(生卒年不详)两人,命台湾府海防补盗同知方邦基(?-1750)整地,并在墓冢前面起建庙宇祭祀,同时在旁修建义灵君祠祭拜随宁静王而死的2位侍从,故此地后来称为「五妃庙」。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刊行,台湾知府余文仪(?-1782)之主修之《续修台湾府志‧卷十九‧杂记》提到五妃墓「在仁和里。前明宁靖王妃妾,详〈宁靖传〉。墓前有碑曰『宁靖王从死五妃墓』。乾隆11年,两巡院命司马方邦基重修,且立碑于南门外,曰『五妃墓道』)

日治时于昭和2年(公元1927年)大幅整修,现今所见的样貌、规模大致为此次整修后的结果。当时的台南州知事喜多孝治(1878-1934)手撰「五妃之碑」、「吊五妃墓」诗及跋这座石碑现在仍保存于庙旁。民国87年(公元1998年)再度修建。

主要特色

五妃庙座西南朝东北,是1座「单进两护龙式」建筑,即进正殿前有拜亭,而两侧另建有房间的建筑,造型简洁,色彩十分端重。 布局上一大特色是因其本为坟墓,后建庙宇,所以是「墓庙合一」形式的阴庙。墓冢之前即为庙宇,两者紧密相连,而「宁靖王从死五妃墓」就在直接镶刻于庙内神像背后的墙面上,作为墓碑。正殿屋下横于上的木楹有8根,与一般庙宇使用奇数楹架不同,乃遵守「阳庙以奇数,阴庙以偶数」的汉人民间习俗。

正殿为单开间,供奉五妃神像,用硬山式的燕尾翘脊屋顶。正殿前立四柱歇山马背式屋顶的拜亭,安彩绘门神的门扇4樘,做为庙的总出入口。五妃因为后妃神格而得配享随侍太监与宫女,故门神彩绘别具风格,太监平捧牡丹表示献花富贵、鼎炉表示献香与薪传。门的左右,红色的院墙连接着五百两护龙的山墙面,与三弧形的马背屋脊构成高低起伏的外观。其他同样单一主殿庙宇建筑,庙门开设在正殿;而五妃庙虽仅有单殿,但却附有拜亭,庙门又在拜亭屋檐下偏内侧,使庙门两旁的墙壁微微倾斜如「八」字。为一大特色。五妃庙历史已超过300年,园区内许多参天古木及萧瑟青竹,散发出淡淡的思古幽情,分外令人流连忘返。

五妃庙一特别之处在于不同于汉人传统的阴阳庙宇区分。一般供奉鬼魂的祠庙概称为「阴庙」,因其相较一般庙宇所奉祀的神明而言,并没有经过正式封神、也不是道教天仙,由来大多是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人们怜悯其无人奉祀,因此建祠祭拜,使之有所依归。五妃庙在大分类上原应属阴庙。但五妃也不属未嫁姑娘,不是阴庙中「姑娘庙」类型;不是未知身分的亡者,亦非「大众庙」类型,更特殊的是由官方起建庙宇来奉祀,且园地又甚宽广,绿茵处处空气舒畅。整体观之,难落入民间阴庙范畴。

五妃的事迹凄美,壮烈贞节的德性又为传统所歌颂,故历来感动许多文人墨客发为咏叹。在文学史上亦相当重要。今传最早的诗作即出自于清朝倡议建庙的巡台御史六十七与范咸,凭吊五妃壮烈的事迹的诗作石碑今存于台南市的南门碑林。日后诸多文人如丘逢甲、连横、梁启超等人皆曾深受感动做诗文吊唁。
五妃因为后妃神格而得配享随侍太监与宫女,故门神彩绘别具风格,太监平捧牡丹表示献花富贵、鼎炉表示献香与薪传。
五妃因为后妃神格而得配享随侍太监与宫女,故门神彩绘别具风格,太监平捧牡丹表示献花富贵、鼎炉表示献香与薪传。
单开问的正殿内,供奉着五妃神像,后方即为「宁靖王从死五妃墓」墓碑。
单开问的正殿内,供奉着五妃神像,后方即为「宁靖王从死五妃墓」墓碑。
五妃墓冢与庙宇两者紧密相连,而墓碑「宁靖王从死五妃墓」就镶刻于庙内神像背后墙面。
五妃墓冢与庙宇两者紧密相连,而墓碑「宁靖王从死五妃墓」就镶刻于庙内神像背后墙面。

文献资料

  • 1.王礼主修,陈文达、林中桂、李钦文、张士箱编纂;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编辑(2005)。《台湾县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远流。
  • 2.国家文化总会(2010)。《走读台湾:台南市 1》。台北:教育部。
  • 3.黄静宜、王明雪主编(2003)。《台南历史深度旅游(上)》。台北:远流。
  • 4.杨仁江(1998)。《五妃庙修护工程工作报告书》。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 5.王浩一(2008)。《在庙口说书》。台北市:心灵工坊文化。
  • 6.李干朗、俞怡萍(1999)。《古迹入门》。台北:远流。
  • 7.台湾史料集成编集委员会编(2005)。《清代台湾方志汇刊》,原高拱干着《台湾府志,明宁靖王传》。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远流。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