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艋舺龙山寺

艋舺龙山寺
*
艋舺龙山寺建筑的外观上,有高翘重迭的屋檐,雕琢细致的雕刻装饰。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11号
公告日期: 1985年08月1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
摄影者: 陈晓伟
经 纬 度: 121.49993,25.03678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4台内民字第338095号
资产保存者: 财团法人台北市艋舺龙山寺

指定/登录理由

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确认其有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具其他古迹价值,由台北市政府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

发展源流

早年台湾北部为一蛮荒瘴疠之地,环境十分险恶,汉人前来垦殖时为求神佑,多携带家乡庙宇香火以为庇护,艋舺龙山寺于此背景下创建于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供奉观世音菩萨,由属于晋江、南安、惠安三邑泉州籍(又称泉州三邑)的居民,从晋江安海乡龙山寺分灵来台。此寺为艋舺地区的信仰、自治与自卫中心,无论是议事、诉讼、调解等均可请求神灵主持公道。昔日三邑商人之商业公会「泉郊」(郊为清领时期台湾各地的商业公会组织),即以此为会所,可说是当地人生活、集会不可或缺的重心。

清代当时艋舺地区主要为泉州移民,其中又分为三邑人、安溪人、同安人,分别以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以及当时一同安人商户家中供奉的霞海城隍为中心聚居。艋舺因邻近淡水河,通船之便利使得商业活动渐渐发达。由于三邑人在艋舺落脚较早,句柄头并且向往来的商船抽取「从价税」(指按商品估计价值抽税),同安人商业利益因而受到牵制,为此双方偶有冲突。而且龙山寺落成后,泉州三邑商人就将所居地「顶郊」的行政中心设于该庙。得到了宗教庇护与场地,顶郊拥有税金、团练、甚至是道路辟建、义渡、义仓、赈灾、巡更等公共事务,成为顶郊军政的大本营。

不过,这样的体系并没有将同安人所居住的「下郊」纳入。且因为同安人位处泉州府与漳州府交界,也在漳泉械斗中被认为过于中立,并未帮助同为泉州来台的「自己人」,种种的利益与信仰冲突,使得双方嫌隙更加扩大。

咸丰3年(公元1853年)8月,冲突已久的双方中,三邑人率先发动攻击。败逃的同安人逃往北方的大龙峒,但不受当地同安移民接纳,最后转到大稻埕,沿着淡水河重建庙宇街市,利用淡水河从事渡航贸易。此后,艋舺龙山寺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艋舺的信仰、集会、商业中心。

后于光绪10年(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军侵占基隆狮球岭,当地居民组织义军,以龙山寺印行文官署协助击退法军,更获光绪皇帝赐「慈晖远荫」匾额。

龙山寺于嘉庆与同治年间,历经地震和暴雨等天灾而有数次大整修,现今的样貌主要是于日治时期大正9年(公元1920年)改建,当时担任龙山寺住持福智法师(?-1922)见到龙山寺老旧破损,许多空间被充为公用,便与乡绅进行募款重建,由泉州名匠王益顺(1861-1931)设计建造,前殿八角藻井,钟鼓楼轿式屋顶及正殿圆形藻井皆精美绝伦。而改建时主要由地方贤达倡导募捐,住持福智和尚率先捐银,将毕生积蓄捐出。

二次大战时正殿遭毁,战后才重建正殿。现今石柱上仍可察觉民国44年(公元1955年)的落款。此寺建筑施工严谨,雕刻精密而考究,石材多用泉州白石与青斗石,豪华壮丽,为全市各寺庙之冠。

艋舺龙山寺从清乾隆3年初创以后,历经嘉庆年大修、同治年小修、日治大正年间的大改修,以及台湾光复后的数度修筑;包括其间数十次的小整修,例如屋脊的装饰,梁架彩绘、钟鼓楼换屋顶及后殿文昌厅因祝融之灾而重建,才有今日所见的规模。 在民国76年(公元1987年)解除戒严之后,龙山寺广场成了人们谈论、批评时政的广场,1支麦克风就在广场上办起即席演讲,也能顺势招来不少听众。虽然偶尔会有激动群众爬上龙柱等,造成古迹保存的威胁,导致之后庙方有一段时间不再开放场地,但也成为自清朝统治以来,寺庙做为当地人集会与生活中心的发展见证。

主要特色

艋舺龙山寺在政府的寺庙管理上是以「佛教」为名登记。然而这所以「寺」为名的庙宇,里面既不常见到佛教法师,也少有一般「正统」佛教的讲经说法、参禅打坐等活动。建筑的外观上,有高翘重迭的屋檐,雕琢细致的雕刻装饰;内中祭祀的神明,不只有观音佛祖,也奉祀诸多道教神祇,更有关帝、妈祖及多位王爷等民间信仰常见神明。

而在寺前广场、走廊四周散坐着老者,不时高谈阔论政治时事,寺庙外部更是店贩云集,喧嚣扰嚷,也与一般佛寺修道清幽之景象相去甚远。看起来更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公庙(相较于解决私人问题的私人神坛,公庙旨在保护地方。公庙具有历史与民意基础,固定的辖境与信众,是富有公认权威之公众场所。台湾庙宇依公众性多寡大致上可分为:祖庙、公庙、角头庙、私人神坛)。

这个现象与历史中台湾佛教的发展有关。台湾佛教有相当多以未受戒剃度在家修行的「在家人」为主体,由在家人出钱出力,兴建寺庙,且主导并管理这些寺庙,有些还发展出乡镇性或跨乡镇性的联合祭祀组织。

在接纳在家人操持庙务也深入民间的过程中,不仅布教广传,庙宇中宗教形制的样貌同时也被影响改变。而且,在历史中,佛教传入中国大陆之后逐渐在地化,不仅与儒家思想融合,也与道教结合。宋朝南迁之后更加速与民间信仰融合。在台湾,这样混合儒、释、道及民间信仰的,学者称之「民间佛教」。这些岩、寺在信仰上多以观世音菩萨为主神,艋舺龙山寺即为1个代表性的寺庙。龙山寺信众直呼观音为「佛祖妈」,这样亲密的称呼于佛教经典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供奉的主神是观世音菩萨,历代又有佛教法师担任住持、左厢还建有日治时代的住持「福智法师纪念室」,艋舺龙山寺确实与佛教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这显示出「民间佛教」因其兼容各方信仰,极有弹性。在这所超过200年历史的古庙,历经内外环境的变化,其「民间佛教」的信仰内涵有差异,有时偏于以灵验感应为特质的「民间佛教」,有时则又偏于以教义取向为特质的「传统佛教」。随着时势而改,在历史中不断变化。

在建筑形式上,整座寺庙座北朝南,面呈回字形,为古典三进四合院之宫殿式建筑,由前殿、正殿、后殿及左右护龙构成。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是如此格局。庙中前埕,地面由花冈石条铺成,据说这些石条是取自压舱石(清代来往台湾海峡多为木造大帆船,为避免船身易因浪大摇晃,故常在船舱底下装满石条,一般回程时则以台湾的米粮取而代之,后来石条则被本地人用来作为建筑材料)。

前殿共有五个门,中央称为「三川门」、两侧的出入口称为「五门」,「五门」亦各有屋顶,有如1间小庙,它的圆拱石门及屋顶的小山墙均采用西洋建筑的造形。这是由于厦门开放为通商港口之后,外来的建筑样式容易被中国大陆的匠师所吸收,并与原有建筑融合在一起。这是艋舺龙山寺接收吸纳各方不同信仰、文化的另一具体展现。

而全台唯一的铜铸龙柱,就位于三川殿正面入口处,为1920年代由厦门剪花匠师洪坤福(1865-?)塑胚,台北铁工厂李禄星(生卒年不详)铸造而成。龙身线条分明,柱身用封神榜人物雕刻陪衬,柱底则有海浪、鲤鱼与柱珠,显见当年匠师手艺之精巧。中殿是龙山寺主要殿堂,特别的是,正殿不设门扇,称为「敞堂式」,直接面对中庭,使人可由寺外仰望观音坐像,而且不致于有阴森的感觉。

中央主祀的主神观世音菩萨,二战时中殿遭炮弹击中,殿堂全毁,传说只有观音菩萨神像安然屹立于莲花座上,此后信徒皆称显灵,龙山寺更加声名远播。这座既宏伟又精美的寺庙仍保有历次修建的痕迹,它见证了台湾北部由清至今的发展史,也堪称台湾寺庙建筑之杰作之一。
全台唯一的铜铸龙柱,就位于三川殿正面入口处,为1920年代由厦门剪花匠师洪坤福(1865-?)塑胚,台北铁工厂李禄星铸造而成。龙身线条分明,柱身用封神榜人物雕刻陪衬。
全台唯一的铜铸龙柱,就位于三川殿正面入口处,为1920年代由厦门剪花匠师洪坤福(1865-?)塑胚,台北铁工厂李禄星铸造而成。龙身线条分明,柱身用封神榜人物雕刻陪衬。
龙山寺前殿八角藻井,钟鼓楼轿式屋顶及正殿圆形藻井精美绝伦。
龙山寺前殿八角藻井,钟鼓楼轿式屋顶及正殿圆形藻井精美绝伦。
艋舺龙山寺在政府的寺庙管理上是以「佛教」为名登记。然而这所以「寺」为名的庙宇,里面既不常见到佛教法师,也少有一般「正统」佛教的讲经说法、参禅打坐等活动。
艋舺龙山寺在政府的寺庙管理上是以「佛教」为名登记。然而这所以「寺」为名的庙宇,里面既不常见到佛教法师,也少有一般「正统」佛教的讲经说法、参禅打坐等活动。

文献资料

  • 5.黄慧祯(2013)。《日治时期艋舺龙山寺信众的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学位论文。
  • 6.徐逸鸿(2010)。《艋舺龙山寺》。台北:猫头鹰出版社。
  • 1.刘丰极(2009)。《艋舺清水岩祖师庙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论文。
  • 2.辜神彻(2009)。《台湾清水祖师信仰-落鼻祖师的历史与文化》。台北:博扬文化。
  • 3.李干朗(1998)。《台北市古迹简介》台北:台北市民政局。
  • 4.又吉盛清(1997)。《台湾今昔之旅·台北篇》。台北:前卫出版社。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