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
*
鹽水蜂炮推測源起鹽水商紳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繞境祈安保境驅除霍亂,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元月13至15日間以鞭炮之硫磺硝煙驅除瘟苗疫毒。
資產類別: 民俗-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臺南市鹽水區
公告日期: 公元2008年06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推測源起於光緒11年(公元1885年),鹽水商紳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繞境祈安保境驅除霍亂,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元月13至15日間以鞭炮之硫磺硝煙驅除瘟苗疫毒。而今日鹽水蜂炮「放蜂仔」形態,大抵始於日治時期昭和11年(公元1936年)以後。
攝影者: 戴仲傑
經 緯 度: 120.24860,23.29842
指定/登錄機關: 臺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70141209號
資產保存者: 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該民俗活動已近300年歷史,有其歷史意義及特殊性。是展現地方常民生活文化活力的最佳活動。

2.「北天燈、南蜂炮」具全國性知名度,並享譽國際,值得登錄為民俗。

3.每年定期舉行,深具地方性,內化於當地居民生活當中,已成為臺灣重要民俗節慶活動。

發展源流

鹽水蜂炮之源起,與鹽水地區聚落形成與宗教信仰源流密不可分。鹽水港(月津港)為南臺最古老的聚落之一,其居民多為中國大陸閩客移民,當地信仰中心供奉主神為關公,為臺灣民間宗教信仰中常見神祇之一。

臺灣關帝信仰的興起與傳播,可說與清政府的推行和官祀武廟有很大的關係,武廟本為武將所崇祀,自鄭成功收復臺灣,到清政府統治臺灣時期,有不少閩南籍軍官在臺灣任職,他們將自己對關帝的信仰傳播至駐地。因此,臺灣關帝多半來自福建漳州的南靖縣及平和縣的分靈。他們多半按家鄉關廟模式建廟奉祀,甚或將神像從福建家鄉帶到臺灣。鹽水鎮武廟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中發展起來,成為當地人民生活重要的一環。

「蜂炮」的由來亦眾說紛紜,大致有「反清復明」、「戲鬥煙火」、「歡迎嘉慶」和「驅除瘟疫」等4種說法,但其中「驅除瘟疫說」,對比清同治光緒年間長達25年的霍亂史實來看,應為普遍受到認同的蜂炮起源說骨架。光緒11年(公元1885年),流行25年的霍亂瘟疫使當地人口銳減、生意蕭條,鹽水商紳善信因此決議迎請當地主神關聖帝君神轎出巡繞境以祈求平安,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元月13至15日,一連3天,所到之處煙火鞭炮齊放,經硫磺硝煙如此的全城「洗禮」之後,瘟苗疫毐乃被驅除,鹽水得以安寧,而鹽水人則歸功於關帝爺的大顯神威;而後,為感念神恩,便在每年元宵節舉行關帝爺繞境,沿例燃放煙火鞭炮迎駕助興,一直流傳至今。

鹽水地區特色的「放蜂仔炮」由鹽水鎮武廟所主導,該廟自乾隆、嘉慶兩朝間,陸續由官商或信眾修築過6次,其中以嘉慶8年(公元1803年)的改建較具歷史意義,奠定以後的廟規,後來更成為鹽水地區的公廟,執掌關帝爺繞境之事。雖然縱觀關帝信仰,因其於歷史上知名的「忠義」本色而被視為武神、甚至商賈之神,並不具備驅逐瘟疫的能力。但考量早期閩客移民渡海來臺時,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臺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臺灣原住民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械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迎奉而來的原鄉神祇逐漸成為移民主要精神認同,並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因此鹽水地區的蜂炮緣起之說,才與關帝信仰結合在一起。而鹽水港(月津港)從原本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輝煌地位,因交通(鐵路)開發不及周遭地方發展,導致經濟發展衰退、往日榮光逐漸散失在民眾的記憶中。在這樣的背景下,蜂炮不僅是當地人民取得整體認知的重要民俗活動,更使施放蜂炮儀式結合了神通力、人與蜂炮巢3者,具備克服未知危險力量、祈求平安財富的意涵。

早期「關帝爺繞境」放的仍以鞭炮(連珠炮)和煙火為主,且在日治時期受到皇民化運動的影響,而曾經停止了7年有餘,直到國民政府遷臺之後才逐漸恢復。今日一般人理解的鹽水蜂炮樣貌,大約是從日治時期才開始,約於昭和11年(公元1936年),民間才開始製作出花樣較為豐富的爆竹。戰後出現以沖天炮為基礎的蜂炮煙火,民國69年(公元1980年)始有製作「炮城」,也就是蜂炮巢。到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後,蜂炮巢開始造形化,此時的沖天炮也做了危險的改革,由紙質彈頭換裝成塑膠彈頭,變成俗稱「硬蜂仔」、會爆炸的沖天炮,其危險性連年造成不幸事件,也導致後來蜂炮遭受政府禁止。到了民國89年(公元2000年),超大型蜂炮巢陸續出現;民國96年(公元2007年)更有「王船炮城」、「茶壺炮城」等。民國97年(公元2008年)始受地方政府登錄成為縣定民俗,才正式確立鹽水蜂炮作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地位。

主要特色

「鹽水放蜂炮」可從蜂炮的製作開始談起。炮城的製作,早期尺寸較小、炮火也少,大多自己或動員家人編製;近年來,職業結構分工化、專業化,訂購或買現成炮城的人逐漸增多。製作方法使用木條或角鐵做成各種基架(炮巢),依大小分成數層,以棉繩綁上,或舖上鐵絲網(或塑膠網)後插放上沖天炮,做成雙向、四向,甚或六向、八向的發射角度,並置火心於木架中間,最後,給予外型佈置和裝飾,使其造形化,大型炮臺加上裝飾,製作金額可達新臺幣10萬之譜。

關帝爺繞境係以鹽水武廟為主軸,轄內各角頭廟出轎共襄盛舉,大轎約有20來頂,民國73年(公元1984年)之前以鹽水市區為範圍,於元宵節舉行1天;其後,為紓解參觀人潮並能澤被各庄頭,故提前於元月14日進行繞境,成為今日定制。兩天的繞境路線為:

 元月14日(白天)/武廟(向西轉南)-舊岸內-牛稠仔-中庄-後寮-舊營-刺桐寮-觀音坪-武廟。
 元月14日(晚間)/武廟(向東轉南)-土庫-竹圍仔尾-橋南老街-草店尾-武廟。沿途約施放30座炮城。
 元月15日(白天)/武廟(向北)-蔦松腳-武廟北邊一帶社區-武廟。
 元月15日(晚間)/武廟(市區)-武廟路-三福路-大眾廟-中山路-中正路-伽藍廟-朝琴路(約在凌晨)-福安宮-點心城-月津橋-福南宮(已將天亮)-武廟。

關帝爺繞境的重頭戲,即在元宵節元月15日的晚間,以鐵絲網「包裹」的神轎隊伍,由頭戴安全帽並全身受到衣物包覆、全副武裝的轎夫推拉,以及成千上萬人群簇擁下,組合成1對長龍,慢速向市區推進。商店或住戶在神轎隊伍即將經過門口時,迅速的把炮城抬到路上。先將寫有「文衡聖帝千秋」的紅紙罩撕下、和著金紙燃燒,表示獻給關帝爺。點燃炮心之後,剎那間萬箭齊飛,沖天炮響著如口哨般尖銳的叫聲向四處流竄,情景有如蜜蜂遭受騷擾而成群結隊的自蜂窩中一擁而出一般,故得蜂炮之名。抬轎人員在蜂炮射出剎那,全副武裝地撲向炮城的火光中,翻騰旋轉,「犂轎」進退一番俗稱「犁蜂炮」或「衝蜂炮」(「犁」為耙梳土地的農具,也是關帝爺的驅邪物,在村莊不平安時可擺放犁頭符避凶),代表關帝爺已高興的接受了信眾的「貢禮」。

鹽水居民對於施放蜂炮的儀式過程步驟講究且禁忌繁多,比如不能讓外地人隨意觸摸炮巢、仔細計算抬出炮巢的時機以求順利點燃(代表神明接受獻上的貢禮)、不潔的人士(喪事或見紅)不能參與,對於觀光客施放散蜂仔、妨礙儀式進行更是無法苟同。種種表現都顯示施放蜂炮對於鹽水地區民眾具備特殊宗教意涵及地方群體意識等多層次意義。在臺灣閩客移民社群中,不乏於慶祝元宵節時依信仰主神指示、施放鞭炮以驅除不祥及瘟疫的習俗,後龍的攻炮城便是1例。但因為鹽水蜂炮在鞭炮形制上的特殊發展而成為地方特色,進而成為具地方代表性的觀光民俗活動,與平溪天燈、澎湖乞龜、臺東炸肉身寒單爺3者並列為「北天燈、南蜂炮、西乞龜、東寒單」4項臺灣一般民眾所熟知之民俗慶典。
點燃炮心後,剎那間萬箭齊飛,沖天炮響著如口哨般尖銳的叫聲,向四處流竄,其情景有如蜜蜂遭受騷擾而成群結隊的自蜂窩中一擁而出一般,故得蜂炮之名。
點燃炮心後,剎那間萬箭齊飛,沖天炮響著如口哨般尖銳的叫聲,向四處流竄,其情景有如蜜蜂遭受騷擾而成群結隊的自蜂窩中一擁而出一般,故得蜂炮之名。
神轎在炮城的火光中翻騰旋轉,稱為「犁蜂炮」。如蜂炮有順利點燃,象徵關帝爺已接受了信徒的貢禮。
神轎在炮城的火光中翻騰旋轉,稱為「犁蜂炮」。如蜂炮有順利點燃,象徵關帝爺已接受了信徒的貢禮。
炮城製作方法是使用木條或角鐵做成各種基架(炮巢),以棉繩綁上,或舖上鐵絲網(或塑膠網)後插放上沖天炮,做成多向發射角度,並置火心於木架中間。
炮城製作方法是使用木條或角鐵做成各種基架(炮巢),以棉繩綁上,或舖上鐵絲網(或塑膠網)後插放上沖天炮,做成多向發射角度,並置火心於木架中間。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鹽水蜂炮〉。
  • 2.丁孝明(2013)。〈論關帝信仰的成因及其文化意涵〉。蕭登福、林翠鳳主編,《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頁345-387。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3.李世偉(2010)。〈創新聖者:《關聖帝君聖跡圖誌》與關帝崇拜〉,收錄於《近代的關帝信仰與經典:兼談其在新馬的發展》,王見川等編,頁69-88。臺北:博揚文化。
  • 4.林瑋嬪(1991)。《火樹銀樺耀通宵─鹽水蜂炮儀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5.鄭土有(1994)。《關公信仰》。臺北:學苑出版社。
  • 6.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1999)。《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頁5275-5277。臺北:捷幼。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