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
*
澎湖天后宮正殿屋簷為燕尾形式,上翹角度彰顯神明尊貴地位;正殿兩旁的護龍,屋脊的形式則是「馬背」,為閩式建築常用的形式。
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1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3年12月28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萬曆32年(公元1604年)
攝影者: 邱俊銘
經 緯 度: 119.56404,23.56469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民內字第202452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確認其有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保存價值,指定為國定古蹟。

發展源流

媽祖信仰是起源於沿海各地居民而後廣布的宗教信仰,渡海來臺的移民,為祈求在險峻海路上轉危為安、以及到達陌生土地上順利謀生開墾,因此帶著媽祖的香火來到臺灣。目前臺灣的媽祖宮廟合計超過2,000座,幾乎各鄉鎮都建有媽祖廟。媽祖廟分有官建與民建,澎湖天后宮為目前文獻考據所知全臺第1座媽祖廟,屬於民建廟宇(清領時期受封成為官廟),可能源自於福建沿海地區漳州、泉州、廈門一帶漁民或商人渡海前往澎湖時,恭請媽祖上船庇佑,隨漁民或商人到達澎湖。之後眾人集資合建供奉,規模由小擴大,成為澎湖的主要大廟。依文獻記載與出土石碑佐證,明萬曆32年(公元160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韋麻郎(Wijbrand Warwijck,1566-1615)率領數百名荷蘭人登陸澎湖並有進佔之意,官拜浯嶼都司的沈有容(1557-1628)奉命至澎湖,在澎湖天后宮(當時稱為娘媽宮)與荷蘭人會面並使他們撤離。為紀念沈有容功績,乃立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這座石碑逾300年後被發現埋在澎湖天后宮的祭壇下,至今仍保留於天后宮清風閣中。由此推斷澎湖天后宮至少於明朝末年已存在。媽祖原本在宋、元、明3朝被封為天妃,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軍由施琅(1621-1696)率領攻打澎湖,攻下後特別向皇帝上奏讚譽媽祖顯靈助戰,康熙皇帝乃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獲天后銜。自此之後,清代各地官方建立的媽祖廟大都稱為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在清代,由於官員往來臺灣與大陸地區多需經過澎湖,也因此天后宮香火鼎盛,文武官員經常倡議捐資重修。於清領時期,歷經5次修繕,分別是在乾隆15年(公元1750年)、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嘉慶23年(公元1818年)、道光25年(公元1845年)與光緒11年(公元1885年)。當時的天后宮含前殿、正殿及兩側護室,廟前有廣場。

日治時期歷經兩次整修,大正8年(公元1919年)重修時,於祭壇下挖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大正11年(公元1922年)的整修規模是歷次以來最大,由於澎湖天后宮已經是「牆垣傾圯、頗形殘缺、實不堪為神棲之所」,因此臺廈郊商會等地方商紳集資3萬餘金重修,並向鄰房購地、擴大廟宇面積,於正殿之後增建1座樓閣,成為三殿兩廊式大廟;且因大木師傅為原籍廣東潮州的藍木匠師,因此澎湖天后宮具有潮州建築風格,與臺灣大部分天后宮的閩南風格不同。歷時2年的改建大致抵定了今日所見之天后宮的格局與樣貌。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與國民政府軍隊自中國大陸撤退後駐紮在廟內等因素影響,廟況日益殘破,於民國72年(公元1983年)以「殘跡保存」的方式動工整修,取代拆除舊廟改建新廟的方法,保有澎湖天后宮的歷史樣貌。

澎湖天后宮整體建築大致上為大正11年(公元1922年)改建後之物,然而地面的石板,以及因風化而幾乎無法辨識的御路(位於宮殿中軸線上的臺基與地坪、以及兩側階梯間的坡道),皆反映了更為久遠的歷史痕跡。於民國72年(公元1983年)12月,內政部公告認定澎湖天后宮為國家1級古蹟。

主要特色

澎湖天后宮面向港口、座北朝南,前水後山、依地勢順坡而建。就建築結構而言,佈局分為三殿(三川殿、正殿、後殿「清風閣」)兩廊,由前而後又區隔為兩進、各分前後兩落。第一進前落即是三川殿,後落則為捲棚,兩側與護龍開敞相連於三川殿大楣之上的牌樓,形式簡潔有力。護龍內側則為廊道。由於捲棚有八字柬,廊道以疊斗架棟。第二進前落高闊通敞,後落則是正殿。正殿左右稍間又隔為育麟宮及節孝祠,是少見的五開間重脊。另一特色是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石階,信徒需拾級而上進入廟中,為臺灣廟宇罕有的設計。

在裝飾藝術的層面,澎湖天后宮仍大致保留1922年大修後的樣貌,當時負責匠師除了大木師傅為藍木(1872-?),還包含鑿花匠師黃良(約1895-1968)、蘇水欽(生卒年不詳),彩繪則由朱錫甘(1894-1940)領軍,另有陳玉峰(1900-1964)、潘柯(生卒年不詳)兩位。其中作為天后宮門面的三川殿樑枋彩繪,乃由師承呂璧松的臺南畫師陳玉峰肩負重任,結合油漆工和書畫彩墨技法的工藝內涵,以花鳥畫為主要題材裝飾之,落款「臺陽居士」與「赤崁居士」。 澎湖天后宮主要供奉媽祖,分為大媽、二媽、三媽,3尊皆為金面。大媽坐鎮本殿;二媽位於供桌正中,隨時接受信徒供奉;三媽應大媽指示回應信徒祈求,亦主掌出巡繞境。

澎湖天后宮的重要慶典共有3項,分別為:

一、媽祖出巡海域繞境:為喚起漁民與信徒對天上聖母在海上現身救難的事蹟之記憶,並希望藉由媽祖出巡繞境保佑漁業豐收滿載,因此廟方於民國75年(公元1986年)首創媽祖海上繞境活動,於農曆3月11日,也就是媽祖聖誕(農曆3月23日)的前夕,隆重舉行媽祖搭船出巡海域之廟會活動。繞境範圍逐年擴大到全澎湖海域,亦有北港朝天宮、臺北吉安宮等全臺各地20餘家廟宇共襄盛舉,展現出常民生活與信仰之結合。

二、元宵節乞龜:乞龜活動在澎湖非常普遍,是乞求用糯米粉和麥芽糖做成的「肪片龜」回家食用保平安的活動。早年澎湖各廟每到元宵節便推出各種龜(另如米糕龜、麵龜)供人擲筊乞回食用,隔年再以加重斤兩的方式還龜。近年的活動以乞純金打造的黃金龜為大宗、米龜反而式微。在全臺的元宵節脈絡中「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成為態勢。澎湖天后宮在民國88年(公元1989年)首創使用小包裝的白米堆砌成巨龜,總重1萬6,000臺斤(約9,600公斤)的米龜王。此外,天后宮將接獲信徒乞得後轉贈的平安米,配合節後賑濟貧戶的活動,使原本乞龜祈求自身與家人平安的行為,擴大轉化為社會救助的利他行動。展現出傳統廟宇實踐社會公益的行為。

三、祀酒與祀茶:祀酒與祀茶是澎湖地區特別的寺廟儀式,在眾多友廟的神明參與盛典時,主廟以隆重的祀酒與祀茶招待客神。澎湖天后宮多會在天上聖母誕辰(農曆3月23日)當天舉行祀酒。祀酒前先設長方形宴桌1張,媽祖坐主位,各地來參與海巡或為天上聖母祝壽的友廟神明及天后宮的諸位神明亦列席。可說是民間信仰體系模擬或挪用「帝國官僚階層」秩序結構的例子之一。
澎湖天后宮大門正上方前面翹起的四個垂脊,垂脊下各有1位孩童,由右至左手持旗子、繡球、戢、磬,取其諧音即為「祈求吉慶」。
澎湖天后宮大門正上方前面翹起的四個垂脊,垂脊下各有1位孩童,由右至左手持旗子、繡球、戢、磬,取其諧音即為「祈求吉慶」。
「與天同功」匾,在澎湖天后宮的幾方古匾中最受人矚目,位於天后宮正殿媽祖神龕的博古架上方,匾面上繪有13條金龍盤繞。
「與天同功」匾,在澎湖天后宮的幾方古匾中最受人矚目,位於天后宮正殿媽祖神龕的博古架上方,匾面上繪有13條金龍盤繞。
澎湖天后宮內節孝祠之設立,可溯源自道光18年(公元1838年)由澎湖通判魏彥儀倡設,光緒年間由里民捐資重修。節孝祠供奉當地節孝烈婦,彰顯古代婦德。
澎湖天后宮內節孝祠之設立,可溯源自道光18年(公元1838年)由澎湖通判魏彥儀倡設,光緒年間由里民捐資重修。節孝祠供奉當地節孝烈婦,彰顯古代婦德。

文獻資料

  • 1.李乾朗(1999)。《澎湖天后宮》。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2.邱冠斌(2009)。〈開臺澎湖天后宮的發展歷史與獨特慶典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6:129-140。 
  • 3.高啟進(2006)。〈澎湖天后宮與媽公〉。刊於《開臺澎湖天后宮志》,余光弘編纂。澎湖: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