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鷄籠中元祭

鷄籠中元祭
*
鷄籠中元祭主普壇在夜色中大放光明。主普壇一向是姓氏呈現財力、物力的表徵,輪值主普莫不竭盡所能將主普壇裝點得亮麗耀眼。
資產類別: 民俗-重要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基隆市信義區
公告日期: 公元2008年01月29日
創建/起源年代: 咸豐年間的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地方人士出面調解,自咸豐5年(公元1855年)開始,以字姓團體輪值主普。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1.77265,25.12591
指定/登錄機關: 文化部
公告文號: 會授資籌三字第0972100852號
資產保存者: 重要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鷄龍中元祭具有特殊歷史背景、文化價值及藝術價值,完整保存先民拓墾過程及文化內涵,並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與普及外邦的國際觀。

2.近年結合社區大學、海洋大學、青輔會,結合裝置藝術與創意陣頭,注入新活力,後續應結合藝文團隊辦理傳承,提升在地團體演出素質。

3.近年累積豐富研究資料與文獻紀錄。

發展源流

在基隆的移民史上,移民間頗有嫌隙,時有衝突發生,在咸豐年間─有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和咸豐3年(公元1853年)等不同說法─的大規模械鬥之後,經過協議,決定按照血緣關係共同組成『十一姓』,從咸豐5年(公元1855年)起輪流主普,負責普渡事宜。

姓氏輪值主普制發展至日治時期時,已演變成逐年競賽、彼此互爭之局面,11姓往往在主普祭壇、遊行陣頭、祭祀品等方面極力鋪陳。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將中元祭多項活動停辦,至民國37年(公元1948年),一些民俗活動才又恢復常態。民國41年(公元1952年),民政廳為厲行節約拜拜,改善民俗,並統一規定中元普渡於農曆7月15日舉行,使鷄籠中元祭改成13日迎斗燈、14日放水燈、15日普渡。

字姓輪值的中元祭典原來包括金、鷄、貂、石(金包里堡、基隆堡、三貂堡與石碇堡)整個大區域,後逐漸因行政區劃的變化,成為現在的祭典區域。但仍可見「金鷄貂石」四字,紀念著普渡祭典的盛況。

姓氏輪值主普制最初由11姓輪流,後增加到15姓,據推估,姓氏輪值主普制於咸豐5年(公元1855年)開始進行時,應是選擇當時在基隆地方上頗有勢力的「十一姓」,具備相當資格與條件擔負逐年輪值主普的重要工作。至日治時期,有11姓外他姓崛起,透過水燈與花車遊行活動的參與,以展示實力。這些新興姓氏甚至被推選為主普外3大柱─主會、主醮與主壇的辦理者(由主普、主會、主醮和主壇4大柱的分區負責普渡事,此分法是因普渡法會有內、外壇之分,外壇環繞於內壇四周,形成完整祭祀區)。但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為節約物力,將多項鷄籠中元祭活動停辦,大幅縮減規模,致他姓無足夠競爭舞臺。戰後,11姓以外的他姓合組聯姓會,加入戰後主普的工作,成為第12個輪值主普的宗親組織。後來郭、李、黃三姓自聯姓會中脫離出來,使得中元祭的輪值主普達到15個。

民國73年(公元1984年),此中元祭典定名為鷄籠中元祭,為交通部觀光局所制定的12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民國97年(公元2008年)鷄籠中元祭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

主要特色

農曆7月15日,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道教則稱為中元節。「盂蘭盆」一詞與佛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目連使其母脫離餓鬼之苦後,告訴佛祖,將來佛門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祖聞言大悅,便傳言弟子們,年年7月15日,為七世父母作盂蘭盆施佛與僧,從此供盂蘭盆的習俗便廣為流傳;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在這一天誦經,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因為盂蘭盆會和中元節的目的都在普渡眾生,時日一久,兩者的界限就逐漸模糊。

鷄籠中元祭因應本地的開發經驗,成為一個深具本地色彩的民俗祭典,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達成社會和諧。也透過金錢贊助的募款活動,以及人員實際參與活動,動員同姓宗親力量、凝聚同姓宗族意識,逐漸淡化以往原鄉的地域觀念,促成混合血緣與地緣的新鄉在地認同。

鷄籠中元祭從農曆7月1日的子時(23時至凌晨1時)舉行開燈儀式,照引陰間鬼魂返回人間享受供奉;並於下午,於老大公廟,由輪值主普代表持鑰匙打開龕門,象徵開鬼門,使好兄弟到陽間接受普渡。

農曆7月11日豎燈篙,豎立向陽全竹,邀請好兄弟來接受普渡。燈篙上懸掛旗幟和燈盞,據說燈篙愈高,招來鬼魂愈多,所準備的祭品必須愈豐富。

農曆7月12日,經法師淨壇後,由輪值主任委員、爐主等人開燈,使主普壇在夜色中大放光明。鷄籠中元祭的主普壇在日治時期,設置成固定建築式的主普壇,後遷建於中正公園,主普壇1樓為中元祭祀文物館。主普壇一向是姓氏呈現財力、物力的表徵,輪值主普莫不竭盡所能將主普壇裝點得亮麗耀眼。

迎斗燈繞境是在農曆7月13日,平時多安奉在各姓會館中的斗燈,會在遊街後安奉至慶安宮內。斗燈通常是筒狀容器內,點著1盞燭火,筒內放置一些象徵物,一般來說斗燈代表個人的元辰,姓氏斗燈則代表著該姓氏全體。在推動鷄籠中元祭的主力上,各字姓團體既基於血緣關係,形成命運共同體,因此在歷史傳統上,就凝結為一些具有象徵性的事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斗燈。由於鷄籠中元祭歷史悠久,斗燈製作也較講究,為宗親團體的精神象徵。

農曆7月14日早上,在道士團誦經中開壇,為各姓祈安求福。也設置紙糊的翰林院、同歸所等物,作為普渡時招引而來水陸孤幽的棲止之所。

農曆7月14日晚間的放水燈遊行是中元祭典中,各宗姓拚陣的最高表現,燈車、花車和陣頭等民俗活動熱鬧登場、精彩絕倫,更象徵了各姓的團結力量。

到了農曆7月15日的子時,施放水燈來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陸地共享,使水陸兩界孤魂靖安。人們相信水燈頭漂得越遠,該姓的運道就越旺。農曆7月15日的上午,張貼紅榜和黃榜,紅榜昭告中元地官大帝及天神地祉,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黃榜用以告示本境孤魂前來聽經受度,免受苦海沉淪。

晚上便是中元普渡,佛教所行的普施是以誦經、放焰口為主。祭品內容豐盛繁多,還有用麵粉和牲醴雕製成的各種魚蝦鳥獸造型、吉祥圖案和民間故事等等,一般普渡供桌分葷、素、西洋三連桌。到了晚間11時,也就是7月16日的子時,進行跳鍾馗。普渡完畢,為恐好兄弟流連不返,以鍾馗來驅離。

鷄籠中元祭關龕門的時間是農曆8月1日,因為民間一般認為開龕門不可晚,關龕門不可早,讓四方好兄弟能及時返回陰界。整個中元祭活動圓滿結束後,由輪值主普的宗親代表與次年輪值宗親交接手爐,象徵文化責任的傳承。
農曆7月14日晚間的放水燈遊行是中元祭典中,各宗姓拚陣的最高表現,燈車、花車和陣頭等民俗活動熱鬧登場。
農曆7月14日晚間的放水燈遊行是中元祭典中,各宗姓拚陣的最高表現,燈車、花車和陣頭等民俗活動熱鬧登場。
祭品內容豐盛繁多,還有用麵粉和牲醴雕製成的各種魚蝦鳥獸造型、吉祥圖案和民間故事等等,一般普渡供桌分葷、素、西洋3連桌。
祭品內容豐盛繁多,還有用麵粉和牲醴雕製成的各種魚蝦鳥獸造型、吉祥圖案和民間故事等等,一般普渡供桌分葷、素、西洋3連桌。
農曆7月11日豎燈篙,燈篙上懸掛旗幟和燈盞,邀請好兄弟來接受普渡。據說燈篙愈高,會招來愈多鬼魂,所準備的祭品必須更加豐富。
農曆7月11日豎燈篙,燈篙上懸掛旗幟和燈盞,邀請好兄弟來接受普渡。據說燈篙愈高,會招來愈多鬼魂,所準備的祭品必須更加豐富。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不著年代)。中元祭祀文物館。
  •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鷄籠中元祭〉。
  • 3.王秋桂(1995)。《中國節日叢書-中元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4.李豐楙等(1991)。《鷄籠中元祭祭典儀式專輯》。基隆:基隆市政府。 
  • 5.吳蕙芳(2013)。《基隆中元祭:史實、記憶與傳說》。臺北:臺灣學生。 
  • 6.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89)。《鷄籠中元祭》。基隆:基隆市政府民政局。 
  • 7.陳緯華(1997)。記乙亥年「雞籠中元祭」。臺灣文獻,48(1):155-177。 
  • 8.謝宗榮(2006)。《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臺北:博揚文化。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