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
教堂平面座東朝西,採用紅磚與唭哩岸石混合構造,風格上接近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鄉村紅磚小教堂。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所在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3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98年05月04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5年(公元1916年)
攝影者: 藍星球資訊
經 緯 度: 121.51941,25.04348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民三字第8702427101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明治29年(公元1896年)5月,日本基督教會傳道局派河合龜輔(1867-1933)牧師來臺,從事對日本人傳道的工作,初期借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的艋舺教會禮拜堂聚會做禮拜。因河合牧師僅能借用場地,故經常需要變更聚會地,因此有了獨立建立教會的想法。同年9月,在大稻埕地區知名茶商李春生(1838-1924) 及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漢名又稱偕叡理, 1844-1901)的協助下,日本人教會在新起街(即現在的西門町漢中街)得到1間房屋,至此在臺北地區的日本基督教徒開始有自己固定的聚會場所。

明治29年(公元1896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臺北日本基督教會」簡稱「臺北教會」,並推舉出管理會務的長老4人。

由於信徒日多,空間不敷使用,明治40年(公元1907年)2月24日召開信徒大會決議賣掉新起街教堂、再募款建造新教堂,並請會眾成員中時任總督府土木局長的長尾半平(1865-1936)長老擔任建堂委員長,進行籌募建堂基金。在眾多信徒合作出錢出力,甚至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協助下,聘請臺灣總督府廳舍工程的工事主任井手薰(1879-1944)來設計新會堂。大正4年(公元1915年)2月28日動工,大正5年(公元1916年)6月28日竣工完成,是當時臺灣僅有、具邊塔的哥德式禮拜堂,樣式典雅氣派。當時教會有主日學、婦人會、青年會、若葉會、曉星會、老人會、聖書研究會及祈禱會等聚會,會友人數大增。

昭和12年(公元1937年)5月,臺北日本基督教會改名為「臺北幸町教會」。昭和19年(公元1944年)太平洋戰事如火如荼,日本政府要求在臺灣的基督教會歸入臺灣總督府成立的「日本基督教臺灣教團」管理統治。民國34年(公元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登記成立「濟南街教會」繼續於原址聚會。同年10月時教團解散,當時主持教會的上與二郎牧師要被遣返回國,將幸町教會所有會籍移交給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大會,產權卻是移轉給臺北市政府而非長老教會,導致日後教會產權諸多不明與爭議。

戰後隨國民政府由來臺的基督徒,來到臺北市內,因當時臺北市遭美軍轟炸過後,多所殘破,便有來到濟南街教會處借用聚會,設立「國語禮拜堂」。因此同一個會堂中,到週日分時段使用,同時有講閩南語的長老教會濟南街教會與講國語的國語禮拜堂聚會。民國64年(1975年)蔣中正總統過世後,4月26日召開的中華民國基督教追思故總統蔣公籌備會議通過了信義會靈光堂張力長老的主張,推動全國教會共同興建「聖介石堂」之提案。因濟南教會位處國家行政、立法機關附近,位置顯要而執行此提案,眾人欲於拆除濟南教堂,並於現址上興建「中正紀念禮拜堂暨經國活動中心」,並向國民黨中央黨部及社工會請求協調各主管機關撥地,欲取得地上權。直至民國78年(公元1989年),此案已募得5億元,最後因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先生(亦為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的會友)否決此提案,教堂才免於被拆除的命運。

民國87年(公元1998年),濟南教會教堂被指定為古蹟,複雜的產權爭議則於民國96年(公元2007年)解決。因國語禮拜堂不主張持有地上物產權,將古蹟建築委託給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管理,並於同年3月18日舉行感恩禮拜儀式。但至今,教堂仍由2個不同宗派的教會共同使用,展現普世合一的精神。

主要特色

在建築樣式上,濟南教會教堂為井手薰的早期設計作品。井手薰曾任森山松之助(1869-1949)的助手,參與設計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後來長期任職於總督府營繕課,又設計多所臺灣政府機關建築包括臺灣公會堂(今臺北市中山堂)、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今司法大廈)等。是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師。教堂平面座東朝西,採用紅磚與唭哩岸石混合構造,風格上接近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鄉村紅磚小教堂。西側立面尖拱窗鑲嵌有圖案的玻璃,內部使用鋼骨屋架,空間高敞而顯得莊嚴。外觀門窗多用哥德式尖拱,石雕精美,尤其是鐘樓的石雕百葉窗極具特色。外牆的磚砌扶壁也呈現哥德式教堂常見之趣味。

從面對教堂正面看,陡峭的2面坡頂具有拉高禮拜堂的效果,同時形成正面的巨大山牆,最高點以十字架收頭,充分傳達了宗教的神聖意涵。在正面入口上方,2根尖形的小尖塔直貫而上,強調了哥德式教堂向上拔起的效果,有指向天空的引導作用,和後方的尖頂、十字架相呼應。大門正立面為哥德式的大型尖拱窗,民國74年(公元1985 年)以前為彩色的玻璃,上有聖經故事,仿效歐式教堂的形式,使禮拜堂內有柔和的光線照來。之後改建為素色的玻璃,使室內明亮,又可緩和直射的強光,並增添教堂禮拜的氣氛。

入口中央教會名稱牌上方有由4片葉子拼組成的花紋,是哥德式建築中常見的四葉紋飾。主入口位在長軸的前側,與講臺遙遙相對,大門的拱圈門框以多層退凹邊框,層層退縮的方式,強化視覺的焦點,而達到大門深遠的印象,這種作法稱為「都德式拱圈」。

教堂採偏於南側的單塔樓形式,樓高聳直立60尺(約18公尺),是哥德式教堂醒目的標誌,內部有旋轉樓梯,頂層懸掛1口大鐘,原是召喚信徒聚會之用,或是配合讚美詩歌產生回應效果。鐘塔上有石材做成的羽板窗,可防太陽強光直射,同時具通風效果,以石造達成現代百葉窗的效果。形式在教堂的左向和右向立面的上下層又各有不同,下方為方形的開窗,上方為尖拱型的開窗。

窗的造型多為瘦高的尖拱式或圓拱式,當窗子較寬時,則用大拱内含小拱的高明作法來解決。在濟南教會可見到雙尖拱窗及三尖拱窗,由唭哩岸石打造、研磨,砌成菱形圖案、圓拱窗和尖拱窗,造型非常雅致細膩,大門的左邊為雙尖拱窗,右邊則為三尖拱窗,其設計以塊石崁拼拱相交錯,形成3個小尖拱,框出3扇尖拱玻璃窗,每扇玻璃再由上方切出2個尖拱,讓整扇窗巧妙地由數個尖拱依序組構,其幾何切線之設計俐落,形體線條典雅美觀。

屋上魚鱗瓦為當時日本建築物常用的材料,現已無生產,濟南教會教堂為目前臺灣唯一使用魚鱗瓦的教堂。

屋架採鋼骨屋架,結構性強,最適合高敞的禮拜堂。屋架外露,以鏤空方式減少屋架的厚重感,除了是禮拜堂屋頂的結構之外,其連續的排列也有凝聚視覺焦點的作用,能製造教堂神聖宗教的氣氛。

內部建築形式大量運用尖拱結構,將支撐的重點放在外側的扶壁上,使門窗的開口得以加大,殿堂內高聳寬敞,由外射進來的光線,令信徒更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整體給人與上帝連通、向上延伸的感覺。 內裝方面主要以淺紫色和白色造成顏色的協調,而窗面開口以木材拼組而成,臺基的部分以木材的咖啡色和洗石子的灰色和牆面的白色造成這3種色澤的協調。

講臺設立於東側,保持了基督宗教傳統,以日出的東方象徵復活基督,信徒從西側進入面向東,象徵朝向信仰更新後的新生命之意。講臺以3個連續光拱,形成視點集中效果,中央懸掛十字架無耶穌像,因基督教認為耶穌已升天,避免設立人形偶像,僅以十字架象徵救贖。不同於歐洲的哥德式天主教堂有許多採光玻璃及雕像裝飾,講臺上擺設簡樸只有講桌、座椅。

除教堂外,後方的主日學教室也同屬磚造歐風平房,亦是目前臺北市尚存的早期紅磚建築。
除教堂外,後方的主日學教室也同屬磚造歐風平房,亦是目前臺北市尚存的早期紅磚建築。
除教堂外,後方的主日學教室也同屬磚造歐風平房,亦是目前臺北市尚存的早期紅磚建築。
內部建築形式大量運用尖拱結構,殿堂內高聳寬敞,由外射進來的光線,令信徒更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內部建築形式大量運用尖拱結構,殿堂內高聳寬敞,由外射進來的光線,令信徒更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教會名稱牌上方有4片葉子拼組成的花紋,是哥德式建築常見的四葉紋飾。拱圈門框以多層退凹造成視覺深遠的印象,這種作法稱為「都德式拱圈」。
教會名稱牌上方有4片葉子拼組成的花紋,是哥德式建築常見的四葉紋飾。拱圈門框以多層退凹造成視覺深遠的印象,這種作法稱為「都德式拱圈」。

文獻資料

  • 1.蘇南洲(1990)。〈教堂空間之社會分析--以臺灣長老會濟南教堂為例〉。臺灣大學土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2.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
  • 3.林晚生譯,鄭仰恩校注,馬偕原著(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
  • 4.李俊修(2007)。〈臺灣基督教教堂空間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 5.邱國榮(2007)。〈濟南教會產權糾紛一甲子今獲歸還〉,收錄於《臺灣教會公報》2873期,2007年3月19-25日。
  • 6.吳學明(2006)。《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北:宇宙光
  • 7.濟南教會(1997)。《濟南教會一百週年紀念冊》。臺北:濟南教會
  • 8.曾慶豹 <約瑟和他的弟兄們-8牧師的政治與政治牧師──北部教會的「七星中將」>《臺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 9.濟南教會網站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