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教堂有左右兩出入口,是為了配合清朝時代依循漢人男女7歲之後不同席的古禮法,此為大稻埕教會建築源流古早的特徵之一。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所在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2年05月28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4年(公元1915年)
攝影者: 趙守彥、藍星球資訊
經 緯 度: 121.51272,25.05964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化字第09105461301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1.本教堂由臺灣近代史重要人物李春生捐地獻建,李氏係清末知名茶商,在劉銘傳時期推動大稻埕地區商務,特別是對於臺灣茶葉外銷之推展,具有很大貢獻,李春生亦為當時一代哲人,能著書,在清末臺灣士紳社會所罕見,其論述一方面結合基督教思想,又內含傳統儒家思想,在其年代,以一個商賈及熱心教會之人,能夠宣揚崇高思想,實屬不易,頗具紀念價值。
  
2.教堂坐落於大稻埕老市區,西方傳教士所建之教堂,以玆宏揚教義,氣質典雅。以加強磚造為主結構,採質地優良的大正初年清水紅磚砌成,施工品質優良,立面佐以中西特色之藝術裝飾。蓋當時民風保守,禮拜堂男女分坐,並各由左、右入口進出,種種特徵事蹟,見證了十九世紀末迄廿世紀初年,臺北地區基督教發展過程。古蹟建築樣式雖模仿西方教堂圖樣建造,但立面洗石子裝飾,仍然呈現出臺灣傳統圖案,融會中西風格,建築尺度莊重可親,有其自創特色,在臺灣近代建築中,誠屬罕見。

發展源流

今日所見的大稻埕教會教堂,已是該教會歷史上所建的第3間教堂。最初,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另一漢名為偕叡理,1844-1901)來到臺灣北部傳教時設立,因馬偕的二女婿柯維思(1869-1945)為大龍峒米粉寮人的緣故,故在大龍峒街柯家本宅鄰近覓地,並由當地信徒陳願先生發起獻地建堂。當時名為「大龍峒教會」的禮拜堂,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8月15日舉行落成獻堂典禮,成為今日臺北市最早創立的禮拜堂。

原初的教堂是馬偕親自設計,在清法戰爭(公元1884年),民間白蓮教徒乘社會人心動盪之際,散播假消息謂基督徒與法國人通敵,地方民眾受煽動致使教堂全遭拆毀。在清法議和之後,馬偕向清廷欽差劉銘傳正式抗議,獲得墨西哥銀1萬元賠償,以此賠償款於牛磨車街(後改枋隙街,今臺北市迪化街3段)重建,光緒12年(公元1886年)10月完工,改名「枋隙禮拜堂」。

大正2年(公元1913年),會中長老大稻埕知名茶商李春生(1838-1924)見教會人數日多,提案獨資遷建禮拜堂,並親自規劃設計與監造。隔年8月,於臺北市日新町三丁目,即今臺北市甘州街40號現址建獻禮拜堂,並改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此即為今日所見的大稻埕教會。昭和11年(公元1936年)4月中,敦請當時最富盛名的奮興傳道家宋尚節(1901-1944)來舉辦為期1週佈道會,吸引了全臺各地的人,盛況空前。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在日本總督府厲行皇民化政策下,獨尊國教神道教,壓制各宗教,大稻埕教會一度除了週日禮拜以外,周間的聚會、查經班都被迫停止,也時有日警來探查。這段期間大稻埕教會陸續聘任張金波(1884-1939)、張崑遠(1905-1997)、張惟道父子孫3代為傳道者。

由於在迪化街的原教堂枋隙禮拜堂並未於大稻埕教會建堂而拆除,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因建物與土地持有者分離而產生產權爭議,一度不再做為教堂使用。後來枋隙禮拜堂建築物老舊改建,但長年產權爭議未決,因此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設立百年慶時,大稻埕教會決定「奉獻」該地權利,由設址於枋隙禮拜堂的大橋教會承接受讓,獨立而成另一個不同的教會。

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初,有感於大稻程教會禮拜堂屋齡已超過半世紀,屋頂及橫樑多有破損,故青年團契自發以「獻磚建堂」、1人1日1磚的奉獻,獲得信徒們熱烈響應,到民國58年(公元1969年)5月,募得新臺幣20萬元款項,除遭遇門窗腐蝕須更換、決定增蓋牧師館、預算追加之外,又經歷2次颱風,終於同年12月舉行聖堂竣修感恩禮拜。

後因大稻埕教會建築物為磚造建築,雖歷經多次整修,但仍因屋頂塌陷以致外牆傾斜,成為危險建物安全堪慮,故在民國86年(公元1997年)決議通過改建聖殿,即今後方之新式大樓,於民國96年(公元2007年)興建開工,民國98年(公元2009年)完工。並於民國99年(公元2010年)8月15日設立紀念日時候一併舉辦獻堂儀式。

大稻埕教會長期以來為大稻埕地區教友們重要之集會場所,是臺北市第1個成立的教會組織。其建築物受指定時,恰為臺北市第100處古蹟,而該教會教堂的遷徙與重建歷史,亦直接與臺灣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相關連,深具歷史意義。

主要特色

教堂座落於大稻埕老街區,主體建築樣式據悉為李春生參考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之教堂圖樣建造而成,氣質典雅。李春生不僅是1名熱心的信徒,同時也是將臺灣茶葉推廣至世界舞臺的知名商人,不僅熟稔商賈之道,還著書論述,週日並且登臺講道,其影響力遍及整個大稻埕地區,甚至協助其他長老教會在臺北的發展。而大稻程教會禮拜堂由他一手捐地、設計、出資建造,便是他這位歸信基督的商人、哲人的最具體的展現。

目前禮拜堂建築體是大正3年(公元1914年)所建造完成的,以磚造為主結構,建築樣式模仿西方教堂圖樣,採質地優良的大正初年清水紅磚砌成,牆壁以尺6吋厚磚疊造,氣派莊嚴,施工品質以當時來說可謂一流。建築立面的洗石子裝飾則呈現臺灣傳統圖案,融合東西風格,且建築尺度莊重可親,有其自創特色,在臺灣近代建築中誠屬罕見。周圍林木扶疏,蔚稱為全臺教會中最美麗豪華的殿堂。

無論中外,大多數教堂的主要禮拜空間設計為長方形,大稻埕教會頗為特出的是以正方形設計,因設計之初為了增加禮拜堂面積,並留設前院,故將禮拜堂比例改變。由於跨距較寬,所以禮拜堂空間中可見有2根柱子支撐並有夾層。紅磚牆配洗石子柱,反映建造時期所流行的材料。正面門面的設計上為雙斜屋頂,以山形牆為正面。後方有主日學教室及加蓋的廚房。因曾開辦幼稚園,故目前教堂後方空地為兒童遊樂場。

教堂設有左右兩出入口,為大稻埕教會建築源流古早的一項特徵,不同於後來臺灣各教堂單一主出入口的設計。設有左右兩入口是因為追溯到清代,漢人男女7歲之後不同席的古禮,故每次主日禮拜時,禮拜堂內部會用屏風隔開,男左女右分席而坐,因此設立有2個入口,供男女教徒分別出入。禮拜堂中間同時懸掛有1幅紅絨布遮圍,男女信徒雖同在1堂會中、同聲唱詩、同時聽講,但卻不能看到彼此。一直到日本政府領臺之後數年才將此屏風拆除。但這兩個獨立的出入口,見證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年,臺北地區基督教發展過程。
大稻埕教會建築物後來因屋頂塌陷而成危險建物,故在民國86年(公元1997年)決議通過改建聖殿,即今後方之新式大樓。
大稻埕教會建築物後來因屋頂塌陷而成危險建物,故在民國86年(公元1997年)決議通過改建聖殿,即今後方之新式大樓。
無論中外,大多數教堂的主要禮拜空間設計為長方形, 在設計之初為了增加禮拜堂面積並留設前院,故將禮拜堂比例改變,罕見的呈正方形。
無論中外,大多數教堂的主要禮拜空間設計為長方形, 在設計之初為了增加禮拜堂面積並留設前院,故將禮拜堂比例改變,罕見的呈正方形。
建築立面的洗石子裝飾則呈現臺灣傳統圖案,融合東西風格,且建築尺度莊重可親,有其自創特色。
建築立面的洗石子裝飾則呈現臺灣傳統圖案,融合東西風格,且建築尺度莊重可親,有其自創特色。

文獻資料

  • 1.大稻埕教會編(197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百年史冊》。臺北:大稻埕長老教會
  • 2.李俊彥(1986)。 <臺灣基督教長老會北部教堂建築形式轉化之研究--以馬偕博士沿淡水河岸設立之教會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3.臺北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1997)。《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大稻埕長老教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