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宜灣天主堂(和平之后堂)

宜灣天主堂(和平之后堂)
*
宜灣天主堂以鋼筋混凝土為構材,以圓弧形柱狀體為基本型狀作變化,過去外牆刷上白色漆,造型類似王冠,相當莊嚴,現在則以碎石裝飾外牆,僅在窗戶裝飾留白漆。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教堂
所在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宜灣路10鄰108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3年12月31日
創建/起源年代: 民國46年(公元1957年)
攝影者: 蔡念儒
經 緯 度: 121.40054,23.21038
指定/登錄機關: 臺東縣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23028169號
資產保存者: 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東部海岸聚落特殊造型之教堂及重要之傳教中心。

發展源流

宜灣天主堂位於臺東成功鎮最北方端的宜灣部落。其源起始於荷蘭籍白冷會神父姚秉彝(音同意)(Rev. Jorrit de Boer,1911-2002)於民國42年(公元1953年)11月奉派至臺東東海岸傳教時,住在宜灣部落阿美族傳道劉木生的家中,並以此作為傳道所開始傳教。民國46年(公元1957年)夏季,宜灣正式成為堂區。宜灣堂區為管轄成功鎮北部的教區,宜灣和平之后堂為其座堂。當地教友集資買了村內的1塊地,興建宜灣的第1座茅草屋頂教堂。後來教友漸多,再度買地,建造現代化教堂建築,即為本堂。本堂於民國49年(公元1960)年10月21日落成,定名為「和平之后堂」。一般而言,天主堂通常會以教會聖人或教會先賢命名,以其精神作為聖堂的楷模。宜灣天主堂以和平之后堂為名,其名來自於天主教會冊封聖母瑪利亞(St. Maria)的第2個封號,最早是由教宗本篤十五世於公元1917年公開使用,以呼籲人們注意當年度發生的法蒂瑪聖母顯聖異象(法蒂瑪聖母是天主教徒給1917年在葡萄牙法蒂瑪連續6個月於當月的13日顯現給3個牧童而後被天主教會所認為是「聖母瑪利亞」者的稱號),祈求世界大戰早日結束,恢復和平。

公元1859年,道明會西班牙籍郭德剛神父(Rev. Fernando Sainz,1832-1895)赴打狗(今高雄)傳教,天主教信仰始於臺灣傳播,且由道明會主持將近百年。日治皇民化時期,日本政府指定由日籍神職人員執行傳教工作。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同時帶來大量中國大陸教會人員,增進臺灣天主教會組織擴展。民國41年(公元1952年)羅馬教廷在臺灣施行聖統制,即為天主教會的地方行政體制,並在臺灣重建「中國主教團」,設置地方教區,其中花蓮、臺東兩縣被劃為花蓮教區,初期分別由巴黎外方傳教會與白冷會扛起主要傳教工作。

白冷會全名為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SMB),原為瑞士1間以培養艱困地區傳教人員為宗旨的修道院中學。公元1921年改組後成立白冷會,派遣傳教士向「貧窮、受剝削的、受輕視的及失去人權的」人群傳教,目標將此教會建立為「一個自養且成長的本地教會」。

姚秉彝神父來臺前曾在黑龍江省傳教,熟稔日語與中文。但在二戰期間先遭日軍監禁,戰後旋及中共解放軍逮捕,嚴刑拷打,留下許多肢體關節的後遺症,行動不便。即使如此,他在公元1953年來臺後以宜灣為起點,在成功、東河各聚落傳教,建立臺東東海岸一帶的天主教信仰基礎。

主要特色

宜灣天主堂以鋼筋混凝土為構材,以圓弧形柱狀體為基本型狀作變化,過去外牆刷上白色漆,造型類似王冠,相當莊嚴,現在則以碎石裝飾外牆,僅在窗戶裝飾留白漆。教堂右後方有史泰南神父(Rev. Dominik Steiner,1916-2002)紀念墓園、姚秉彞神父紀念碑等。

天主教主張信徒須在神職人員的引導下,接觸基督真言(見於聖經)與教會聖傳,才能準確地了解信仰的內涵,因此在教堂作為舉行聖事與講道的場所,著重在營造神聖空間上。天主堂平面一般為長條狀或拉丁十字狀,採座東朝西的方位。其入口處設有前廊,將出入人群與聖堂隔開。至於聖堂內部大致上可分為信徒座區、翼廊與祭儀的空間,其中祭儀空間前設有臺階,使其高於翼廊和座區,前方會有祭壇,作為聖事的進行之處。為了強調營造出神聖性,祭壇通常設於聖堂東側,日照最充足處,聖堂各窗口也將光源匯集於此,使其成為聖堂內最光亮處,讓信徒充分體驗到上主的恩惠(日光為天主的象徵)。宜灣天主堂座落在海岸山脈的山坡上,其內部平面維持長條狀設計,但採用座西朝東的設置,將聖壇置於西側,並在圓弧型的內牆四周設置環狀的窗戶,避免日照度不夠的問題。 天主堂的祭祀空間會擺設十字架與各種神像,使信徒感受到莊嚴感,並有助於神職人員講道時講述教會聖傳。宜灣天主堂在聖壇設有大型的耶穌受難十字像,並在祭壇旁邊設置聖母像。聖壇兩側則佈置各種阿美族紋飾。教堂外的花園步道則設有金屬製的基督受難與復活圖(一般稱為苦路)。

宜灣值得一提的是史泰南神父,當民國53年(公元1964年)姚神父調往馬蘭天主堂後,由史神父繼任。史神父在宜灣堂區的時間相當長,他是1位默默耕耘的標準農夫,平日自己墾地、種菜、養雞、種花蒔草,完全自食其力。堂區的一切雜役,從不假手他人,頗受教友的推崇。此外,史神父積極推動宜灣阿美傳統文化復振,平日身著阿美服飾,以阿美語講道,並培養部落教友黃貴潮先生鑽研文化人類學,為宜灣留下大量阿美歌謠、祭儀與神話等文化資料,使得宜灣成為東海岸阿美文化的重鎮,保留完整的祭儀。

民國80年(公元1991年),史神父年邁退休,由白冷會瑞士籍葛德(Rev. Ernst Gassner,1936-)神父繼任,但史神父仍然在教堂幫忙,從無停頓。民國87年(公元1998年)葛神父調往東河,宜灣堂區暫由阮文通神父代管,史神父更是成了回任的神父,為堂區工作。直至民國90年(公元2001年),主教另委派阿美族李昇財(稱劉木生為舅舅)神父擔任本堂神父,史神父仍然繼續在堂區奉獻他的心力。民國91年(公元2002年)3月,史神父因病去逝,天主堂將其農園改為紀念墓園。這個農園原來是座小山,史神父花了20年的時間,以雙手整理成的。長眠於此,面對聖堂,百分之百地融入他所熱愛的宜灣。
宜灣天主堂座落在海岸山脈的山坡上,沿入口斜坡上行即見教堂建築。
宜灣天主堂座落在海岸山脈的山坡上,沿入口斜坡上行即見教堂建築。
教堂圓弧型的內牆四周設置環狀的窗戶,避免日照度不夠的問題。建築外花園步道則設有金屬製的基督受難與復活圖。
教堂圓弧型的內牆四周設置環狀的窗戶,避免日照度不夠的問題。建築外花園步道則設有金屬製的基督受難與復活圖。
窮人聖母是聖母瑪利亞名號之一,源自傳說公元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聖母於比利時小鎮顯現聖跡,表示欲來幫助世上窮人。
窮人聖母是聖母瑪利亞名號之一,源自傳說公元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聖母於比利時小鎮顯現聖跡,表示欲來幫助世上窮人。

文獻資料

  • 1.臺東天主教教義中心編印(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臺東:臺東天主教教義中心。 
  • 2.古偉瀛(2009)。《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東亞文明叢書7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3.趙川明、林韻梅主編(2009)。《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臺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 4.趙川明與姜國彰(2013)。《後山傳愛:白冷會臺東60年的影像故事》。臺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 5.Ward-Perkins, J. B. (1994) Studies in Roman and Early Christian Architecture. London: The Pindar Press.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