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外觀造型之特殊,具建築意義。而其更為白冷會於臺東傳教士之墓園。
小馬天主堂是白冷會建築的代表作品,該教堂最早可溯及白冷會荷蘭籍姚秉彝神父(Rev. Jorrit de Boer,1911-2002)在當地開始的傳教事業。民國43年(公元1954年)姚神父在小馬部落傳道翻譯員張明祥(Loma’ni Takofan)家設置傳道所,不久鄰近陳家因頻出事故,便請姚神父將傳道所移至其家中。民國45年(公元1956年)曹經五神父接替姚神父工作時,因信徒日漸增加,再度搬遷,並在信徒協力下,以稻草和木材建造當地第1座臨時性的天主堂。
民國50年(公元1961年)瑞士籍白冷會神父池作基(Rev. Meinard Tschirky,1930-1992)來東河堂區(以東河鄉東河村行政區為主要範圍的堂區,座堂為東河聖嘉俾額爾堂,過去曾管轄同屬東河村的小馬部落),負責當地宣教工作。公元1967年時,小馬部落教友日增,池神父先向縣政府買公有地,隔年開始籌建教堂。於是由傳義(Rev. Julius Felder,1933-)修士設計,營建經費由池神父向國外募款,部份由當地教友變賣稻穀合力興建,民國57年(公元1968年)8月20日教堂落成,祝聖啟用,由花蓮教區的首任主教費聲遠神父(André-Jean Vérineux,1897-1983)祝聖,稱天主教小馬聖尼各老堂(Hsiaoma, St. Nicolaus)。
公元1859年道明會西班牙籍郭德剛(Rev. Fernando Sainz,1832-1895)神父赴打狗(今高雄)傳教,一般視為臺灣天主教信仰開端。此後道明會主持傳教工作將近百年,直到日治皇民化時期,日本政府以日籍神職人員才取而代之。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中國大陸的教會人員大量湧入、加速臺灣天主教會組織擴展。民國41年(公元1952年)羅馬教廷在臺灣施行聖統制(天主教會的地方行政體制),在臺灣重建「中國主教團」,其中花蓮、臺東兩縣被劃為花蓮教區,初期分別由巴黎外方傳教會與白冷會扛起主要傳教工作。
白冷會全名為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SMB),原為瑞士1間修道院中學,培養艱困地區傳教人員。公元1921年改組後成立白冷會,派遣傳教士到「貧窮、受剝削的、受輕視的及失去人權的」人群傳教,目標是「建立一個自養且成長的本地教會」,並以教會本身為傳教成果的見證。
白冷會在臺東建立50多座教堂,為臺東、知本、東河、關山、海端、金鋒、達仁與蘭嶼等各地的教會信仰打下基礎,更融入各族原住民族文化,創造出具有白冷會特色的教堂。其中,小馬尼各老堂為白冷會建築師傅義修士成熟期的作品,教堂擺設成功融入當地阿美族風格木雕。加上其環境背山靠海,寧靜安祥,白冷會也在此設立墓園,將多數在臺會士葬於此地,可說是相當白冷會在臺東地區的代表作品。
小馬天主堂是瑞士籍白冷會修士傅義(Rev. Julius Felder)來臺後的第3個作品。他在臺東設計建造40多座教堂建築,擅長以幾何形狀屋頂搭配多邊形狀的素面立面牆,創造出簡潔有力的建築外型,以及藉由精心設計的窗口安排,讓教堂祭壇在狹小的室內空間仍有充足的光線照射,營造出祭壇的寬敞與神聖感。其代表作品有白冷會臺灣分會會館(已列歷史建築)、小馬天主堂(已列歷史建築)、臺東新港長老教會聖堂(已列歷史建築)、寶桑天主堂、都蘭天主堂、臺東基督長老教會等。
小馬天主堂乃是傅義建築的代表作。其錐形屋頂(傅修士稱斗笠屋頂)與牆面之間留下許多窗孔的位置,得以讓大量的自然光源照射在祭壇四周,營造出神聖而莊嚴的氣氛。祭壇兩側使用彩色玻璃,由傳義修士設計,再請新營的德國修士來施工完成,這在沒有彩色玻璃工藝傳統的臺灣相當少見。外觀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buttress,在承受屋頂重力的主牆外設置的臂狀結構,以分散屋頂的壓力。此設計常見於歐洲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外牆使用自然石板,不規則的線條宛如真石砌成,祭壇後方使用東部盛產的大理石做壁畫裝飾,充分反應傳義修士就地取材的嘗試。
天主教主張信徒須在神職人員的引導下,接觸基督真言(見於聖經)與教會聖傳,才能準確地了解信仰的內涵,因此在教堂作為舉行聖事與講道的場所,著重在營造神聖空間上。天主堂平面一般為長條狀或拉丁十字狀,採座東朝西的方位。其入口處設有前廊,將出入人群與聖堂隔開。至於聖堂內部大致上可分為信徒座區、翼廊與祭儀的空間,其中祭儀空間前設有臺階,使其高於翼廊和座區,前方會有祭壇,作為聖事的進行之處。為了強調營造出神聖性,祭壇通常設於聖堂東側,日照最充足處,聖堂各窗口也將光源匯集於此,使其成為聖堂內最光亮處,讓信徒充分體驗到上主的恩惠(日光為天主的象徵)。在小馬天主堂,其內部平面維持長條狀的安排,並將聖壇設置在最東側,且為日照最充足處,突顯出聖壇的角色。
天主堂的祭祀空間會擺設十字架與各種神像,使信徒感受到莊嚴感,並有助於神職人員講道時講述教會聖傳。另外在歐洲,窗戶也會以彩繪玻璃裝飾聖經故事,幫助信徒理解聖經的寓義。小馬天主堂除設有耶穌受難十字架外,並在祭壇旁邊設置聖母與聖尼各老聖像。此外,教堂四周牆壁則掛有原住民風格的木雕圖,說明耶穌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各地天主堂通常會以教會聖人或教會先賢命名,以其精神作為聖堂的楷模。小馬天主堂以聖尼各老堂為名,其名來自於3世紀至4世紀住在小亞細亞的聖人,米拉的尼各老(Nicolaus Myrensis)。這位米拉的主教以信仰虔誠和救濟弱勢者聞名,曾自掏腰包救濟飢荒的人們、貧困沒嫁妝而被逼為娼的婦女與被綁架的孩童等,因此他成為東歐最後歡迎的聖人之一,也成為後世聖誕老人的雛形。此外,他也是水手、漁夫、孩童以及俄羅斯的主保聖人,其不畏環境艱難,樂於救濟弱者的形象非常符合白冷會在臺東的傳教宗旨。
小馬天主堂除了是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該堂區神職人員與信徒的墓地。民國74年(公元1985年)於天主堂左後方設置墓園,多數來臺白冷會傳教士皆安葬於此,目前有池作基、紀守常(Rev. Alfred Giger,1919-1970)、周維道(Rev. Viktor Notter,1906-1992)、郝道永(Rev. Friedrich Hort,1908-1985)、滿海德(Rev. Ernst Manhart,1905-1991)等諸位神父在此安息。
此外,位於小馬天主堂附近有1處靈修場所。民國69年(公元1980年)東河堂區主任司鐸(教堂主持聖禮的祭司,通常是該教堂的負責神父)池作基神父募款,命名為小馬和平山,並於民國73年(公元1984年)由單國璽(1923-2012)主教祝聖為朝聖地,從此成為東部地區著名的靈修地,供信徒與靈修團體祈禱、拜苦路(Via Crucis,模仿耶穌受難過程的修行方式)、辦活動與避靜。
小馬天主堂除了是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該堂區神職人員與信徒的墓地。民國74年(公元1985年)於天主堂左後方設置墓園,多數來臺白冷會傳教士皆安葬於此。
教堂四周牆壁則掛有原住民風格的木雕圖,說明耶穌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祭壇兩側使用彩色玻璃,由傳義修士設計,這在沒有彩色玻璃工藝傳統的臺灣相當少見。外觀上最特殊的是使用扶壁,而祭壇後方使用東部盛產的大理石做壁畫裝飾,充分反應傳義修士就地取材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