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新莊慈祐宮

新莊慈祐宮
*
慈佑宮是1座面寬三開間的四進兩廊式廟宇,建築座北朝南,前殿屋頂採用燕尾翹脊的硬山及歇山重檐形式。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18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8年04月18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
攝影者: 陳曉偉
經 緯 度: 121.45295,25.03441
指定/登錄機關: 新北市政府
公告文號: 北府文資字第0970001123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新莊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城鎮,慈祐宮是代表性古蹟。新莊市目前都市化嚴重,有必要為慈祐宮擴大保存空間以維護古蹟風貌。

2.對完整的古蹟涵蓋範圍而言,具較佳的完整保存風貌管制的效果。

發展源流

慈祐宮,或稱新莊媽祖宮,是新莊現存最早的媽祖廟,見證新莊地區的開墾史。

關於慈祐宮的創建年代,至今有許多說法。最早為連橫(1878-1936)《臺灣通史》,稱其建於康熙25年(公元1686年),然對照該書的考據度和新莊地區的發展史,此說可信度不高。其次是余文儀(?-1782)的《續修臺灣府志》稱其於雍正7年(公元1729年)建造,雍正9年(公元1731年)建成,而《淡水廳志》的說法,則為乾隆18年(公元1753年)。依據廟內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所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明確記載「慈祐宮者當雍正七年闢是地即建是宇」。而乾隆44年(公元1779年)所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則說「新庄置宮顏曰慈祐始于乾隆十八年」。兼之以廣福宮廟內乾隆15年(公元1750年)設立的《奉兩憲示禁碑》提到「乘十三年火災新直街(新莊街)」推斷,慈祐宮最晚至雍正7年(公元1729年)已經修建,但於乾隆13年(公元1748年)因新莊街發生火災而被焚燬,故於乾隆18年(公元1753年)時重建,同時改天后宮為「慈祐宮」。

慈祐宮與新莊的早期開發史息息相關。慈祐宮為新莊沿河3廟(慈祐宮、廣福宮、武聖廟)中最早建立者,亦為新莊最古老的廟宇,根據目前遺留的文物判斷,可能為閩西或粵東的客家人所建造。新莊市街因作為淡水河航運點和臺北盆地的中心,約在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至1796年)逐漸發展,至嘉慶年間達到鼎盛(公元1796至1820年),與艋舺(今萬華)同為臺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市街。慈祐宮也因此成為香火鼎盛,資產豐富的廟宇,卻苦於無人主持廟務,於是乾隆25年(公元1710年)延聘福建漳州臨濟宗38世「志修」懷公和尚來臺擔任住持,直至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去世為止,他同時也是新莊地藏庵的開山祖師。不同於其他早期廟宇,慈祐宮可能為客家人所建,開山祖師來自漳州,新莊地區後來則逐漸以泉州移民為主,因此信徒不受籍貫所限,香火持續發揚。

慈祐宮第1次修建於乾隆18年(公元1753年)進行。乾隆13年(公元1748年)新莊街發生大火,天后宮亦遭波及,因此當年所發起的重建,在今開山殿後方位置開闢池塘,以為鎮火救災之用,由於當時新莊街以北尚無建築物,池水倒映觀音山影,時人謂之「美人照鏡」、「倒照觀音」,為昔日新莊八景之一。

第2次重修於乾隆42年(公元1777年)進行。由於乾隆41年(公元1776年)新莊再次發生大火,延燒主要街道,當時新莊巡檢曾應蔚(生卒年不詳)向地方仕紳倡捐,至乾隆42年(公元1779年)竣工,這次慈祐宮擴建為三進式(三川殿、正殿和後殿)的大型廟宇,也首次留下當時修廟捐款人的帳目與匾額,見證昔時新莊商業繁榮的樣貌。

第3次修建於嘉慶18年(公元1813年)進行,當時淡水廳艋舺縣丞曹汝霖(1877-1966)見廟宇破舊,捐奉倡捐,募集7200銀元鉅資修建,將慈祐宮擴建為今日四進式(後殿再加上開山殿)的規模,並用修建所剩的餘款為原配祀於慈祐宮的文昌帝君獨立建祠,此為新莊文昌祠建立之始。此次也留下最多的匾額,其中包含嘉慶9年(公元1804年)海盜蔡牽攻打新莊遭官府擊退的謝恩匾。其後又分別於同治6年(公元1867年)、光緒13年(公元1887年)2次修建。光緒19年(公元1893年)慈祐宮董事王者恢原欲進行大修,惟因光緒21年(公元1895年)清廷割臺的政局變當作罷,改將籌款購買媽祖田。日治昭和2年(公元1927年)與昭和11年(公元1936年)皆有修建。民國54年(公元1965年)陸續進行修建, 部分毀損的木樑柱轉而以鋼筋混泥土取代,但仍盡量維持外型上的相似性。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列為3級古蹟後,民國78年(公元1989年)政府編款整修,形塑成今日所見的規模。

主要特色

慈佑宮是1座面寬三開間的四進兩廊式廟宇,建築座北朝南偏東22度,主要空間包括前埕、三川殿、內埕及牆廊、拜殿及正殿、中內埕及牆廊、後殿、後內埕及牆廊、開山殿、水池及新建文教館空間組成。

慈祐宮的信仰以媽祖為主神,並依照媽祖信仰的形式,供奉千里眼與順風耳。過去曾長年由禪師擔任住持,廟內亦供奉恩主公、觀世音、達摩祖師、韋陀護法與十八羅漢等佛教神祇,亦奉祀民間土地信仰的土地公和山神,顯示其廟宇媽祖、佛和地域神信仰交融的風格。

慈祐宮的建築構造是以木、磚、石交互運用。木材作為樑柱和裝飾,石材則為支撐大木結構的柱基、臺基、牆基和地坪,磚則堆砌後上石灰構成磚牆,或是堆砌作為內柱、檐柱使用。由於年久失修,加上建置木構造的費工費時,自民國54年(公元1965年)的重修起,部分毀損的木樑柱轉而以鋼筋混泥土取代。

早期慈佑宮前殿屋頂採用燕尾翹脊的硬山及歇山重檐形式,檐口彎曲,兩側次間升起明顯,正脊、垂脊、戧脊剪黏泥塑裝飾極為豐富,正殿的彩繪生動,但都因缺乏良好維護而斑剝破損。而正殿前的拜殿則採用三脊式硬山燕尾翹脊,後殿開山殿則採用簡單的硬山式屋頂。在構造系統部份,三川殿大木結構全用石柱撐起,前後檐柱共計九架,金柱間計用五架,前後挑檐各用三架。正殿及拜殿大木結構則屬於潮州風格,用搭牽樑連接的拜殿與正殿,結構上為一體,但屋頂構造卻明顯分立,以隨作為水平接繫材,挑尖樑頭用龍頭裝飾,斗口直承桁檁以及獅座的雕刻風格為主要特色。正殿縱深共十五架,點金柱共用七架大木結構,逐層縮短的柁樑與瓜柱或金柱交接處都有雀替,使潮州風格更加明顯。蟠龍柱則在三川殿、正殿與後殿各有1對,原為嘉慶年間作品,潮州風格相當明顯。但在日治時期進行維護工程,後殿龍柱重新打造,裝飾風格上加入大量閩南式風格,如強調蝦眼鹿角,以及大量祥獸和八仙泥塑等。

慈祐宮每年重要慶典可分為春秋2次祭典。春祭於媽祖聖誕農曆3月23日舉行;秋祭則在農曆9月9日媽祖羽化升天的日子舉行。在春秋2次大祭典中,會盛大舉行傳統的三獻禮儀式。
正殿及拜殿大木結構則屬於潮州風格,以隨作為水平接繫材,挑尖樑頭用龍頭裝飾。
正殿及拜殿大木結構則屬於潮州風格,以隨作為水平接繫材,挑尖樑頭用龍頭裝飾。
此古匾為嘉慶甲戌19年(西元1814)由淡水同知事薛志亮(?-1813)所獻。「霛」為「靈」的異體字,「舟弟」航即是「梯山航海」,比喻歷經長途跋涉的險阻,此匾有讚頌媽祖保佑先民渡海來臺的意涵。
此古匾為嘉慶甲戌19年(西元1814)由淡水同知事薛志亮(?-1813)所獻。「霛」為「靈」的異體字,「舟弟」航即是「梯山航海」,比喻歷經長途跋涉的險阻,此匾有讚頌媽祖保佑先民渡海來臺的意涵。
慈祐宮的信仰以媽祖為主神,並依照媽祖信仰的形式,供奉千里眼與順風耳。
慈祐宮的信仰以媽祖為主神,並依照媽祖信仰的形式,供奉千里眼與順風耳。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