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炮城原為臺灣傳統民俗活動,但曾中斷。後龍慈雲宮於民國73年(1984年)重現,其中器物製作與民俗工藝有其特殊性,搭配當地歲時節慶元宵節,是後龍生活圈內重要的活動。
「攻炮城」,又稱為「射炮城」。所謂「炮城」便是指高掛長竹竿上用布糊成或鐵皮製成如城堡似的城,裡面裝上易燃的火藥與爆竹。早期在大陸地區,攻城炮活動源於軍事活動,因為攻占城池必須先攻破軍事中心才能成功,而此種行為到了民間後轉化成為象徵性的娛樂活動,人們製作炮城來象徵1座城池,再將能引燃炮城的導火線設置在炮城中間,參與競賽的人們競相把手中的鞭炮扔向炮城,順利點燃炮城的人便象徵性的「攻破」了「城池」,自然能得到戰利品。之後「攻炮城」的習俗在民間延續,盛行於安溪、泉州、閩南一帶,逐漸成為春節結束前用以慶祝元宵節的1種娛樂活動。
依據泉州當地民眾相傳,攻炮城是從明代軍營理的軍事訓練活動演變而來的,據說當年鄭成功在閩南操練水師時,部將洪旭創作這個游戰方式,讓士兵在軍事訓練之餘,練習拋擲來鍛鍊瞄準技巧,同時提高作戰能力。而隨著鄭成功渡海來臺,這個游戰方式也隨之流傳到臺灣。因此在臺灣與閩南各地,皆有元宵習俗「攻炮城」的相關活動,內容也大同小異,較有名的有臺北「內湖上元節攻砲臺」、苗栗的「後龍攻(射)炮城」,以及屏東客家的「六堆攻炮城」。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活動,便是於每年元宵節在現今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前舉行。其由來主要有2種說法,其中較廣為人所知的傳說,是清朝苗栗重要通商口岸後龍港因往來貿易人士眾多,帶來病源。曾有1年瘟疫嚴重肆虐,地方人士向當地信仰中心的慈雲宮主神媽祖祈求平安,媽祖指示在廟前架設炮城,以投擲鞭炮來驅趕瘟神。因鞭炮硝火產生消毒作用,果真瘟疫停止、疫情不再蔓延,這項傳統也保留了下來。另外1種說法為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廷戰況不利,地方為了激發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操,有同仇敵愾的團結心,所以在元宵節時,安排1項別有用心的活動,便是於慈雲宮前舉辦射炮城,而後一直流傳至今,演變成為後龍地區每年元宵最盛大的民間娛樂。
後龍地區在日治時期仍有舉辦「攻炮城」,但後來中斷了數十年,直到民國73年(公元1984年)才恢復舉辦。以前的炮城較簡陋,由木材製作,以3根竹竿支撐,炮城懸掛在中間,獎品也只有毛巾、肥皂等日常用品,後來經不斷改良,設備更為堅固易操作,獎品也越來越豐富。民國96年(公元2007年)開始由苗栗縣政府招標傳播公司承製,首獎改為黃金,開始吸引大批參與者與觀光人潮,並於民國98年(公元2009年)受縣政府公告成為苗栗縣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在中國大陸,早期炮城的設置較為簡單,多半是取用手邊能得的材料,簡單製成,但在後龍地區,攻炮城活動在近年來已經越來越特殊化,規模盛大,且炮城的形制也日趨繁複。民國73年(公元1984年)恢復辦理時,活動進行的方式主要是在元宵節前3天,於慈雲宮廟埕地面、以鐵皮製作出城堡形狀的炮城,並在廟埕中央豎立1支竹竿(或鐵竿),竿頂上綁上1個滑輪,其上置繩子牽引比賽用的炮城。炮城中央開有1道小城門,城堡內有桶子裝火藥和連珠砲,比賽時將炮城先升到竹竿一半高度,參與民眾將小排砲瞄準後丟擲,如成功攻入城門引燃城堡內的火藥及鞭炮,代表攻下炮城,可獲獎賞。炮城的懸掛高度可由繩子升降調整,逐次升高,射中的炮城高度越高獎賞也越豐富。
後龍攻炮城的活動方式,從民國96年(公元2007年)開始有明顯轉變,原因是從該年開始,活動由苗栗縣政府招標傳播公司承製,有關炮城的形制也自此時開始改變。炮城分設內外2城,外城以木板拼築而成,高約2層樓,外部施以彩繪並設有城門裝飾,豎立於慈雲宮前廟埕街頭,華麗壯觀。外城內部豎立2組鋼索架,分別繫上2座內城,內城使用鋼骨結構與鐵皮製成,表面亦加上城牆彩繪,大小高約1公尺,寬約30公分,中央開1小門;1座懸掛於4丈(約12公尺)高處,提供學生組炮射;另1座有5丈(約15公尺)高,為成人組之目標。參賽者射中後引信燃燒,裁判隨即遙控鋼索下降,再重新裝置火藥。活動時間亦延長,改為農曆1月13至15日3場,自晚上7時至10時間舉行。同時設有多位裁判與工作人員,負責主持競賽進行,並維護現場秩序與安全,獎品也改為金幣以及家電用品以吸引民眾參加,增加觀光效益。
在臺灣各地的閩客移民聚落中,仍有為數不少的社群保留攻炮城習俗,尤其在屏東六堆的客家聚落中流傳有百餘年且未曾中斷。但除了後龍地區,其他地區的攻炮城並無明顯與當地信仰結合的案例,因其起源傳說類似於臺南鹽水蜂炮,都是地方神祇指示信眾燃放鞭炮以驅除瘟疫,因此後龍攻炮城在民俗研究中常與鹽水蜂炮一同討論,可說是後龍攻炮城與其他地區攻炮城不同之處。然而該活動在後龍地區曾經中斷,目前的形制、規模多半是民國96年(公元2007年)委外辦理時奠定,已不具備鹽水蜂炮在蜂炮巢製作與施放上所保有的宗教意涵與禁忌,主要以增加觀光人潮、促進地方發展為取向。儘管該活動有商業化趨勢,其凝聚居民團結意識的大原則仍未改變。
炮城會逐次升高,參與民眾射中的炮城高度越高,獎賞也越豐富。
小炮城的懸掛高度可由繩子升降調整,民眾將小排砲瞄準後丟擲,如成功引燃即代表攻下炮城。
炮城分設內外2城,外城以木板拼築而成,高約2層樓。內城使用鋼骨與鐵皮製成,表面亦加上城牆彩繪,大小高約1公尺,寬約30公分,中央開1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