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天宫正殿及拜殿两旁的水车堵,为日治时期篠崎喜代吉重修时,邀请名匠洪坤福的大弟子陈天乞,来此施作剪粘、交趾陶所留下的作品,故事题材多为尧舜、封神榜和三国演义等历史民间故事,虽然已经被香烟薰黑,仍可见当年匠师工艺技术,是云林县所保存交趾陶最好的作品之一。
正殿左右牆上的龙虎堵,是咸丰2年(公元1852年)大坵田堡书爷马龙瑞,为顺天宫重修落成誌庆所留下的墨宝,龙堵为一幅书法,而且并非使用毛笔书写,而是使用稻梗,上面题写:「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笔力苍劲。虎堵为彩绘蛟龙,此景象和一般庙宇虎边画虎的传统不同,主要为华人以「书画」之名称顺序,书在画之前,而左边(龙边)为大,因此书法放在龙边。
土库顺天宫后殿神龛正中间,有一尊来自日本的木刻观音像,为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由时任顺天宫重修董事篠崎喜代吉,为避免顺天宫被拆,于民国29年(昭和15年))迎进日本真言宗古义派吉祥寺住持黑泽祐城担任教师为支部长,并由其自日本群马县新田郡吉祥寺迎请一尊日本观音供于正殿,战后改奉祀在后殿。佛像高度约1尺2(约38公分),双手合十法像庄严,和一般华人寺庙常见的观音佛像造型较不相同,背后有船形背光,底座并刻有卅三番字样。
顺天宫三川门后的天井竖材吊筒上方,共凋刻有代表士农工商的4个日本人装扮木凋人物,其中一人穿戴日式木屐,不仅是国内首见此类设计,也印证日治时期顺天宫重修时,加入许多日风元素。
位于后殿的古供桌,为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彰化县二林乡信众洪郁文敬献。虽然作者已不可考,但上面凋刻许多神兽、吉祥物,刀工细腻、古色古香,也记录顺天宫当年重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