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东三仙台

臺湾最优美的宗教自然景观
台东三仙台
*
地 址: 台东县成功镇三仙里基翚路74号
经 纬 度: 121.40662,23.12316
景观收费: 免费 假日:游览车150元,中小型车50元,机车20元。非假日:游览车120元,中小型车40元,机车15元
开放日期:
全年开放
开放时间:
AM:08:30 ~PM: 17:00
主办单位: 三仙台游客服务中心
单位网址: 
E-mail: 
咨询专线: (089)854-097

景观价值

三仙台是臺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自然景观之一,除了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态的重要据点外,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宗教叙事与想像。因特殊海蚀地形样貌,而分别被原住民阿美族与汉人赋予宗教传说故事的过程,既反映了神话常见的起源与表现方式,也具体呈现不同社群的信仰或信念,受其各自历史文化脉络影响而呈现的差异。三仙到此一游的故事,则显示华人传统道教文化与八仙过海传说,在臺湾地区的广泛传播与深植人心。

历史沿革

三仙台位于臺东县成功镇东北方,面积约22公顷,最高点海拔约77公尺,属于火山喷发产生的都峦山集块岩,原是岬角,因海水侵蚀逐渐蚀断岬角颈部,而成了离岸岛。此处地形以三块巨大岩石最为显眼,地名原称「钓鱼台」,后来因相传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岛上停憩,而命名为「三仙台」。在原住民阿美族则称nuwalian,意为「最东边的地方」,其传说以住在海底洞穴的海龙,为此地的守护神。以往参访三仙台只能利用退潮时涉水而过,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八拱跨海步桥完工,连接三仙台和臺湾岛,成为东海岸着名的地标之一。后因木质步桥不耐侵蚀封闭施工整修,于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底再度开放。

特色导览

台东三仙台平面图标示出台东三仙台各导览项目,导览项目有5项,详细内容请见下方
1汉人的李铁拐、吕洞宾和何仙姑三仙传说

八仙,在中国道教及神话中是流传广泛的神仙,相传起源自唐宋时期(公元618年- 1279年)当时民间已有出现「八仙图」,直到明朝(公元1368-1644年)作家吴元泰(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的作品《东游记》,才让八仙有了清楚的样貌,小说中8位神仙李铁拐、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韩湘子和蓝采和分别代表社会男女老幼、贫贱富贵8种面向。相传神话中八仙的李铁拐、吕洞宾和何仙姑等三仙,曾在岛上休憩,并将岛上的天然海蚀洞穴想像成神仙留下的足印。另有一说是将岛上的3颗巨石当成「三仙」,因其中两颗巨石之间的合欢洞与海蚀岩景观,演绎出李铁拐介入吕洞宾与何仙姑幽会的神话传说。

2阿美族的海龙守护神传说

三仙台以往是臺湾原住民阿美族人的传统渔猎场和食物採食地,名为「沙瓦里安」,此地一直流传着藏了一隻守护神「及发乌安」海龙的故事。相传阿美族人自古猎捕渔获注重生态平衡,三仙台的守护神会对于贪得无厌者加以惩罚,因此阿美族人订定随意滥捕即判处罚一头牛给部落的罚则。后来三仙台盛产商人最爱的海螺,并收购加工为纪念品,因此大家都抢着寻找名为「大杜谷斯」的大海螺,为此守护神「及发乌安」发出。

3合欢洞(海蚀洞) 、仙剑峡(海蚀崖)

海蚀洞 位于「吕洞宾岩」及「何仙姑岩」之间的合欢洞与仙剑峡,相传为八仙中的李铁拐、吕洞宾与何仙姑抵达此地后,吕洞宾与何仙姑因感情深厚,在合欢洞中幽会,好事的李铁拐前来偷窥,正好被天庭南天门外的金光巨神发现,于是掷剑噼下,虽未噼中,却将山石斩成两半,留下了仙剑峡的自然景致。其中合欢洞洞穴经过海水冲蚀,高度最高处可达10几公尺,宽度、长度刚好可修筑数十公尺长的游憩木栈道。而仙剑峡为海蚀崖地形,海风自峥嵘嶙峋的岩块中穿越呼啸,美丽的地质景观更增添丰富的神话传说。

4八连拱跨海步桥

八连拱跨海步桥 为解决早期民众前往三仙台必须等待退潮后涉水而过的困扰,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在臺湾岛和三仙台间,兴建了一座长度约400公尺的三仙台跨海步桥,桥身以8个拱桥连接,红灰色的桥身横卧在海上,连结陆地与岬角海湾,侧面看起来像一条巨龙横卧飞翔在海上,是三仙台风景区最具指标性景观。 

5三仙台灯塔

三仙台灯塔 三仙台灯塔位于第二个岩峰 「 吕洞宾岩」上,日治时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台湾总督府为维护东部海域船隻航行安全所建,灯塔建筑高度7公尺,塔顶海拔高度为61.5公尺,外观为白色。民国88年(公元1999年)改以太阳能充电蓄电池为灯光来源。造访灯塔需先经过蜿蜒曲折的一百多个阶梯,从数十公尺高的灯台俯瞰,海沟、壶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形一览无遗,不仅有登高望远的征服快感,更可饱览太平洋碧海蓝天的美景。

温馨叮咛

三仙台开放时间为每日08:30~17:00,造访时,宜选择晴朗的天气,注意安全,并爱护自然生态。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