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在中国道教及神话中是流传广泛的神仙,相传起源自唐宋时期(公元618年- 1279年)当时民间已有出现「八仙图」,直到明朝(公元1368-1644年)作家吴元泰(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的作品《东游记》,才让八仙有了清楚的样貌,小说中8位神仙李铁拐、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韩湘子和蓝采和分别代表社会男女老幼、贫贱富贵8种面向。相传神话中八仙的李铁拐、吕洞宾和何仙姑等三仙,曾在岛上休憩,并将岛上的天然海蚀洞穴想像成神仙留下的足印。另有一说是将岛上的3颗巨石当成「三仙」,因其中两颗巨石之间的合欢洞与海蚀岩景观,演绎出李铁拐介入吕洞宾与何仙姑幽会的神话传说。
三仙台以往是臺湾原住民阿美族人的传统渔猎场和食物採食地,名为「沙瓦里安」,此地一直流传着藏了一隻守护神「及发乌安」海龙的故事。相传阿美族人自古猎捕渔获注重生态平衡,三仙台的守护神会对于贪得无厌者加以惩罚,因此阿美族人订定随意滥捕即判处罚一头牛给部落的罚则。后来三仙台盛产商人最爱的海螺,并收购加工为纪念品,因此大家都抢着寻找名为「大杜谷斯」的大海螺,为此守护神「及发乌安」发出。
位于「吕洞宾岩」及「何仙姑岩」之间的合欢洞与仙剑峡,相传为八仙中的李铁拐、吕洞宾与何仙姑抵达此地后,吕洞宾与何仙姑因感情深厚,在合欢洞中幽会,好事的李铁拐前来偷窥,正好被天庭南天门外的金光巨神发现,于是掷剑噼下,虽未噼中,却将山石斩成两半,留下了仙剑峡的自然景致。其中合欢洞洞穴经过海水冲蚀,高度最高处可达10几公尺,宽度、长度刚好可修筑数十公尺长的游憩木栈道。而仙剑峡为海蚀崖地形,海风自峥嵘嶙峋的岩块中穿越呼啸,美丽的地质景观更增添丰富的神话传说。
为解决早期民众前往三仙台必须等待退潮后涉水而过的困扰,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在臺湾岛和三仙台间,兴建了一座长度约400公尺的三仙台跨海步桥,桥身以8个拱桥连接,红灰色的桥身横卧在海上,连结陆地与岬角海湾,侧面看起来像一条巨龙横卧飞翔在海上,是三仙台风景区最具指标性景观。
三仙台灯塔位于第二个岩峰 「 吕洞宾岩」上,日治时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台湾总督府为维护东部海域船隻航行安全所建,灯塔建筑高度7公尺,塔顶海拔高度为61.5公尺,外观为白色。民国88年(公元1999年)改以太阳能充电蓄电池为灯光来源。造访灯塔需先经过蜿蜒曲折的一百多个阶梯,从数十公尺高的灯台俯瞰,海沟、壶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形一览无遗,不仅有登高望远的征服快感,更可饱览太平洋碧海蓝天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