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孔庙为四进三院(4座横排屋加3个大院)建筑格局,分别为大成门、戟门、大成殿与崇圣祠。建筑型制保存了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重修时的规模。空间配置接近中国大陆文庙,明伦堂在殿左边,设明伦堂之处均设崇圣祠是中国漳州、泉州的学府传统,但在大成殿后的崇圣祠两侧加乡贤祠及明宦祠则是臺湾风格。
櫺星门是孔庙大门,採五开间(以大柱为间隔共有5个空间)的建筑格局,屋顶为3段式的燕尾顶。檽星是天上的文星,相传孔子是文星下凡人间,因此以檽星命名孔庙大门。门上不画门神,与一般寺庙不同,遵循古制以108枚门钉为装饰,彰化孔庙櫺星门的屋嵴有六支造形像竹筒的「通天筒」,是一大特色,有别于一般孔庙只有两支通天筒。立通天筒于庙顶,是表尊崇之意,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入口两旁有一对抱鼓石,螺纹图案凋工精緻,为彷效龙生九子之「椒图」,相传其性好闭不喜欢别人进入其巢穴,所以立于门口。
位于戟门旁左边的「下马碑」上面有用满、汉文书写「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提醒经过孔庙的官员民众都要下马步行,表示对孔子至高的尊敬之意。而右侧的「万仞宫牆」碑,则是语出《论语》:「夫子之牆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形容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
彰化孔庙第二进为戟门(又称大成门),是臺湾孔庙建筑的首例,「戟」为中国古代兵器,戟门之意是指武将至此,须卸下武器放在门旁,才能进入孔庙大殿,以示对孔子敬意。戟门两侧的砖牆有精緻的砖凋臺湾庙宇少见,也是彰化孔庙特色。砖刻的牡丹、花瓶图案,寓意富贵平安。戟门屋嵴上方有一对「龙头鱼尾」造型的「螭吻」,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其性好吐水,故置于屋顶上,有避火灾的意涵。裡面并悬挂有嘉庆16年(公元1811年)铸製之「镛钟」,上刻有「臺郡彰邑」。两侧圆门在未修建前原为八角门,为「礼门」、「义路」。
大成殿未与大成门及崇圣祠之建筑体相连,为独立建筑。中央为神龛,花罩、托木、蟠龙柱,奉祀有孔子神位。正殿面宽五开间,屋顶为重簷歇山式(就是四面屋坡屋顶上再加上一层屋顶,象徵尊贵)造型,四面设有走马廊道,大成殿前有月台,为祭孔时神圣的空间。进入大成殿内,上有珍藏清朝历代皇帝所颁赠的古匾,分别有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以及咸丰「德齐帱载」和同治「圣神天纵」等匾额。
大成殿台基边堵的清代砌砖花纹相当有特色,皆是运用凹凸砌法的装饰,在凹处填上石灰,以衬出红砖图案,四种图案分别是「万字盘长」、「香炉」、「古钱」、「龟甲」,各具吉祥、富贵深意。
位在大成殿前面的龙柱,为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重修孔庙时的作品,以花岗岩石材,採单龙盘柱之姿,造型特色为左龙柱张口,右龙柱闭口,4爪握珠,柱身则装饰云纹及岩石,运用少许镂空凋来呈现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