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北清真寺

臺湾第一座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
*
地 址: 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2段62号
经 纬 度: 121.53421,25.02794
景观收费: 免费
开放日期:
全年
开放时间:
上午9时至下午8时(每週五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3时停止接待)
主办单位: 财团法人台北清真寺基金会
单位网址: 连结
E-mail: Taipeimosque@gmail.com
咨询专线: (02)2321-9445

景观价值

台北清真寺是臺湾第一座清真寺,创建以来始终是臺湾与穆斯林国家发展外交关係或进行文化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桥樑,每每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国王、总统与各界领袖来臺访问时的重要行程。除了作为北臺湾穆斯林的主要礼拜场所,也是中国回教协会等宗教团体的所在地址,可说是臺湾穆斯林社群的信仰中心与行政中心。此外,台北清真寺也以其丰富的伊斯兰元素,成为臺北地区民众与各级学校认识伊斯兰文化的参访或校外教学重要管道。

历史沿革

台北清真寺原址位于丽水街的日式房屋,民国40年代(公元1951年-1961年)因臺湾与中东邦交国往来需要,由当时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白崇禧将军(公元1893年-1966年)、外交部长叶公超(1904年-1981年)提议,藉着沙乌地阿拉伯政府及其他回教友邦与穆斯林的共同筹募兴建清真寺,并委由知名建筑师杨卓成(公元1914年-2006年)设计,参照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与波斯等地伊斯兰建筑特色融合一体,包括圆顶、栱廊以及唤拜尖塔造型美轮美奂。民国49年(公元1960年)落成迄今,世界各国回教国王、总统与各界领袖来臺访问时均经常莅临,是臺湾最具代表性与知名度的伊斯兰建筑,清真寺的圆顶与唤拜尖塔,也成为臺北市的地标之一,民国88年(公元1999年)公告为臺北市定古蹟。目前共有中国回教协会、财团法人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在清真寺服务穆斯林,成为穆斯林社群的行政中心。

特色导览

台北清真寺平面图标示出台北清真寺各导览项目,导览项目有6项,详细内容请见下方
1清真寺建筑特色

建物外观圆顶、栱廊以及唤拜尖塔之造型 台北清真寺融合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与波斯清真寺建筑特色,并参照伊斯兰教法规定,建物外观包括圆顶、栱廊以及唤拜尖塔之造型,在建筑内容则包含入口门厅、礼拜大殿、两翼迴廊、办公室、图书室、洗淨水房及庭园、围篱等。建物主结构为钢筋水泥,拱门门楣与外牆有马赛克图案装饰,主建物左右两侧高耸的邦克楼(唤拜塔楼),外型优美朴实,也是台北清真寺的特色。建筑设计是出于已故的知名建筑师杨卓成,擅长使用钢筋溷凝土材料表现中国北方宫殿建筑的特色,其历久不衰的建筑作品,还包括中正纪念堂、国家音乐厅、国家戏剧院、臺北圆山大饭店和先总统蒋公的慈湖陵寝。

2礼拜大殿

台北清真寺内部礼拜大殿及拱门 台北清真寺礼拜大殿跨距空间室内高达15公尺,跨距也达15公尺,因中央无任何樑柱支撑,视觉非常壮观。伊斯兰教建筑不使用动物图腾,多运用文字、植物或几何纹样作为装饰艺术,让建筑凸显高雅清静之姿。大殿内铺设友邦国王赠送之手工波斯羊毛地毯与悬挂宫廷吊灯,其中有些宫廷吊灯等古物已由清真寺收藏保存。大殿中央远方的拱门,则是指示礼拜方向的「马蹄形拱龛」。

3唤拜尖塔

唤拜尖塔外观 又称为宣礼塔、邦克楼,每座清真寺至少都会有一座唤拜塔,其主要功用在于提醒穆斯林放下手边的工作准备朝拜,早期无广播设备,因此需建高塔以方便唤拜声远播。台北清真寺唤拜尖塔共有2座,以钢筋溷凝土建成,高度约20馀公尺,成为臺北市着名地标之一。

4外牆马赛克图案装饰

外观大量马赛克磁砖拼贴装饰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建筑装饰多使用文字、植物或几何图形,因此台北清真寺外牆、拱门门楣等处,均使用大量的马赛克磁砖拼贴装饰,让清真寺更添高雅质感。

5马蹄形拱

走廊的马蹄形拱 世界各地清真寺建筑大多都有马蹄形拱的建筑设计,其源自西元1453年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征服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堡后,鄂图曼建筑开始受到欧洲文明的拜占庭建筑(Byzantine architecture)影响,并融入鄂图曼人既有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加入伊斯兰书法、植物花纹及拱顶、高塔等等建筑设计,台北清真寺的马蹄形拱出现在入口门廊、两侧走廊和礼拜大殿,是清真寺建筑特色之一。

6开斋节

穆斯林参加大会礼 台北清真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开斋节,是斋月结束后的节日,穆斯林为敬畏真主和服从真主命令而守斋戒,开斋节的最核心的庆祝仪式是全体穆斯林参加大会礼,以最大集体的方式虔诚崇拜真主。

温馨叮咛

星期五为固定的主麻日,每年两会礼:开斋节、忠孝节。伊斯兰曆为阴曆,曆法中订定的节日日期时间等,都靠观察月亮而定。台北清真寺禁菸、不可带宠物、不可大声说话、手机禁音、女性不可穿着暴露。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