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祐宫为三川五门三进(即入口有5个门,纵深有3个殿)的建筑,正殿有三层重簷,左翼钟楼与右翼鼓楼遥相对望,三川殿气派庄严,屋嵴并以双龙朝福、禄、寿三仙,取其保佑之意。屋顶装饰的剪黏、交趾陶作品,多数以龙凤图案、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为主,中央门上书「慈祐宫」,龙门曰「左辅」,虎门称「右弼」。后殿是一座5层楼建筑,远望近观均呈现金碧辉煌气象。
位于松山慈祐宫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刻于清朝嘉庆8年(公元1803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与一般庙宇门口的石狮造型有所不同,除较少繁複的修饰,线条呈现古朴之姿,且母狮子嘴巴为闭着,公狮子则开嘴吐舌,为象徵乾坤阴阳的镇殿之宝。石狮在庙殿翻修过程中,曾一度被废弃在他处,后来被发现重新置于三川殿前。
位于正殿神龛神桌上,来自大陆仙游妈祖总庙、造型古朴的妈祖神像,双手持笏于胸前,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大陆总共凋塑3尊,经福建莆田市之仙游仙霞妈祖庙来臺溯源,发现该庙妈祖神像係分灵自松山慈祐宫,文化大革命时曾避难于民家,其中1尊遗失,另1尊于民国101年(公元2012年)由松山慈祐宫连同「锡口天上圣母圣意牌」一起迎回臺湾。
目前由庙方珍藏的大殿的「锡口天上圣母圣意牌」,为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张姓船商自锡口妈祖宫恭请,并由庙方提供经费,回到大陆仙游供奉建庙,又自锡口妈祖宫分灵到仙霞妈祖庙。后来两岸关係断绝,直到民国101年(公元2012年)才又寻回,圣意牌见证「妈祖从臺湾回传福建」的历史。
松山慈祐宫开山祖师林守义来臺创建锡口妈祖宫后,见弘法有成并感念圣母庇佑,于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回到家乡仙游另建一座妈祖庙「龙兴宫」,并获乾隆皇帝御赐「利济参天」匾额。此匾额因当时赐给龙兴宫,无法带回臺湾,衡真和尚遂与十三街庄居民再恭製一块,落款为「阖淡绅衿士庶所献」。民国100年(公元2011年)慈祐宫至大陆民家再寻回原古匾,两块匾额现已一同高挂于正殿。
位于松山慈祐宫后方松河街上,靠近堤防牆面的「松山慈祐宫石凋艺术区」,主要放置慈祐宫建立两2百多年来,前后经7次扩建与大火之后,庙殿内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石凋作品,包括龙柱、石堵等。其中最特别两根石柱,和一般的龙柱完全不同,上面刻有人物骑乘各种动物石凋装饰,颠复常人对于坐骑的印象,包括兔子、公鸡、青蛙、螃蟹等,由上而下依序绕着石柱排列,虽历经岁月洗礼,仍保存珍贵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