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臺北大龙峒保安宫

全臺唯一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产保存奖‎的寺庙
臺北大龙峒保安宫
*
地 址: 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61号
经 纬 度: 121.51555,25.07307
景观收费: 免费
开放日期:
全年
开放时间:
上午6时30分至下午10时
主办单位: 财团法人台北保安宫
单位网址: 连结
E-mail: service@baoan.org.tw
咨询专线: (02) 2595-1676

景观价值

大龙峒保安宫以庙宇的装饰艺术闻名,庙内保有陈应彬、郭塔、潘丽水、洪坤福等臺湾当代艺术大师的木作、彩绘、交趾陶作品,建筑精细、装饰多元,是深具艺术价值建筑。保安宫民国84年(公元1995年)进行大规模修復工程,邀请国内外优秀匠师、学者共同参与,以科学性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补足传统目视敲击方式,以进行古蹟木料损坏检测与新料选择,修復过程深受各界瞩目,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2003年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殊荣,是臺湾古蹟修復典范。

历史沿革

保生大帝为中国闽南地区奉祀的医神,又有「大道公」、「吴真人」等名称,仙逝后奉祀为地方神祇,并在今福建白礁乡建庙,公元1150年宋高宗颁诏赐名「慈济宫」。保安宫创建相传自清乾隆7年(公元1742年)福建同安人渡海来臺,因民众普生瘴疠(受到瘴气袭击的疾病),遂返乡至白礁乡慈济宫,乞求分灵保生大帝香火到大龙峒。清嘉庆10年(公元1805年)开始建庙,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建庙完成,成为大龙峒地区同安人信仰中心。保安宫落成后传闻剩下一些建材,由当时富户合资承购,建造现今保安宫右侧哈密街马路旁共44间店铺,即「四十四坎」古地名由来。民国84年(公元1995年)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復工程,还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

特色导览

臺北大龙峒保安宫平面图标示出臺北大龙峒保安宫各导览项目,导览项目有7项,详细内容请见下方
1安宫建筑格局

大龙峒保安宫前殿 大龙峒保安宫前殿屋顶为中国传统宫殿庙宇的歇山重簷假四垂,是臺湾寺庙最高等级作法,上下簷之间有水车堵(就是牆上靠近屋簷的水平修饰),通常会放置剪粘、交趾陶或泥塑加以修饰。建筑也反映移民籍贯背景,如屋顶採用传统木构架的三川嵴式,展现传统闽南式风格;地面及牆面上砌上宽而扁的红砖红瓦,三川殿及正殿的吊筒都伸出龙头,为同安、漳州及泉州一带手法。

2大木匠对场作

保安宫大修正殿(左)保安宫大修正殿(右)

日据时期大正6年(公元1917年)保安宫大修时,由陈应彬(公元1864年-1944年)与郭塔(生卒年不详)两位名师对场兴修,由正殿中线对分,两位匠师各自发挥木作特色,各显神通、十分精细。

3正殿壁画

大龙峒保安宫正殿四周壁画 大龙峒保安宫正殿四周壁画,均出自臺南名师潘丽水(公元1914年-1995年)之手,完成时期为民国62年(公元1973年),每幅壁画军构图严谨,且用色华丽又典雅,深具老练笔触。主题有中国古代的神话与历史故事,可视为潘丽水重要代表作之一。

4嘉庆年间龙柱

保安宫三川殿两边的龙柱保安宫三川殿两边的龙柱

保安宫三川殿左右两边的石凋作品十分丰富,而寺庙内的龙柱分别于清嘉庆9至10年(公元1804-1805年)所作,是保安宫最早期的石凋作品。三川殿大门绘製的秦叔宝、尉迟恭两尊门神则出自「玉山人」刘家正(公元1955年- )之手。

5正殿交趾陶龙虎堵

保安宫正殿左右的龙虎堵交趾陶保安宫正殿左右的龙虎堵交趾陶 保安宫正殿左右的龙虎堵交趾陶,是知名匠师人称「尪仔福」的洪坤福(公元1865年-卒年不详)作品,他曾随老师柯训渡海来臺参与北港朝天宫及新港奉天宫重建工程,后来定居新港一代授徒。这两幅作品栩栩如生、线条优美,令人望之感动。

6保生文化祭

庙会扛轿活动文化祭表演 保生大帝神诞自民国83年(公元1994年)起,将传统的庙会活动变成文化祭的文化活力,系列活动有三朝清醮、家姓戏、保生大帝圣诞宴王祭、艺阵表演等。

7哈密街四十四坎

相传保安宫落成后剩下的建材,由当时富户王、郑、高、陈等,合资承购盖成四十四间店舖,即所谓的四十四坎地名由来,为现今庙右方的哈密街。

温馨叮咛

保安宫开放时间为上午06:30至下午10:00,着名的保生文化祭每年自农曆3月5日开始,至农曆5月2日结束,有家姓戏、保生大帝圣诞宴王祭、艺阵等表演,三朝清醮活动则非每年都有,可事先洽询庙方。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