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澎湖天后宫的格局样貌,为日据时期大正11年(公元1922年)所重修,当时主持重建工程者为原籍广东潮州匠师蓝木(公元1872年-卒年不详),因此与当时臺湾寺庙建筑多以闽南风格为主有所不同。整体布局为3殿2院型式,包括三川殿、正殿及后殿的清风阁所组成,3殿之间共有2个天井分隔,并用护龙和廊道连接。因庙宇盖在斜坡上,入庙后随地形由外向内依序抬升,建筑外牆并使用澎湖特有的硓(石古)石为一大特色。庙埕进入三川殿之间的石阶,设计成多角形,由于臺湾庙宇石阶多设计成圆形或方形,多角石阶亦为独一无二设计。三川殿三开间,左右与护龙相接,主要为防风沙作用,是澎湖当地特殊建筑风格,也是刺花、彩绘等装饰艺术精华集中处。最精彩的木凋多以樟木表现,表现近代臺湾寺庙凋刻的精緻与写实手法,为华丽璀璨的木凋艺术立下典范。而牌楼看架上向前倾斜的弯枋(为牌楼面上成弯曲的枋木)、吊筒柱小凋花大、柱子多为「方形」,牌楼上的弯枋和连栱在紧接封柱处加斗等,均为潮州派澎湖匠师明显特徵。
放置于清风阁内收藏的「沉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花岗石碑,高194公分、宽29公分,其年代为臺湾地区历史最久,有「臺湾第一碑」之称。石碑纪录明朝万曆32年(公元1604年),联合东印度公司由提都韦麻郎率领兵船来中国要求贸易,因在广州遇暴风,于是转至澎湖。明朝由福建总兵施德政(生卒年不详)派都司沉有容(公元1557年-1627年)至澎湖交涉,荷兰人乃退出,为纪念此一外交折冲成就而立碑。
位于三川殿步口(为房屋前面以屋簷延伸为顶的走廊空间)上方架栋的凋花,其凋刻手法因木匠受岭南画派影响,以内枝外叶的手法,表现出凹凸的前后层次,展现细腻工法,题材为历史故事或花鸟,为天后宫装饰艺术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是全臺庙宇中最优秀作品之一。
天后宫彩绘艺术「擂金画」,均施作于正殿神龛左右两侧,包括大楣有3幅、神龛有4幅,均出自福建漳州木匠「水林师」朱锡甘(公元1895年-公元1940年)之手,擂金画是庙宇彩绘技术中的异数,製作特色为使用金箔粉,画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底色之上,以金粉的疏密来表现浓淡,难度技巧高,但视觉效果则更加华丽高贵。擂金画在臺湾本岛不多见,澎湖也仅天后宫有多幅作品,题材以人物为主,是天后宫彩绘装饰重要成就之一,修护后已加装玻璃保护。
位于正殿神龛内的金面妈祖,头带后冠,雍容和蔼,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打败明郑守军攻佔澎湖,认为妈祖显灵保佑,因此,奏请皇帝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敕封妈祖为「天后」、赐「金面」,庙名也改为「天后宫」。
位于正殿前方的屏堵,共有8扇门,日治时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天后宫重修完工后,正殿原本为加装屏门,而是光復(公元1945年)后,为防止颱风雨水泼入而装设,分别凋刻花鸟与四季吉祥主题,象徵富贵与幸福同在之意。手法相当精巧,为木凋的上乘之作。
位在正殿左侧通道上方的「功庇斯文」匾额,为开澎进士蔡廷兰于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考中进士回乡祭祖,适逢天后宫道光25年(公元1845年)重修完成,为感谢妈祖庇佑学子,特赠此匾。匾额以黑底金字阴刻文,十分特别,匾额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重修完成后挂于清风阁二楼,目前移至正殿左侧通道上的第二进前落东次间上方。
后殿的清风阁又称公善楼,为当时文人聚会之处,为日据时期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天后宫改建后增加的建筑,取名清风阁为登高楼清风徐徐而来之意,许多木凋细部,皆反应出潮州建筑特色。清风阁内部主要为陈列澎湖天后宫历史文物与旧照,其中包括「沉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荷兰人所绘的「澎湖港口图」、天后宫改建碑记拓本、「功庇斯文」匾拓本,以及以往的修护纪录图册、和天后宫与重修时拆卸的旧料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