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国派老教堂是由黄荣泉牧师所设计建造,其依据概念主要来自西方教堂原型,但因受限于经验与技术和经费等诸多条件限制下,无法进行多样的教堂外观装饰元素,仅能利用材料本身石材的古朴质感,以及牆面的线条变化呈现美学内涵。入口採方、圆两层交叠的形式,表达「通往天堂之钥」的概念,意即进入基国派老教堂的教友,来此能听到上帝的福音,进入天堂之门。而斜顶的立面则採用弧线表现柔美之感,也暗喻基国派老教堂是位于云端的天堂之意,远望宛如一艘停靠在山丘上的挪亚方舟。
教堂屋顶上的十字架是由黄荣泉牧师亲手打造,考量石材易碎的特性,为了做出细工曲弧,选择钢筋溷凝土,让教堂的造型在古朴、厚实之外,也增加了细腻、优美的变化。
当年建造教堂时因使用手凿石块,每块厚度和规格大小不一,为克服困难,黄荣泉设计成双层石壁,两层之间以水泥或钢筋补强,不仅增加结构强度更为耐用,也增加美观。
泰雅族传统建筑以竹子和木头为材料,基国派老教堂诞生前,原址也曾建造以竹子为材料的圣堂,但没几年便不堪使用,因此黄荣泉牧师在美国传教士孙雅各牧师的提议下,产生石头兴建教堂的概念。最难能可贵的是建造过程中,泰雅族人发挥团结合作的传统精神,堆砌建造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包砂石,都是当地泰雅族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依照家户分工方式,走过羊肠小径,自邻近地区揹负过来,细看每一个石头上面都有独一无二的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