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堂坐落于现今台南医院附近,主祀观世音菩萨,为斋教先天派的斋堂,即斋教信徒进行法会仪式的教所,也是聚会之所在。斋教主张不出家、不削发、不着僧衣,过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只须修身养性即可,在台湾主要有龙华、金幢、先天等3派,其中先天派特色在于主张独身主义,与其他支派可婚配嫁娶略有不同。初入门皈依斋教先天派者,必须先在佛前拈香祭告,掷筊抽规,验试诚意,通过后再授以修行要诀。门徒的阶级分为8等,初入教者称为众生,最高级者称为师位。
先天派创立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公元1722年),而传入台湾的时间较其他两派别晚,可回溯至清咸丰11年(公元1861年),由林金祖(亦称为林金元)指派黄昌成自福建传入,另有同派李昌晋在嘉义以北传教。同年,黄昌成于当时府治东安坊右营埔(现今台南医院处)兴建报恩堂。报恩堂初创时仅为1座简陋的草庵,并于清同治5年时(公元1866年)进行第1次整修。而后信众渐增,也为了长远打算,于光绪12年(公元1886年)集资改建为瓦石构造的斋堂。
日治时期明治29年(公元1896年)时,报恩堂被日本政府征收并改建成台南医院,当时的堂主郑良谟(生卒年不详)与信众便利用约3千日圆(亦有记载2千日圆)的补偿费和信徒捐款,拆卸原建材、石木雕,将其迁移改建至未广町一丁目贰番地,也就是忠义路现址。大正9年(公元1920年)时,报恩堂曾经改建,可惜日治末期时受到盟军轰炸而受损,到光复后才修复。十数年前报恩堂完成古迹修复工作,堂貌虽焕然一新,却与另1间龙华派斋堂德化堂有些相似。重修过程中的仪式,也不再是纯粹的先天派仪式,而由德化堂协助进行。因此,报恩堂先天教的传统可说是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台湾南部第1间先天派斋堂的历史盛名。
与佛教相比,斋教不强调脱离世俗生活,斋堂成立之初往往直接设于堂主住所处,以方便办供(共办佛事)与传教,加上明清政府严令禁止斋教,斋堂需要具备隐匿的性质,因此常与一般民宅无太大差异。台南报恩堂也不例外,其外型与民家类似,属于传统民居建筑,而有「台南最美好的传统木造建筑物」的美称。相较于一般寺庙,报恩堂仅是1座朴素的木构建筑,没有那么多的彩绘、雕塑等外在装饰。此外,斋堂的经济来源和社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似佛寺完全依赖广大信众捐款以及寺产孳息,而可以避开喧嚣的城市;若脱离社群,斋堂经济就无法维持。又为了方便各阶层的信众聚会,斋堂坐落的地点往往是城镇或聚落居民集中的地方。报恩堂便是其中1例,除了清幽之外还具备交通便利的优点。
报恩堂建筑整体座东朝西,空间格局分前堂、前过水廊、拜亭、正堂、后过水廊、后堂、后厢房,纵深有50几公尺。正堂左侧为功德堂,右侧为进主厅;正堂拜亭的左厢为主持的起居室,后堂则是斋友的起居室。
报恩堂入口为形式简洁,门内为前庭。第一进为前堂,第二进为正堂,供奉观音佛祖与教祖。前堂的门柱,门坎及门楣皆以泉州白石所制,地面铺石亦铺有泉州白石并交错尺砖,前檐是以通梁出挑正拱,明间作穿斗式构架,采六柱五间式,柱顶以束木相牵,而不使用斗拱或鸡舌作连接。报恩堂的正堂采敞堂形式,不装门扇,堂前带1座卷棚拜亭堂,内有精致木雕、柱间有八卦月门,而柱边花罩(梁枋下的面状木雕)不只作工精细,还可以区别左右厅房,同时区分神龛的内外空间。透过疏密有致,样式各不相同的花罩,正堂空间可以「区而不隔」,在不失流通性的同时主从分明。此外,神龛供有「观音古佛」(古佛为先天派对神佛之尊称),而长案正中间安置1盏灯火,代表先天派最高层次「无生老母」的「老母灯」,灯火终年不熄象征性命长久。前方则安置与老母灯相应的净水瓶,对先天教而言,两者并存象征「水火既济」,都一样神圣。另有安排「阴阳茶水」(左白开水、右茶水),都是先天派的遗风。还有善财与龙女、土地公以及土地婆。第三进为后堂,堂后有院,院后再设供出入的后门,并有墙环绕外围。
堂内有精致木雕与八卦月门,而柱边花罩(梁枋下的面状木雕)不只作工精细,还可以区别左右厅房,同时区分神龛的内外空间。
正堂采敞堂形式,不装门扇,神龛中供奉观音佛祖与教祖。正堂为斋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整体建筑的中心与焦点。
报恩堂入口为形式简洁,门内为前庭。第一进为前堂,前堂的门柱,门坎及门楣皆以泉州白石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