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大士爷庙

大士爷庙
*
大士爷庙现有建筑重建于日治时期大正12(公元1923年),合祀了4座庙宇的神明,主祀观音大士、陪祀十八罗汉,后殿奉祀庆诚宫妈祖,而左右配殿则分祀开漳圣王及开台圣王。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嘉义县民雄乡中乐村中乐路81号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大士爷庙建于清嘉庆初年(约公元1797年),日治时期明治39年(公元1906年)毁于丙午大地震,致庙体全数震毁,目前所建的格局为大正12年(公元1923年)时由街民共同鸠资重建,至昭和12年(公元1937年)才竣工完成,命名「慈济寺」。民国75年(公元1986年)正式更名为「大士爷庙」。
摄影者: 杨晴帆
经 纬 度: 120.42957,23.55613
指定/登录机关: 嘉义县 政府
公告文号: 74府民一字第74114号
资产保存者: 大士王爷庙

指定/登录理由

具有保存价值。

发展源流

民雄旧称「打猫」,原是平埔族「打猫社」所栖息之地。日治时期因其地名发音(Tamio)与日语「民雄」发音相同,遂改成「民雄」至今。在明郑及清领时期即有移民渡海到打猫地区拓殖,多为中国大陆福建漳州及广东饶平一带人士,在乾隆年间改称「打猫庄」(或打猫街),当时打猫已是重要粮仓之一。

传闻乾隆年间,北港的泉州人与民雄的漳州人因为1文钱细故,惹起漳泉火并,造成双方死伤甚众,事后透过协议以普渡的方式举行祭典,藉慰亡魂,此即打猫街普渡之由来。起初以神明会形式运作,且无具体神像祭拜,仅在祭典时糊制纸身大士爷神像祭祀,并于祭典后烧化升天,后将筹办祭典的余钱购置田产始得建立简易的小庙。关于大士爷崇拜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一说大士爷为鬼王,后被观音菩萨收降,或也有传说大士爷即是观音大士的化身,因此可降妖鬼。当地人亦称大士爷伯、大士爷公,一般而言大士爷常见于普渡时,平时摆在街角,并无专门奉祀的庙宇。

可能因为大士爷一般不供奉于庙中,民雄大士爷庙建筑兴修纪录已不可考,仅略知可能创建乾隆嘉庆年间。明治39年(公元1906年),嘉义发生大地震。民雄受灾严重,庆诚宫、开漳圣王庙、国姓爷与大士爷小庙皆遭震毁,大正12年(公元1923年)集合这几间庙宇的残构重建,合祀庆诚宫妈祖与开漳圣王、国姓爷等神明。昭和12年(公元1937年)庙宇完工时,因适逢皇民化政策中的宗教改革,压抑台湾传统民间信仰,大士爷庙亦受到影响,遂将刚完工的新庙命名为慈济寺,假借佛教庙宇之名以躲避日政府整肃。战后历经数次修缮,并于民国76年(公元1987年)改庙名为大士爷庙。

大士爷本身无神像,惟至农历7月以纸糊大士爷奉于正殿。民国95年(公元2006年)信徒为求精神寄托与祭拜方便,经由庙方请示获得神明同意后,着手雕刻大士爷神尊,并将其神尊安于大殿正位奉祀。

主要特色

大士爷庙为座南朝北的格局,面宽小进深大,中央正身部份分为3间起,由三川殿、前过水廊、正殿、后过水廊及后殿构成了三落两院之格局,展现出街屋式庙宇的规制。重建后的大士爷庙除承继原本的大士爷庙,还合并同样于丙午大地震被震毁的庆诚宫妈祖,另外寄寓的骑虎王庙也将其祀移驾至大士爷庙后殿,形成主殿为奉祀观音大士、两旁陪祀十八罗汉,后殿奉祀妈祖的庆诚宫,而左右配殿则分祀开漳圣王及开台圣王,此特殊格局呈现出数庙共列一体,多元信仰融合的特色。

民雄大士爷庙重建时使用明治38年(公元1905年)遭地震倾倒的庆诚宫和开彰圣王等庙所遗留下的石材及梁柱,保有如清嘉庆丁卯年(公元1807年)敕挂的「庆诚宫」古匾,清道光19年(公元1839年)的石炉,上刻有「开彰圣王」字样,以及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的「开彰圣王建庙碑记」石碑1座。目前庙内年代最古老的构件为三川殿的石狮和后殿的柱珠,都是庆诚宫所属旧物,为清嘉庆14年(公元1809年)所雕。

此外三川殿的木雕细致且题材较为特殊,以判官审案及黑白无常等地狱图像作为雕刻题材,内容呈现罪人遭挖心、刺喉、割舌、断头及炮柱等酷刑,造型生动兼有警世意味。另外三川门右侧还竖立着二次大战炮击时,炸弹弹片插入梁的痕迹。

「大士爷普渡祭典」是民雄乡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与「基隆中元祭典」、「屏东恒春抢孤」及「宜兰头城抢孤」并列为台湾7月的4大祭典盛事。每年的农历7月21日至23日的普渡祭典是大士爷庙年度盛事,此为期3天的祭典源于早期「打猫街」农历7月份的「顶街大士爷普」、「下街大士爷普」及「下街童子普」3区的亡魂普渡活动而演变至今。3区祭典时间分别在农历7月1至3日、7月21至23日和7月最末1日举行分科仪祭祀,场面相当盛大,但因二战后期及战后民生物资缺乏,于是将祭祀方式简化成21、22及23日3天来进行。

祭典活动则是由炉主和头家共同负责,共16人,其人选是由民雄乡东荣、中荣、西安3村村民掷筊而来。祭祀时,境内信众皆到坛前焚香礼拜,男女如云,热闹非常。清领时期地方械斗,此庙曾发挥沟通之功能,轮流举行祭典,促使闽粤人士协和安处,地方疾疫亦赖信仰定志,宁居生息。
三川殿的木雕细致且题材较为特殊,以判官审案及黑白无常等地狱图像作为雕刻题材,造型生动兼有警世意味。
三川殿的木雕细致且题材较为特殊,以判官审案及黑白无常等地狱图像作为雕刻题材,造型生动兼有警世意味。
目前庙内年代最古老的构件为三川殿的石狮和后殿的柱珠,这些都是庆诚宫所属旧物,为清嘉庆14年(公元1809年)所雕。
目前庙内年代最古老的构件为三川殿的石狮和后殿的柱珠,这些都是庆诚宫所属旧物,为清嘉庆14年(公元1809年)所雕。
正殿主祀观音大士,两旁则配祀十八罗汉。而庙中多数建筑构件以原本大士爷庙、庆诚宫及开漳圣王庙在大地震毁坏时所残存的构件,组合成现今的庙宇面貌。
正殿主祀观音大士,两旁则配祀十八罗汉。而庙中多数建筑构件以原本大士爷庙、庆诚宫及开漳圣王庙在大地震毁坏时所残存的构件,组合成现今的庙宇面貌。

文献资料

  • 1.谢持宇(1985)。《闽南移民的信仰旧俗》。  
  • 2.嘉义县政季刊第11期(1985)。《听大士爷庙说历史》。  
  • 3.郭银汉(1995)。〈由民雄乡大士爷庙平安符图案象征探讨大士爷与观世音菩萨之关系〉,《嘉义县文献》第二十五期。  
  • 4.《台湾古迹全集第四册》。台北:户外生活杂志社。  
  • 5.董芳苑(1984)。《台湾民间宗教信仰》。台北:长青文化。  
  • 6.林国平(1996)。《闽台民间信仰源流》。台北:幼狮文化。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