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文武庙为三合一式的传统文教祭祀空间,是以文祠居中、文开书院居左、武庙居右等三个体组成的一大建筑群,见证历史传承,具有保存价值。
鹿港文武庙实际上包括文祠、武庙这两座祠庙,文祠奉祀文昌帝君、武庙奉祀关圣帝君,因二者相邻,所以一般皆以文武庙称呼,再加上文开书院在旁一字排开,正面看来是三位一体的祠宇建筑群,格局宽阔宏伟而具历史价值。
文开书院的建筑空间包含三川殿、正殿及後堂。三川殿的木构件保存清道光年间的建筑风格,石柱楹联上有邓传安(生卒年不详)所书「宾日有祥兴云有兆,希贤得地入道得门」墨迹。文开书院的倡设,虽然建筑年代不及文武庙早,但其在鹿港往日文风昌盛具体象徵上,深具历史重要性。
文祠、武庙与文开书院3座传统建筑,分别以不同的面向,见证了鹿港信仰、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史,也是鹿港文风鼎盛的代表象徵。
文武庙的设立,缘起於鹿港文风兴盛,由鹿港同知(今县市首长地位)薛志亮(不详-西元1813年)率地方士绅捐资倡建文祠,以供「文昌帝君」,为士子会文结社之处。当年文祠落成时,鹿港最早的艺文团体「拔社」便在此展开活动,不少文人雅士均在此论诗评学,可说是当地文人学子的精神领导中心。
武庙也是由官民合资共建,主因是清朝崇信关圣,地方凡有文庙者必列武庙。关圣帝君重信讲义,受敬奉为「商业守护神」,更是地方人士义结金兰之盟的所在。武庙因鹿港商业鼎盛,长年皆有地方商人祭祀,自清嘉庆末年至日本时代,都有不断整修的纪录,也是三座建筑创建至今唯一香火没有断过的庙宇。
文开书院的倡设,虽然建筑年代不及文武庙早,但是其所代表鹿港往日文风昌盛具体象徵的重要性,非文武庙所能比拟。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创建的文开书院,系为纪念明末儒者沈光文(西元1612-1688年),字「文开」,他於荷兰时期至台湾从事教育工作,被誉为「开台文化之父」。文开书院主祀朱熹(西元1130-1200年),自落成後,在清道光至清光绪年间,孕育多位举人进士,先後有6名进士、9名举人及百余名秀才荣登科举,大开鹿港文风。
到了日本时代,於鹿港设置公学校,因为担心儒生聚会容易滋生事端,当时文开书院的讲课被迫暂停;另外,因为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西元1847-1895年)曾在书院停留,因而当时一度改称「北白川宫纪念堂」。
二战後,鹿港文武庙曾经做为国军驻紮之地,於民国64年(西元1975年)文开书院遭逢火灾毁损,还波及一旁文祠,书院与文祠,因而一度遭到废置,直到民国74年(西元1985年)经指定为县定古蹟,才依仿古重建方式进行大幅修缮,使文祠与书院能恢复旧有建筑风貌。民国88年(西元1999年)遭逢921大地震,文开书院再次受损,历经数年重修,於民国94年(西元2005年)完成整体修复,是现今所见的鹿港文武庙风貌。
文祠为二进一院的建筑,正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祭祀空间,两壁有许多鹿港近代书法名家如欧阳锦华(西元1924-2012年)等人的作品,除了书法外,随处可见木雕彩绘。文祠前方有一座水池,称为泮池。昔日古人应试及第,需至文昌祠祭祀,循古礼於泮池边摘取芹叶,插於帽缘,故考取秀才功名者,又称「入泮」。
武庙为二进带二厢格局,主要色调几乎以红色为主,武庙所奉祀的关圣帝君神像,为福建名师雕塑,威仪凛然。武庙也是这三座建筑物中,唯一香火不断的庙宇,庙貌保存古朴,其木构、斗砌墙等仍然完整。
正殿内有清嘉庆16年(西元1811年)所立「藻耀海天」古匾,以及清咸丰4年(西元1854年)「峻极于天」匾,都是武庙之重要文物。而文祠三川殿内有二块碑文,分别是清嘉庆24年(西元1819年)「重修文武两祠碑记」,以及清光绪8年(西元1882年)「重修文祠碑记」碑文,为文武两祠重修纪录,极为珍贵。武庙右侧空地则有一块「忠魂碑」,以及在书院左厢房壁有两块日昭和18年(西元1943年)纪录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视察鹿港,在此停留之纪念碑。
文开书院在兴建完成时即已具规模,除了用来祭祀之用的前堂恭奉着朱熹(西元1130-1200年)外 ,配祀8位对台湾文化有贡献的先贤,另有讲堂为上课之用,後堂则是昔日书院山长(院长)起居空间。位於文开书院左厢前方的墙边,有一块立於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的「公业修款」碑,上面刻文可了解到书院当年的经费是由田租而来。正殿神龛上方有一块「万世师表」匾额是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由当时的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西元1844-1915年)敬献,是鹿港罕见日本官员落款的匾额。
文开书院的建筑为三川殿、正殿及後堂。三川殿的木构件为清道光年间的风格,石柱楹联上有邓传安(生卒年不详)所书「宾日有祥兴云有兆,希贤得地入道得门」。民国64年(西元1975年)文开书院遭到回禄之灾,正殿及後堂烧毁,幸好三川殿的木架构仍保存原有的栋架。
文武庙的石雕,没有像一般庙宇般精雕细琢,相对显得古朴。
正殿内有清咸丰4年(公元1854年)的「峻极于天」古匾,是武庙的重要文物。
文武两庙交界之处,有一口久封的「虎井」,当时井水清凉甘甜、流涌不竭,是泡茶品茗用的上等好水,所以有「虎泉煎茗」的雅誉,更享有「蓬莱第一泉」美名。可惜虎井已经淤塞封闭,目前在遗址有修建一座凉亭,供游客休憩。
文祠前方的水池,称为泮池。昔日古人应试及第,需至文昌祠祭祀,循古礼于泮池边摘取芹叶,插在帽缘。
文祠三川殿的木雕及彩绘,精致典雅,蕴藏无尽的文风古意。
武庙所祀奉的关圣帝君神像,为福建名师雕塑,威仪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