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丰莲山牧马侯祠

丰莲山牧马侯祠
*
丰莲山牧马侯祠建筑多保留清代的特色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金门县金城镇山字第3121地号
公告日期: 1988年11月11日
创建/起源年代: 创建於唐宋年间;建筑为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修建。
经 纬 度: 118.32239,24.42073
指定/登录机关: 金门县
公告文号: 内政部(77)台内民字第650097号
资产保存者: 丰莲山牧马侯祠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主题导览

丰莲山牧马侯祠位於金门庵前村丰莲山左麓,亦有「孚济庙」之称。创建可推至唐宋,元末顺帝至元年间(约西元1336年),倭寇侵犯浯洲时,陈渊(生卒年不详)显灵退寇护民,朝廷便於丰莲山现址赐建七进殿宇崇祀,同时赐额「孚济」,敕封陈渊为福佑圣侯。历代经过多次整修和改建,可惜於明末倾圯,至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时,再修建成今日所见三进规模,并且建筑多保留清代的特色。

丰莲山牧马侯祠除了提供民众信仰与祭祀仪典的空间外,在心灵方面亦是民众生活寄托,其重要性超越建筑型体所传述的实质使用价值,也兼具宏扬历史与文化之教化意义,既使乔迁至异域,也希望福荫相伴,亦见证金门1200多年前的开发史。

发展源流

牧马侯祠目前所见之三进规模建筑,为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重新修建而成。起源可追朔至唐代,唐德宗贞元13年(西元797年)在柳冕(西元730-804年)担任闽观察使时,设有万安监官位,专职牧养马匹;唐贞元20年(西元804年)在泉州设5处置牧马区,当时浯洲(今金门)为牧马区之一,派牧马监陈渊率部下及12姓氏族前来浯洲垦拓。

相传陈渊於金门牧马时,由於熟稔马性,将畜养之马匹放牧,需要聚集时,只需竖旗击鼓,马匹便能自行辨识旗子颜色聚集。在世时并未被封侯,而是过世後民众感念其付出,在最初驻紮处,建庙并塑像以祭祀。金门人为感念陈渊开拓浯洲,尊称他为「开浯恩主」、「护骥将军」、「恩主公」、「马祖」等称号。

元末顺帝至元年间(约西元1336年),相传有日海象异常汹涌,倭寇船只被浪席卷,人员四散逃命,此时陈渊托梦告知乡民:「其因差遣阴兵助浯,以致力竭气疲,庙中所塑之像已有裂痕坏损,谕知民众重新修饰,李俊、卫杰二位将军与钱、王二位舍人,亦帮忙协助,当於庙中从祀之。」民众後探望其塑像,果真裂痕流血,皆为感到惊奇。之後此事传回大都(元代首都),为朝廷嘉勉,敕封陈渊为「福佑圣侯」,并封幽婚之妻林氏为「助灵夫人」,赐额「孚济」,允赐建七进殿宇崇祀於丰莲山原址,亦有「孚济庙」之称。

元代所建的七进式祠庙,在明末时已经倾毁,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为纪念重建牧马侯祠,同年设有「捐题重兴恩王庙碑」,由开台进士郑用锡(西元1788-1858年)所题;另一块石碑为清宣统元年(西元1909年)的「捐题翻盖芳名碑」,记载捐献者,有曾被荷兰政府授以「甲政」之职的黄良檀(生卒年不详)、当代知名新加坡富商陈芳坑(生卒年不详)等,足见牧马侯祠於金门人心中之地位与重要性。

主要特色

庙中所供奉的主神为福佑圣侯,是唐代牧马侯陈渊,从祀侧助灵夫人、拱灵将军李俊(生卒年不详)、辅卫将军卫杰(生卒年不详)、都统钱舍人(生卒年不详)、忠翊王舍人(生卒年不详)等诸属神。当代随同前来的还有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等12姓族人。

关於助灵夫人林氏,相传为元代浯洲浦边人,善於养蚕取丝。有一天采桑经过牧马侯祠时,进庙献香,香不点自燃。瞬间看见白鹭腾空,林氏突然顿悟有其因缘,便坐化成仙。此讯息传开後,民众遂聚集於牧马侯祠,果真见证其躯身果然移动几步,大家得到林氏允诺後,就将塑像奉祀於圣侯像之侧。

元代所建的丰莲山牧马侯祠为一座七落殿宇,中殿有蜘蛛结网藻井楼的建筑,在明末时已倾毁。现存祠庙於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重建,三进二廊的纵深式结构。面宽三开间,门厅三川门采凹寿式(凹寿:又称为塌肚、凹肚、塔寿,为入口处内缩成ㄇ字形,檐下便有步口廊,寿梁即会露出屋顶及墙身外显)。次间以花岗石板叠砌,并镶青斗石镂雕成圆形窗,门厅与正殿之间则藉由轩亭(轩亭:於传统建筑中连接厅堂,无承重墙的设计之内部空间)串联成连续性的室内空间,比较特殊为轩亭屋面采龟壳式(龟壳式:指屋顶形式设计拱曲面,外型像龟壳,利用力学原理使结构更坚固),无柱亦无承重墙支承之大木构造,并在左右两侧留设龙虎井(天井),其山墙为弧形上翘的燕尾翘脊,堵墙分别塑上青龙、右白虎图案。

金门知名的牧马侯祠有7座,丰莲山庵前村的「牧马侯祠」香火最盛,目前所看到的牧马侯祠,虽然不如以往七进结构般雄伟,但亦保留清代建筑特色,除了建筑史外,更保有金门人精神寄托的文化意涵,不仅提供信仰与祭祀的空间,其重要性更超越实务所传达的价值,也兼具宏扬历史与教化意义。金门人感念陈渊的同时,也有勉怀先民劈荆斩棘奋斗之意,所以即使乔迁至异域,远至新加坡亦有分庙,为「金门同乡会馆」的现址。
庙中「恩泽浯岛」匾额
庙中「恩泽浯岛」匾额
庙门上的「牧马侯祠」匾额,庙中题字书体不同,值得一探。
庙门上的「牧马侯祠」匾额,庙中题字书体不同,值得一探。
两侧留设龙虎井(天井),这种型态与金门传统常见的庙宇格局不同。
两侧留设龙虎井(天井),这种型态与金门传统常见的庙宇格局不同。
山墙「右白虎」的剪黏艺术
山墙「右白虎」的剪黏艺术
山墙「左青龙」的剪黏艺术
山墙「左青龙」的剪黏艺术
正殿屋顶筒瓦,因重量大于板瓦,金门海风强大,传统建筑多以筒瓦为主。
正殿屋顶筒瓦,因重量大于板瓦,金门海风强大,传统建筑多以筒瓦为主。
陈渊在元代被朝廷赐额「孚济」,庙中亦有「孚济」匾额。
陈渊在元代被朝廷赐额「孚济」,庙中亦有「孚济」匾额。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捐题翻盖芳名碑」,碑文中「甲政」之词,指南洋经商有成之金侨。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捐题翻盖芳名碑」,碑文中「甲政」之词,指南洋经商有成之金侨。
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兴修,为郑用锡(公元1788-1858年)所书「捐题重兴恩王庙碑」。
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兴修,为郑用锡(公元1788-1858年)所书「捐题重兴恩王庙碑」。

文献资料

  • 1.莊敏信(1998)。金門縣第三級古蹟豐蓮山牧馬侯祠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金門:金門縣政府。
  • 2.黃振良(2009)。豐蓮山牧馬侯祠。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檢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512
  • 3.豐蓮山牧馬侯祠(2018)。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81111000007
  • 4.豐蓮山牧馬侯祠(2018)。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檢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ec/53.html
  • 5.恩主廟捐題翻蓋芳名(2018)。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臺灣碑碣拓片。檢自: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7%A2%91%E7%A2%A3%E6%8B%93%E7%89%87&subject_url=&project_id=twrb&dtd_id=12&xml_id=0000163757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