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录理由
本社为日本时代乡街社政策下的建筑,主体已圮,仅存二座鸟居、部分石灯笼残构及参道阶梯,构造俱为仿石构造,鸟居旁并留有表忠碑。可与八通关古道串连成一个文化系统。
主题导览
玉里旧称「璞石阁」,日本时代的政府为了强化对布农族的管制,於日大正年间开辟八通关越道路.玉里社位址一带为道路的起点,并在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总督府准许兴建玉里社。
玉里社依附山势而建,配置格局轴线明显,其建筑物依轴线左右发展,由外至内依序为一鸟居、表忠碑、踏阶、二鸟居、踏阶、手水舍、拜殿、踏阶、本殿,参道旁设置数盏石灯笼。
神社在二战後,由财政部国有财产局接收,民国62年(西元1973年)遭到大型机具的破坏,从此隐没於山林之间,民国97年(西元2008年)被指定为古蹟。玉里神社鸟居外设置的「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也可见其地理地位特殊及重要性。
发展源流
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在玉里神社一鸟居外设置「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八通关越道路是日本时代横跨花莲与南投的道路,强化日本政府对原住民的控管。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松尾温尔(生卒年不详)、岩田仙吉(生卒年不详)、朝仓留治(生卒年不详)联名向台湾总督府请愿,希望将原野拨给玉里社做为「社附属地」,获得许可後,於是招人开垦社附属地的收入做为神社费用,并由玉里庄及花莲港厅的官民共同捐献,共募得7000圆兴建神社建筑。隔年10月22日举行镇座,神社的社格属於社祠类,正式名称为「玉里社」。
神社的祭神为开拓三神与平台之神共四位神只,开拓三神是大国魂命、大己贵命、少彦名命的合称,平台之神是指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玉里社并无专职的神职人员,祭祀活动都是由兼任性质的「依托神职」负责,创立初期的神职工作由巡查兼任,例祭日遵循台湾神社订在10月28日,这天同时举行原住民相扑比赛,做为余兴节目。
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10月2日总督石塚英藏(西元1866-1942年)巡视玉里,适逢伊势神宫第58回式年迁宫的皇大神宫迁宫,石塚英藏前往玉里社遥拜伊势神宫,并竖立纪念碑一座。日昭和7年(西元1932年)1月5日在一鸟居後方竖立表忠碑,祭祀 195 名理蕃殉职的警察。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警察单位在表忠碑前方奉纳一对石灯笼,神社在镇座後仍接受「奉纳」,基地持续建筑附属设施,除了石灯笼之外,昭和11年(西元1936年)东台湾无尽株式会社更奉纳一座鸟居。
二战後,玉里社的产权由财政部国有财产局接收,神社基地陆续受到破坏,其中最大规模的破坏是民国62年(西元1973年)玉里荣民医院向玉里镇公所提议,由玉里镇公所将本殿、拜殿、手水舍等建筑拆除,仅存两座鸟居、一座表忠碑,以及部分石灯笼构件。民国99年(西元2010年)进行「县定古蹟『玉里社残蹟』紧急修计画」,才得以保留。
主要特色
玉里社依附山势而建,配置格局轴线明显,其建筑物依轴线左右发展,由外至内依序为一鸟居、表忠碑、踏阶、二鸟居、踏阶、手水舍、拜殿、踏阶、本殿,参道旁设置数盏石灯笼,本殿为玉里社最为神圣之场所,所以设置於轴线最终端,地势高於前面所有建筑物,以彰显崇高之地位。
本殿为神社供奉神体的建筑物,平日不对外开放参拜,只有主祭者能入内。建筑型式由旧照片研判属於流造的变形,因为只有一开间,所以又称为「一间社流造」。流造最明显的特色是在屋顶的做法,前坡会以扇形弧线向前拉长(称为「向拝」)、两侧再向下弯曲形成弧线(日本称为「蓑甲」),屋坡没有向前延伸向拝,也就没有「海老虹梁」构件,屋顶设置「千木」及「胜男木(坚鱼木)」为本殿的建筑特色。本殿以及外围的玉垣都已不存在,仅存基座。
本殿前方配置拜殿,拜殿为钢筋混凝土造,是由10根圆柱支撑屋顶,楣枋下做混凝土装饰,屋顶形式采「入母屋造」。拜殿附近配置手水舍(又称手水屋、水盘社、水屋),中心安置水盘。目前所见拜殿与手水舍皆已拆除,拜殿仅存基座,手水舍原址附近有疑似手水舍柱位残蹟。
玉里社保存的两座鸟居,皆是钢筋混凝土造,表面做洗石子,第一座鸟居位於入口处,称为「一鸟居」;第二座鸟居位在参道上,称为「二鸟居」。鸟居型式为「神明鸟居」,由4个部分组成,由下而上分别是呈现圆盘状的柱础(日文称作「亀腹」,亀腹上直立着「柱」),柱顶分别有两个横向构件,顶端圆筒状的构件称为「岛木」,岛木下另一个横向扁平状的构件称为「贯」,但贯并不会凸出於柱。
石灯笼以对称方式排列在参道两侧,设置在一鸟居後方的石灯笼尺寸较大,有加强入口意象之作用。石灯笼风格是「春日型」,主要使用於神社,构件由上而下分别是宝珠、笠、火袋、中台、竿、基础,战後受到破坏,构件散落或遗失,现存16座。
本殿与拜殿残迹。日本时代的本殿前方配置拜殿,拜殿为钢筋混凝土造,屋顶形式采入母屋造。
二鸟居后的参道原是斜坡,于民国99年(公元2010年)设置栈道。
饶永昌(公元1880-?年)对玉里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明治38年(1905年),饶永昌独自由基隆坐船到花莲外海,立志开发凤林,不再南下。
文献资料
- 1.黃士娟(1997)。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2.玉里社殘蹟(2008)。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80723000003
- 3.中國科技大學(2013)。花蓮縣縣定古蹟玉里社殘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花蓮: 花蓮縣文化局。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