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天后宫在清嘉庆8年(西元1803年)创建,是六堆最早兴建的妈祖庙,百年来在六堆的民间信仰中享有崇高地位。这座妈祖庙与区域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庙内保存的〈奉宪封禁古令埔碑〉是族群关系与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而清代每当六堆出兵皆是在六堆天后宫誓师,妈祖柔和且具母性特质的象徵,成为出征者与地方居民祈求生活安定的对象。
历经清代几次修建後,目前属於两落带拜亭之建筑格局,拜亭位於三川门与正殿之间,拜亭的两侧附有龙、虎天井,这种空间组构使庙内形成连贯性的空间,是台湾南部庙宇常见的做法。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重修时,在左侧增建厢房,使得庙宇与左邻的昌黎祠相连,形成今日所见的庙貌。
六堆天后宫主祀天上圣母,「六堆」之名源自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贵(西元1690-1722年)及杜君英(西元1667-1721年)民变,事件扩大扰及屏东一带的客家聚落,地方人士组织义勇负责维护地方安宁,事件过後仍维持团练,演变成先锋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於是「六堆」成为客家族群、聚落之概念性统称。六堆天后宫所在的内埔乡属於後堆的范围。
清朝嘉庆年间,蔡牵(西元1761-1809年)骚扰台湾南部,连带的影响到六堆居民的生存安全,锺麟江(西元1757-1829年)从厦门转往湄州分灵妈祖香火来台,经由六堆居民与各个尝会(祖先的祭祀公业)、神明会共同捐款,在清嘉庆8年(西元1803年)兴筑天后宫,清嘉庆10年(西元1805年)庙宇落成,妈祖信仰在蔡牵之乱中成为稳定人心的力量,天后宫发展为六堆民众集体信仰中心,因而庙名冠上「六堆」,而称为「六堆天后宫」。
该庙自创建以来即在六堆享有崇高的信仰地位,历次修建皆有六堆各聚落参与。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建筑已呈现老旧倾圮状。六堆各聚落遂推举锺桂龄(生卒年不详)主持重建,工程於隔年10月开工,清咸丰元年(西元1851年)12月竣工,这次重修大致维持原有格局,未有太大改变。
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再次进行修建,这次重修在主体建筑左侧增建厢房,使得六堆天后宫与昌黎祠相连。日治末期受到宗教政策的影响,神像被迫迁出,直到战後才迎回奉祀。
六堆天后宫的方位坐北朝南偏西,平面布局属於两落带拜亭、厢房之建筑格局,两落即三川门与正殿,拜亭位於三川门与正殿之间,拜亭的两侧附有龙、虎天井,这种空间组构使两建筑之间藉由拜亭作联系,形成连贯性的空间,是台湾南部庙宇常见的做法。
六堆天后宫的构造为擡梁式构造及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混合,三川门面宽三开间,前後用四柱,前檐口柱为石雕龙柱,外檐装修落在前金柱边,立面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入口作三门,中门绘龙,右门绘文官,左门绘武将,点金柱架内采二通二瓜叠斗式,屋顶采双坡水硬山单檐翘脊式屋顶,屋脊为三川脊,屋面铺设筒板瓦。
正殿做不装设门扇之敞厅式,前後用4柱,檐口柱为石雕龙柱,中央点金柱栋架架内做法是通梁上用斗座草,上承方斗,斗上再接童柱,童柱承楹,这样的做法近似潮汕地区的屋架做法,屋顶采双坡水单檐翘脊式屋顶,屋面铺设素烧筒板瓦,正殿的步口经由过水门可通往左厢房。
正殿的内檐装修最主要是表现在供奉神像的神龛与牌楼看架,神龛位於後点金柱之间,神龛内供奉尺寸巨大的镇殿天上圣母神像,正殿的次间作砖砌方台,左次间供奉注生娘娘与婆姐,右次间供奉福德正神,左厢房供奉观音佛祖。
六堆天后宫的历史悠久,是六堆客家地区重要的信仰庙宇,百年来保存许多文物,这些留传下来的珍贵文物,可以做为研究区域发展史最具体而重要的史料,尤其是镶嵌在三川门的〈奉宪封禁古令埔碑〉。古令埔是指今日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水东北方,原是马卡道族的土地。清嘉庆年间时汉人抢夺土地水源,嘉庆20年( 西元1815年)凤山县府立碑严禁汉人入垦。碑文具历史意义,日本政府於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12月5日将石碑依《史蹟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列为国家级史蹟,名称为「民蕃境界古令埔碑」。
清嘉庆20年(公元1815年)凤山知县吴性诚(生卒年不详)所献「河清海晏」匾
六堆天后宫的香炉置于垫炉石上方,这种做法保存客家古老风俗,在台湾庙宇中较为少见。
三川门、拜亭、正殿的栋架虽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但之间以札牵梁相互连系,使三川门、拜亭、正殿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镶嵌在三川门的〈奉宪封禁古令埔碑〉,日治时期列为国家级史迹,照片为石碑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