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一一个夏季妈祖出巡的宗教活动,具有历史背景(和先民开发、船难有关),活动层面广,是中港地区当地具历史传统的仪式活动,并具有悲天悯人、安定民心之作用。
洗港仪式为中港地区特殊的民俗宗教活动,由慈裕宫三妈率领中坛元帅及光明宫的玉皇太子,於端午节(农历5月5日)上午开始,先在出巡路径重要桥头和路口张贴张贴符令,每隔72步便张贴1张符,象徵分派神兵神将驻守岗哨。
接着下午1点举行祭江和洗港仪式,来自各寺庙的主神,乘着大轿或四辇来到慈裕宫前广场集合,绕行竹南後厝龙凤宫、小桥公、西门桥、海口尾桥、射流沟、竹南永莲寺、水门桥和大众庙等,在每个路口和桥梁处举行驱逐邪煞的仪式,至灰寮沟汇入中港溪处,分别以三妈祖、中坛元帅、玉皇太子等五尊神只的青竹符安营,象徵神明派兵镇守於此,水路秽物不得造次,前後历时约2小时。
中港慈裕宫原是闽南漳州人在盐馆前草建,後再修建成土壁瓦顶宫殿型庙宇。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地方人士监於庙太小,提议迁建於南门口。该地地势低洼,饱受淹水之苦。竹南最早的文物就是该年信徒敬献的青斗石狮,为龙溪王静观所赠。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官府在此立禁止差役扰民的碑,称为「严禁差役藉端扰累碑」,为最早出现「竹南」地名的历史文物记载。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南庄总土目樟加礼的女婿黄祈英(生卒年不详)联合原住民和客家人,攻打在中港的闽南人,造成大批福佬族群在射流沟溺死。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漳泉械斗後,官府在此立碑「劝中泷泉漳和睦碑」。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扩大重建时,找来两派师傅分场对作,连石柱上的对联字体、花边都不同。皇民化运动时,神像一度被送往狮头山集中保管,於民国59年(西元1970年)再度修建为今貌。
洗港仪式相传自清康熙末年,因为中港溪口是当时台南至淡水必经之地,屡屡发生行人渡溪溺水的惨剧,并且常有上游漂来的屍体。另外,日昭和18年(西元1943年)2月19日,因有鲸鱼搁浅在外海,乘渡船参观大鲸鱼的民众在港中因翻船造成32人罹难,之後一并纳入祭江洗港,以慰亡灵。因此洗港活动非源自单一意外事件,最初只在出海口设案祭拜,之後随中港的发展、垦民增加,使此仪式范围与规模扩大,成为中港地区特有之民俗宗教活动,也是台湾唯一妈祖夏季出巡活动。
洗港属於宗教洁净仪式,具清净水域、安抚人心功能,进行洗港仪式前,庙方代表和参与者解说过程和注意事项,接着中坛元帅於起驾出发前,进行调兵遣将仪式。妈祖神轿抵达出海口之後正式展开,众神轿及乩童在中坛元帅神轿领头下,分别绕行五方营阵後冲向出海口,并在临时坛前,准备了各式供品,以祭拜当年不幸罹难或滞留於此不肯离去的冤魂,希望享用完毕後能不再逗留。做完科仪後陆续返回,由妈祖神轿押阵,连同众神轿一起回宫。
回程时众人必须背向出海口,掩旗息鼓(卷起旗帜,停止敲鼓),噤声而回,避免亡魂、好兄弟回头,以确保民众之安全。当队伍回到慈裕宫,一一向妈祖缴旨,禀明任务完成後各自回宫,三妈与中坛元帅也回宫安座,完成洗港祭江仪式。
民间认为源於南庄的中港溪,沿岸孤魂会顺水而下,又因日昭和18年(西元1943年)2月19日,中港溪塭仔头对面漂来一只大鲸鱼,因民众抢搭渡船争睹,一艘超载船只因超载沉没造成32人溺毙,为了避免溺水冤魂抓交替,中港慈裕宫每年端午节举行「祭江洗港」仪式,在出海口的五福大桥旁超度中港溪和射流沟的孤魂,祈求航行平安。祭江洗港活动历史悠久,不仅成为地方特色文化,同时也见证地方发展,亦藉此唤醒社区民众,凝聚地方意识,深化民众对於有形、无形文化资产维护,并达到传承的观念。
祭江洗港仪式随着纸钱烧化迈入尾声,阵头需要偃旗息鼓离去,避免好兄弟尾随在后不愿离去,直到抵达慈裕宫才辞驾。
在临时坛前,准备了各式供品,以祭拜当年不幸罹难或滞留于此不肯离去的冤魂,希望享用完毕后能不再逗留。
参与洗港队伍行经之处,各友宫庙来临时坛报到,人山人海挤满祭典现场,可见竹南地区对洗港仪式重视程度非凡。
中坛元帅率领五营兵将护卫参与洗港队伍,并协助慈裕宫三妈、中坛元帅进行洗港仪式。
中港慈裕宫中坛元帅于起驾出发前,进行调兵遣将仪式。
进行洗港仪式前,庙方代表和参与者解说过程和注意事项。
参与洗港的光明宫太子前来慈裕宫报到后,须领取慈裕宫天上圣母令牌,代表领旨,方能出发参与洗港。
竹南镇各庙宇前来慈裕宫报到领旨,准备一同参与洗港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