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壮围乡游氏家庙追远堂

壮围乡游氏家庙追远堂
*
壮围乡游氏家庙追远堂正面照,明显可见两侧护龙之清水红砖。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宜兰县壮围乡壮六路39号
公告日期: 2005年04月06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末年 (约1850年)
经 纬 度: 121.80121,24.74718
指定/登录机关: 宜兰县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40001630号
资产保存者: 游氏家庙追远堂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其兴建显现其宗教族拓荒精神,虽经修建,不失其历史传承意养,建筑本体雕、画工精美,为宜兰地区少数仅存之。

主题导览

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游氏开台祖的11世士恨(生卒年不详)、士怕(西元?-1798年)兄弟自诏安渡海来台,清嘉庆8年(西元1803年) 游士怕之妻李氏(温勤妈;生卒年不详)率领8房子孙,前往宜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垦许多土地,壮六地区也成为游氏族人聚居的所在。

当时整建「游氏追远堂」祖祠,除了感念先人渡海来台垦荒,拓置田园外,也有监於新移垦区,因世代少需凝聚每一代子孙,方易有成,故建以血缘为纽带的祠堂型家庙,有助於巩固家族产业之意。身为宜兰地区少数仅存家庙之一,拥有时代性、在地性、艺术性和诏安客语使用等文化价值特色,值得记录与保存。

发展源流

兰阳平原上游氏後裔散居,有「水头游厚日,水尾游龙昭」的俗谚,即说明宜兰河流域上下游的两大游氏家族。「水头游厚日」所指为今日员山乡游荣都派下的余庆堂代表人物14世游厚日(生卒年不详) ;「水尾游龙昭」即为壮六追远堂代表人物12世游龙昭(生卒年不详)。

壮围乡游氏家庙追远堂属王游派下,根据《游氏追远堂族谱》记载,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游氏开台祖的11世士恨、士怕(证号宽义)兄弟自诏安渡海来台,先居桃园「南势角」,後转垦今桃园市龟山区新路坑。游士怕过世後,清嘉庆8年(西元1803年)其妻李氏(温勤妈;生卒年不详)年龄50出头岁,率领8房子孙,随同当时北台湾淡水厅拓殖噶玛兰。来到宜兰後,原意定居今日礁溪柴围山脚下,但顾虑山区原住民的侵扰,才来到今日壮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垦诸多土地,壮六地区也成为游氏族人聚居的所在,排行第2的游龙昭也在此时即声名大噪,日後子孙繁衍,直至清光绪年间、日本时代初期,各房方陆续迁出。

清道光末年,游姓11世祖宽义公派下9大房子孙,有感先人自唐山来台,渡海垦荒,拓置田园,应将其精神流传亘古,乃合议各抽应得产业若干,为万年思源之基,创祖厝於噶玛兰厅民壮围堡六结庄祖居地,整建「追远堂」祖祠一座,以方便祭祀。当时为田寮建筑,清光绪时,为火所焚,族人乃以木修建。後因逢岁必修,为长久之计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改砖造建筑,主祀来台祖宽义公,配祀大陆5、6世祖诸牌位。壮六游氏除有形文化资产「追远堂」外,更以宜兰唯一保存的诏安客语使用点而闻名学术界。因此,壮六游氏除有形文化资产追远堂外,更以台湾重要的诏安客语使用或保存点而先行早已闻名学术界。

主要特色

壮围乡游氏家庙追远堂正身为面阔三开间、进深4柱13架的建筑,清道光末年派下9大房子孙阄分祖产,合议各抽应得的部分产业,创建追远堂祖厝。创建时只是一座草寮,到了清光绪年初,草寮被火所烧毁而重新盖了木造的祖厝,直至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才兴建此砖造建筑。

在构造上为二大木架及砖砌外墙组成,正身前墙面及两侧山墙为清水红砖砌筑,左右侧山墙外立面仍保留着清水砖面。正身左右各有一内净宽约90公分的过廊连通正身、护龙与前埕後院,过水廊为砖墙、砖柱及穿斗式木屋架所构造。屋面明桷仔舖筒板瓦,中脊为简单之马背脊。在桁楹上右护龙仍为圆楹,左护龙则为方桁。

追远堂正立面墙堵彩绘瓷砖,为在地颜金钟(生卒年不详)师傅,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在白瓷砖上以釉药绘制图样在烧结、贴附而成;正立面墙身上不同粒径石料、色粉等,丰富多样、做工精良的洗石子;正立面步口两侧墙面,为日本时代常见表面为白亮釉并有特制裂纹的小平口丁挂瓷砖等,都彰显日本时代流行的建筑装饰风格与巧思。

至民国68年(西元1979年)整修时,聘请当地木做的萧朝枝(生卒年不详)师傅与泥做的简德旺(生卒年不详)师傅,全面更换屋顶楹仔及重做屋顶。殿内木构件彩绘为宜兰在地的曾氏彩绘家族第三、四代曾金松(西元1915年-)与曾永裕(西元1955年-)两位师傅所做,其构图、用色保存宜兰在地特色。曾氏家族在宜兰地区祠庙的彩绘作品,多因後期修缮而遭覆盖、重绘,所以此庙之彩绘,对於保存宜兰在地彩绘样式、风格显得格外重要。

民国85年(西元1996年)年与88年(西元1999年)追远堂亦有整修,游氏家庙追远堂为时代性家庙建筑,也是宜兰地区少数仅存家庙之一,拥有颇高的文化价值。
追远堂的佛桌,绘有佛手柑、桃、石榴,以表多福、多寿、多男丁之吉祥图绘。
追远堂的佛桌,绘有佛手柑、桃、石榴,以表多福、多寿、多男丁之吉祥图绘。
 后氏子孙整修时献「追崇德远」之匾额
后氏子孙整修时献「追崇德远」之匾额
比例优美的栋架、彩绘与鳌鱼雀替。
比例优美的栋架、彩绘与鳌鱼雀替。
追远堂架内使用方梁蜀柱与较简明形式的木构架
追远堂架内使用方梁蜀柱与较简明形式的木构架
屋脊丰富多彩、形体优美古朴。
屋脊丰富多彩、形体优美古朴。
因属家庙,所以屋檐装饰较为简约。
因属家庙,所以屋檐装饰较为简约。
庙宇外观的墙面,搭配不同色彩的洗石子、彩绘瓷砖、丁挂白磁砖建造。
庙宇外观的墙面,搭配不同色彩的洗石子、彩绘瓷砖、丁挂白磁砖建造。
于正厅排楼软折书卷形的木横匾
于正厅排楼软折书卷形的木横匾
殿中游氏先祖神龛与牌位。主祀来台祖宽义公,配祀大陆5、6世祖诸牌位。
殿中游氏先祖神龛与牌位。主祀来台祖宽义公,配祀大陆5、6世祖诸牌位。

文献资料

  • 1.游永德(1980)。游氏追遠堂族譜。宜蘭:游姓祠廟追遠堂管理委員會。
  • 2.葉永韶(2010)。宜蘭縣定古蹟游氏家廟追遠堂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3.游德二(1998)。宜蘭“游”蹤。蘭陽博物館電子報,40。摘自: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60&k=398
  • 4.邱彥貴(1998)。游氏追遠堂的家族簡史宜蘭“游”蹤。蘭陽博物館電子報,40。摘自: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60&k=399
  • 5.葉永韶(1998)。游氏追遠堂的建築環境。蘭陽博物館電子報,40。摘自: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60&k=400
  • 6.葉永韶(1998)。追遠堂的空間組織。蘭陽博物館電子報,40。摘自: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60&k=401
  • 7.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2005)。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50406000001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