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民国73年2月22日颁行之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第61条综合评定之
开基武庙主祀关圣帝君,相传明郑时期郑成功(西元1624-1662年)部将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涂门关帝庙奉请二关圣帝君神像来台,在承天府西定坊港口前搭盖草寮供奉神像,後因参拜者日渐增多,於是鸠资建庙,历经几次修建,又以清嘉庆23年(西元1818年)的修建奠定开基武庙的建筑格局。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为了有别於同是主祀关圣帝君的祀典武庙,而称开基武庙为小关帝庙,又因庙址在关帝港口,又称关帝港武庙。随着地貌改变,今日开基武庙前已不见海水,坐落於新美街的开基武庙基於土地利用,使得开基武庙夹於街屋之间,属於街屋型态的庙宇建筑,庙前紧临道路,建筑平面布局原属於三落之建筑格局,民国63年(西元1974年)将後殿拆除,现仅存三川门与正殿。
关於开基武庙的创建,开基武庙认为始建於明郑时期,是郑成功(西元1624-1662年)部将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涂门关帝庙奉请二关圣帝君神像来台,於明永历23年(西元1669年)在承天府西定坊港口前搭盖草寮供奉神像,後因参拜者日益增多,於是有了建庙的计画而集资在原址建庙,庙名为关帝庙,港口亦改称为关帝港。
庙中保存清代以来的石碑,在这些石碑中,以清嘉庆23年(西元1818年)的石碑最为重要,「重兴开基武庙台郡郊舖绅士捐金碑记」与「重兴开基武庙本境郊舖绅士捐金碑记」,让我们知道清嘉庆年间的整修奠定今日开基武庙的建筑格局,同时从石碑的榜题也可以知道清嘉庆年间已经称为开基武庙,这庙名一直延用至今。到了日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依照原建筑型式加以调整。
开基武庙在二战期间受到火灾波及,导致屋顶遭受焚烧,所以在民国36年(西元1947年)进行修缮,於民国63年(西元1974年),正殿屋顶漏水严重而展开重修,在这次重修的同时亦将後殿拆除,并於正殿右後方另外兴建明圣堂、正殿正後方兴建新大殿,民国65年(西元1976年)新大殿落成,部分原先供奉在正殿的神像移至大殿供奉,因而形成开基武庙的古蹟本体为三川门与正殿。
开基武庙位於新美街,街道基於土地利用而将土地分割成狭长型,以获得更多的沿街户数,如此一来每一户皆比邻而居,同样都是面宽窄而纵深长,两两相间拥有极长的共同壁。开基武庙就夹於街屋之间,属於街屋型态的庙宇建筑,庙前紧临道路,使得开基武庙并无腹地作为庙埕,建筑平面布局原属於三落之建筑格局,现仅存三川门与正殿。
三川门与正殿结构墙体均采砖石造,建筑构造为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三川门与正殿之间於梁上搭接设置廊道,中间为天井,使狭长的建筑物能获得采光与空气流通。三川门面宽三开间,立面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因为面宽狭窄的缘故,明间的中门为双开门,次间的偏门为单开门,板门原本有绘制门神,民国63年(西元1974年)改为装设乳钉的板门。
开基武庙正殿明间神龛主祀文衡圣帝,神像作坐姿,头戴冕旒,双手交叠於胸前持圭,镇殿神像左侧为站姿张仙大帝与王灵天君,这两尊神像为战後新增祀,神龛内同时供奉五公菩萨神牌,五公菩萨为宝公、朗公、志公、化公、康公,从清朝台南松云轩刊刻的《五公经》显示五公菩萨信仰曾盛行於台南。另外在神龛下方供奉虎爷,因为开基武庙正殿格局狭窄,於是在山墙设置壁龛供奉马使爷与赤兔马。
正殿右後方的明圣堂供奉地藏王菩萨与历代先贤,明圣堂源自附近居民在庙内诵经的诵经团,日治昭和2年(西元1927年)成立悉明堂,後在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改为明圣堂。民国65年(西元1976年)新建大殿落成後,部分原供奉在正殿的祀神移至大殿供奉。
开基武庙的历史悠久,庙内现存最古之文物为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由武庙信徒所献之「衡文天阙」匾,以及清嘉庆11年(西元1806 年)的「行大道」匾与清光绪2年(西元1876年)的「立人极」匾,行大道与立人极是对关圣帝君的推崇与赞美。正殿仍在使用中的钟鼓为清咸丰8年(西元1858年)制作,钟属於清代常见的圆体平口大钟,材质为鉎铁,钟面有铭文。
清乾隆41年(公元1776年)「衡文天阙」匾,是庙内现存最古之文物。
开基武庙虽然格局狭小,但是三川门、拜亭、正殿一气呵成,形成连续的空间。
神龛对联「入此庙当要出此庙莫混账磕了头去,拜斯人便思学斯人须仔细扪着心来。」传达警世教化。
由于开基武庙正殿格局狭窄,于是在山墙设置壁龛供奉马使爷与赤兔马、虎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