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录理由
具有保存价值
主题导览
淡水礼拜堂堪称台湾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会,也是马偕牧师亲手设立之教会,淡水礼拜堂能有今日的荣景,从马偕牧师於西元1872年租屋算起,可分爲五个阶段,分别为:租屋、购地、三次改建而成。而所见之建筑物本身,竣工於西元1933年,设计者为马偕牧师的儿子偕叡廉牧师(Dr. George William Mackay)。
这是一栋哥德复兴式的建筑,为流行於西元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一种教堂建筑式样。完工後即成为当时是台湾北部最大的礼拜堂。在信仰上象徵沟通天人之际,在文化艺术上融合中西,在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和地方开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展源流
从淡水礼拜堂今址的改建情况来看,可分为三代。马偕牧师於西元1872年3月9日抵达淡水後,就积极地展开传教的工作,也学习闽南语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赁的房子,不但是作为医院,也是传教之地。淡水礼拜堂则是後来由偕医馆医师宿舍所改建,随着西元1901年马偕去世,淡水教会进入了新的时代。
由於实际及扩展需要,方於西元1915年二度改建,由当时教会着名的建设者吴威廉(Rev. William Gauld)负责,此教堂因外敷白灰而被称为「白色礼拜堂」。
西元1928年又因的空间已经无法容纳众多的会友来做礼拜,又为庆祝淡水设教60周年,因此决定三度改建礼拜堂。当时募集重建基金,除向淡水会友和学生、以及台北会友募款之外,部份由偕叡廉向加拿大教会申请补助。西元1929年又买下在其西邻的牧师楼。在资金及土地皆合宜之後,新礼拜堂於西元1932年11月18日开工兴建,由偕叡廉亲自设计、监工,并由锺天枝牧师协助,至西元1933年9月3日完工,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礼拜堂。
新的礼拜堂是一栋哥德复兴式的建筑,采用扶壁、柱头饰以小帽尖(Pinnale),但内部采用当时盛行的「加强砖造」,有钢筋的R.C.柱及楼板,上以大跨距(11.6公尺)的铁骨托住屋顶,再覆以天花板。主要的红砖结构,外墙秀面采用来至松山三美路机器制砖厂所出品、质坚色美的红砖,至今未见风化。外墙由着名匠师黄阿树以红砖砌出变化有序的壁面,钟塔上尖拱、圆拱、平拱、线脚和菱形饰带等,砌工精堪,礼拜堂正面与钟塔尖拱内侧近以欧洲教堂之玫瑰窗,相当雅致,是台湾红砖建筑与教堂设计的精品之作。
主要特色
重新整修的淡水礼拜堂,将先前铺设的台湾屋瓦改爲瑞典进口之铝合金瓦片,并将先前的素面色玻璃窗更换成由西班牙进口的彩色玻璃。整修後的最特别之处是在,正面「三位一体」和钟楼的「五饼二鱼」以及「客西马尼祷告」五扇窗户之图案,让这美丽庄严的教堂气氛更爲活泼典雅。尖拱窗也是淡水礼拜堂另一特色,拜堂两侧尖拱窗设计则采哥德式双尖拱窗,尖拱内双子弹形窗饰,更有引导视线上达穹苍之效。
「白色礼拜堂」原钟塔的钟为後来的礼拜堂所沿用,礼拜堂钟塔尖顶屋顶四个角各有一个具有装饰性和承重功能的小帽尖,尖顶底部为方形。八角锥形的屋顶贴有瓷砖的线条以作装饰,顶部放置避雷针,有异於一般立十字架的教会。
象徵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标记「焚而不毁」,源自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3章,象徵着上帝的子民虽处於苦难中,但上帝却要保护他们,与其同在。而马偕为台湾最早使用「焚而不毁」标志者,由於西元1884年清法战争时,陆续有7间教堂受到排外情绪的波及,而受到本地愤怒民众破烧毁。在教堂重建里,马偕即用上此标志,代表着台湾教会是从迫害、艰难的处境中洗链出来的。
淡水礼拜堂依山面海,矗立在错落有致,蜿蜒多变的街巷中,本身又是淡水洋风文化的表徵。古朴典雅的红砖和直指天际宛若祷告的手之钟塔,配合着翠绿的观音山,成为淡水美丽的代表之一。
文献资料
- 1.周宗賢(2005)。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禮拜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北:臺北北縣政府文化局。
- 2.蘇文魁主編(1991)。滬尾街,第三期。臺北:滬尾文史工作室出版。
- 3.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編(1987)。會員大會報告手冊(1987年1-12月)。臺北:淡水教會。
- 4.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北中會淡水教會(2018)。檢自:https://www.mackay.org.tw/ch/churchworship.html
- 5.黃春生(2018)。點燃年輕世代熱情。檢自:http://www.pct.org.tw/article_apoc.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6102500015&strDesc=&strSiteID=&strCTID=CT0013&strASP=article_apoc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