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建筑为竹北乡民信仰中心,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尔后经历日治及战后之修缮,同时保有不同时期的建筑传统技艺。
莲华寺位于新竹市区东北方犁头山,是道光3年(公元1823年)至道光6年(公元1826年)间,台湾府台湾县知县李慎彝(1777-1855)经过莲华寺现址,看见这个位置辽阔,可远眺竹堑城区,并一览十八尖山及头前溪,而且位置四通八达,北达淡水,下接竹堑,是交通要冲,随着开垦日久,定居的居民人口逐年增加,六家地区没有公庙可以祭祀,进而邀集竹堑地方仕绅捐资建庙。由当地乡绅林希贤(生卒年不详)、范朝魁(生卒年不详)、林上华(生卒年不详)等12人捐资兴建,但是因为闽客冲突、头前溪改道泛滥造成灾害等事,让建庙工程迟至光绪4年(公元1878年)才完工。由于莲华寺主祀观音,因此当地人也称之为「观音庙」,并成为竹堑地区居民的信仰中心。
光绪21年(公元1895年)因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政府战败,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地方武装抗争四起,由于犁头山位居高点,交通扼要,是日军与地方民兵必争之地,因此莲华寺也毁于战乱。直到明治27年(公元1894年)由地方仕绅林荣和、林祺富、杨庆云(生卒年皆不祥)等人捐资重建,再次成为六庄地区居民的信仰中心。
直到民国37年(公元1948年),莲华寺因为44年间未经整修,所以地方人士如林祺炽、杨林芳、林还德(生卒年皆不详)等人发起捐资,重建庙宇,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完工,形成今日样貌。但尽管已经竣工,因为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将犁头山划为军区,除了唯一的管理员之外没有其他信徒可以进入参拜,香火稀少。到民国48年(公元1959年)庙方请修慧法师担任住持,经过多次交涉收回寺庙,让民众可以自由进出莲华寺参拜。
除整顿环境外,修慧法师亦致力推动社会福利与教育事业,先后于民国51年(公元1962年)、民国58年(公元1969年)、民国69(公元1980年)年创办「莲华安老院」、「菩提佛学院」与「洁人幼儿园」,成为新竹地区推行教育的动力之一。
竹北莲华寺建筑经历清代、日治、国民政府多次重修,因此建筑可见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举凡三川殿以传统中式传统木构建筑,牌楼以石头为建材,并配有镂雕石窗,正殿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重修时,建筑改为带有洋风的平拱构造,是看得见历史轨迹的庙宇。
今日莲华寺主要建筑体为二殿二廊二横屋的形式,由三川殿与正殿组成,左右两廊开有八卦门,另有过水廊连接横屋,横屋中央设有厅堂,左右横屋空间则作为会议室及储藏空间。以红砖砌成的八角形的门,称之为「八卦门」,在传统民间宗教信仰里,认为「八卦」是可以趋凶避邪的镇煞物,所以常被用做为庙寺或祠堂的门,以隔离、去除「不洁之物」。一般的祭祀空间常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禁忌,例如适逢家中有丧事的守孝期间,或是妇女生理期间,是不能到寺庙去拜拜的,但是只要按规矩通过「八卦门」,就能到正殿去上香祭拜,所以八卦门又称为「避邪之门」,是竹北莲华寺建筑上的主要特色。三川殿保留了传统木构架与样貌,牌楼面以石材构筑,配以镂雕石窗,虽非出自于知名匠师之手,但为新竹地区常见之作法,朴实而典雅,是观赏的重点。
正殿部分于战乱中遭受破坏,损坏较为严重,而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的重修中,修改为带有洋风的平拱构造,亦是新竹地区日治后期常看到的结构方式,具时代特色。神龛上方悬挂「佛光普照」匾额,以彰显其佛教庙宇性质,正殿左右次间配祀关圣帝君、神农大帝、福德正神、妈祖婆、注生娘等神灵,使佛教与民间信仰结合,发挥净化人心之功能。
莲华寺每年重要庆典除了各神明的圣诞祭典之外,在农历7月会举行客家人传统的「义民祭」,由竹北鹿场、东平、中兴、隘口、东海、十兴及新埔文山等7里轮流举办,并且依照习俗有赛神猪比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祭仪。
今日,由于莲华寺位于当地文山步道的起点,因此不仅是新竹地区的信仰核心,也是当地居民假日散步登山的景点之一。寺旁左侧有一健康步道,可攀爬而上至庙宇后山的造景庭园登高望远,园中有凉亭「莲华亭」可休憩,与「莲华寺史记」碑文供参观者了解该寺历史,并有整片九龙壁、十二生肖等石雕供游客赏玩。而且莲华寺附近种有樱花,因此每到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也会吸引游客前来赏樱,成为新竹著名的观光景点。
正殿主祀观音外,神龛上方悬挂「佛光普照」匾额,以彰显其佛教庙宇性质。
正殿于民国41年(公元1952年)重修时,建筑改为带有洋风的平拱构造。
三川殿保留了传统木构架与样貌,牌楼面以石材构筑,配以镂雕石窗,为新竹地区常见之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