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文澳城隍庙

文澳城隍庙
*
文澳城隍庙建庙时间不详,但是澎湖第1间官方祭祀庙宇,因此从清朝设立巡检司时间起算,其创建年代最早可能为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澎湖县马公市西文里25号。马公市文澳段1182地号(重测前);马公市西澳段558地号(重测后)。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公元1662至1735年间)
摄影者: 赵守彦
经 纬 度: 119.57870,23.56603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台内民字第357272号
资产保存者: 文澳城隍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具有保存价值评定之。

发展源流

文澳是澎湖较早发展的聚落之一,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都督俞大猷(1503-1579)便曾在此筑城驱赶海盗。明天启4年(公元1624年)其子俞咨臬(生卒年不详)驱逐荷人,也在此筑暗澳天启城,以便控制妈宫(今马公)。清朝时均统称为暗澳,日治时代将东文澳管区辖管西文里合称「文澳」。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朝政府派郑成功(1624-1662)前部下施琅(1621-1696)率领清军,击溃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正式将台湾、澎湖地区纳入清朝版图。来年,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清朝政府即在澎湖暗澳设立巡检司。

文澳城隍庙是清朝在澎湖设立的第1间官方祭祀庙宇,位于暗澳中心位置,建庙时间不详。依清朝惯例「凡守土官入境,必先祭城隍而后履任」,从清朝设立巡检司时间起算,可以推测建庙时间最早可能为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而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时任澎湖通判胡建伟(1718-1796)在《澎湖纪略》提及:「澎湖文澳城隍庙在厅署之东,规模狭隘,不足以展敬,实限于地也」,是官方历史中对文澳城隍庙第1次纪载,因此可知文澳城隍庙建庙时间不晚于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清朝政府意识到澎湖的重要性,将澎湖升格改隶澎湖厅,文澳城隍庙仍然是清朝官员表示政府公权力执行的范围所在,也是澎湖地区人民祈求城隍保佑的唯一祭祀活动场所。直到清乾隆44年(公元1779年),澎湖海防粮捕通判谢维祺(生卒年不详)认为澎湖厅署旁的文澳城隍庙规模狭隘,非敬神之道,乃率监生郭志达(生卒年不详)于新发展的马公新建城隍庙,即今日妈宫城隍庙。

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清朝政府将澎湖厅署移至妈宫城(今马公市)原澎湖水师副将署(即今澎湖天后宫西侧)后,妈宫城隍庙转成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庙,文澳城隍庙才转变成为文澳的地方庙,除重要庆典外,平时香火不盛。

文澳地区依城隍庙为中心分为东、北、西3甲。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在文澳设置管区并将区域更细分为6保(保甲制度为1种户籍管理制度,1甲10户,1保10甲),凡此地区总称为「文澳六保管内」,也是文澳城隍庙的祭祀圈范围。

文澳城隍庙有明文纪载的重修共有5次:

第1次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由澎湖厅署典吏吕纯孝(生卒年不详)主导。日治时期有信徒在庙中进行扶鸾济世、着造善书等活动。

第2次是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地方仕绅鉴于城隍庙于日治时期缺乏维护管理,逐渐倾颓,乃于民国39年(公元1950年)集资重修。虽面宽未变,但纵深加深,成为今日所见形式。

第3次是民国56年(公元1967年),因为庙宇过于简陋,于是当地民众决议筹资再修,并于4年后进行油漆彩绘,成为今日所见风貌,大致仍保有澎湖庙宇的地方色彩。

第4次于民国81年(公元1992年)再次修复。

第5次是于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因为墙体龟裂、白蚁侵蚀等因素影响城隍庙结构安全,因此文化部核定后于进行第5次整修,因此1月的时候曾办理出火仪式,即请城隍爷移驾出庙,整修完毕之后再移驾回庙。经当地各角头商议后,决定由石泉(第5保)恭请城隍爷回石泉朱王庙暂驻,等到整修完成后,再由6保村民迎奉回文澳,届时并会办理入火仪式,请城隍爷回到庙中安座。预计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11月20日竣工。

主要特色

文澳时间发展甚早,在历经郑氏政权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在这里设立巡检司,尔后设置了城隍庙。由前文澎湖通判胡建伟在《澎湖纪略》中的叙述,便可知道文澳城隍庙设立之初,就设立在文澳中心,腹地不足。城隍庙占地面积110坪,庙宇建物约53坪,呈长方形,面宽9公尺,深19.3公尺,与台湾本岛的街屋式庙宇相近。三川殿屋面明间较高,中脊自成曲线且有垂脊,两端以燕尾收头;次间之中脊为明间之一半重复,燕尾收在山墙面之上,属「硬山式三川脊」,形式上尚维持清末时期庙宇的风格。

屋瓦之滴水上面有蝙蝠饰纹,取其「福」之意。山门檐柱出榉雕龙头以承檐,承接出榉之吊筒雕有莲瓣垂花,莲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顶住出榉。

庙门石鼓为花岗岩(石座为青斗石),鼓面刻有鹿与鹤,取其「长寿福禄」之意,石鼓基座线条简洁与门枕石相连,整体造型优美,是文澳城隍庙最好的石雕。

原先的天井及过水廊因应澎湖气候及庙宇空间大小而改建为现貌。文澳城隍庙原貌是三开间二进单院落的平面,四周以承重墙包备出完整的封闭空间,信徒在三川殿步口向内透视天井之光线,隐约可以看到正殿里的神龛,显示出神灵威严的感觉。室内大量使用梭柱(1种上下两端收小如梭形的圆柱,原于官式建筑中常见,明代后江南地区常使用于民间),柱列十分整齐,是文澳城隍庙的一大建筑特色。拜殿、正殿的构架与装饰也能维持地方色彩。

由于历次整修原有的各种匾额、门联等文物并没有妥善保存,目前仅存神像、刻有「清嘉庆24年(公元1819年)荔月辛怀潘敬献」的香炉1尊,及「视观察」、「功存捍卫」两匾额等可以见证其历史,但仍保有大量日治时代落款的匾额、楹联、供桌等文物。

文澳城隍庙的重要节庆,每年由6保轮流推举头家、乡老,负责神明寿诞及祭典事宜。每年会在农历5月6日举办城隍圣诞、农历7月中元节举办法会、农历年节举办冬令救济等活动。
原先的天井及过水廊因应澎湖气候及庙宇空间大小而改建为现貌,四周以承重墙包备出完整的封闭空间,天井采光良好。
原先的天井及过水廊因应澎湖气候及庙宇空间大小而改建为现貌,四周以承重墙包备出完整的封闭空间,天井采光良好。
室内大量使用梭柱,柱列十分整齐,是文澳城隍庙的一大建筑特色;拜殿、正殿的构架与装饰也能维持地方色彩。 
室内大量使用梭柱,柱列十分整齐,是文澳城隍庙的一大建筑特色;拜殿、正殿的构架与装饰也能维持地方色彩。 
山门檐柱出榉雕龙头以承檐枋,承接出榉之吊筒雕有莲瓣垂花,莲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顶住出榉。
山门檐柱出榉雕龙头以承檐枋,承接出榉之吊筒雕有莲瓣垂花,莲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顶住出榉。

文献资料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