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圣帝君是全国性的大神供奉,祭典活动主要由儒教三献礼、斋教科仪与民间迎神绕境仪式所组成,为其他地方少见之庙会形式,深具文化性。
2.普济堂近百年的发展是起于民间私人供奉,而鸾堂运作是经建庙走向公众信仰,以至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庆典,变迁过程阶段分明,深具历史性与传统性。
3.祭典活动起源于日治时期,由地方具有行业特色之「社头」组织为主体举行绕境活动,且与他地关公信仰有别,具鲜明地方特色与典范性。
4.普济堂管理委员会组织健全,办理相关活动熟稔,经年有成,足以适任保存工作。 5.普济堂关圣帝君绕境为北臺关公信仰极具特色者,尤其社头文化更为全臺所独有,具传统性、地方性、历史性、文化性、典范性等特色。
大溪普济堂的前身可回溯至大溪街上江姓氏族的私人信仰,该族先人自大陆奉请关圣帝君、关平太子及周仓将军3座神明金尊来台奉于江家私宅,约在明治30年 (公元1897年)左右,大溪居民王天恭与福仁宫庙祝李才旺2人,听闻苗栗沙坪有三圣恩主神灵显赫,乃往应求之灵应,顿起尊敬之心,遂分灵到镇,首假江传兴先生私宅,后借江序抱先生之家设座奉祀,所幸香火昌盛,明治35年(公元1902年)当地仕绅江序益等倡设「普济堂」,当地仕绅居民共推江序益先生为堂主,以吕铭新等为副,并邀同志游垂进等分担正副鸾生执事设置「鸾堂」,普济堂的规模也开始逐步壮大,当地信众已达三、四百人。
此一时期普济堂从私人祭祀转变成鸾堂,也是自此普济堂开始有了关圣帝君圣诞绕境活动,普济堂于大正3年(公元1914年),每年关圣帝君圣诞农历6月24日,都会举办祭祀绕境活动,此草创时期规模较小,后因大汉溪河道淤塞,大溪地区樟脑业没落,大溪地区仕绅结众,前往九份开采金矿,后因无法顺利寻得矿脉,这群到九份开采金矿的大溪人,请关圣帝君前去点坑位,果然一点就中金无数,帮助这群投资者、工头及工人采金致富。这些外出工作的大溪人,为了感念关圣帝君的保佑,前往九份采金者集资为关圣帝君雕建神轿,并在大正6年(公元1917年)组成同人社参与绕境。
同人社加入后,引起大溪当地居民的注意,当地陆续以职业、聚落为基础成立社头,在日治时期短短的时间内,大溪地区就成立15个社头,参与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绕境活动,时至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绕境活动已经扩大到34个社头组织参加。绕境活动开始之前,普济堂循古礼举行三献礼的祭典,由主祭者、礼生、陪祭者等人一同祭祀,开始时鸣炮、鸣钟九响、擂鼓三通,象征祭典开始,接着向堂外禀奏行九叩首礼,迎神入堂内,再向关圣帝君行上香礼,并呈献祝文、恭读祝文、行祝寿礼后焚呈祝文,整个仪式庄严隆重,完成祭典后绕境活动正式开始,职年的炉主与副炉主,会背着关圣帝君的官印与圣旨,代表着关圣帝君奉旨出巡,随着绕境队伍游街大溪地区,庇佑乡里民合家平安。
初时绕境活动社头数较少,随着这些年来活动举办,加入的社头越来越多,绕境活动无法在1天之内完成,因而改成在农历6月23日开始为期2天的绕境活动,成为大溪地区文艺季最重大的活动庆典之一,每年此时大溪挤进来自全台各地的信众,一同参加活动。普济堂绕境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从早期銮堂自行绕境,到社头组织加入,是1种宗教信仰活动与地方居民结合的象征,也从中发现到普济堂的关圣帝君绕境活动对地方信仰的重要性。
各社头所组成的绕境队伍是大溪普济堂绕境活动的最大特色。社头是当地居民依各行各业一同组成社团的组织,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个社头,每个社头皆有其代表性。乐安社以人际网络为主,是大溪最早成立的社头。兴安社由大溪街区的零售商人所组成,因而俗称生意人社,绕境时社内大算盘成了该社最具代表的象征。协义社是由大溪区木器同业组成,社内最特别的阵头为墨斗阵,以彰显墨斗为木器业的生财工具。庆义社是由协义社分支而来,早期做木匠跟做土水(建筑)的人属于同一个社团,后来做土水的人才独立出来成立。乐豳社由头寮竹篙厝地区的有钱人发起成立,相传这群发起乐豳社的有钱人多是养猪起家,才以乐『豳』社为名。由此可见大溪地区社头成立,深入民间日常生活各行各业,与其他地区信仰所组成的神将队不同,造就了全台仅有的社头文化。
绕境时各社头会有主要划分的责任区域,因近年参与绕境社头的扩张,绕境的先后顺序与区域,在绕境前普济堂管理委员会,会与各社头讨论各自主要负责的大溪境内位置,让绕境活动渗入大溪地区每1个村里,最后再陆续回到普济堂恭祝关圣帝君圣诞,呈现了与其他地区庙会绕境活动,单一队伍单一路线的不同之处,每年绕境时各社头神将全数上街,打造了大溪神将窟的美名,成为台湾著名的三大神将窟之一。
关圣帝君信仰和大溪普济堂绕境活动深入民心,许多当地父母亲会让小孩子给关圣帝君做契孙,祈求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认契孙活动得到关圣帝君的同意后,庙方会象征性地给孩子1个平安物品。每年农历6月6日,普济堂会于绕境活动前举办契孙联谊参拜大会,此时契孙都必须回到庙方祭拜,并邀请各地契孙于绕境活动时前来参与盛会,感谢关圣帝君这1年来的照顾与庇佑。大溪普济堂的绕境活动,发展至今已非单单的大溪地区的居民信仰,其中的社头文化代表大溪早期居民从业结构,种种意涵让普济堂绕境活动成为桃园地区深具代表性的文化资产。
每年绕境时各社头神将全数上街,打造了大溪神将窟的美名,成为台湾著名的三大神将窟之一。
同人社神轿。同人社为最早加入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绕境的社头,其神轿造形每年求新求变,同时维持古老传统。
大溪普济堂的绕境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由各社头所组成的绕境队伍,随着各神轿队伍游街大溪地区,可象征性的庇佑乡里民合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