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中华民国73年2月22日颁行之文化资产保存法第27条之1及历史建筑登录辅助办法第7条暨桃园县93年度历史建筑登录审查会议综合评定之具历史文化价值。
2.礼拜堂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外,其历史年代久远,整体构造保存良好,且所呈现之风格(工法、构造、艺术表现)具稀少性,并表现出当地地域风貌或建筑艺术之特色。
基国派教堂所在位置于今日桃园市复兴区,当地的泰雅族部落许多已接受基督宗教。二次世界大战后,长老会美籍宣教士孙雅各布牧师(Rev. James Ira Dickson,1900-1967)重回台湾,自民国36年(公元1947年)起与夫人孙理莲(Lillian Dickson,1901-1983)开始于角板山布道,传教予泰雅族妇女Ya-Gu Hola(汉名:李月娇)及其侄Watan Tanga(汉名:林明福)归依。翌年(公元1948年),时任警察的Hola Temu(汉名:陈忠辉)于派任地南投雾社信耶稣之后,赴花莲玉山神学院就读,民国40年(公元1951年)毕业后回到故乡复兴乡传教。这3人为此地区最早的泰雅族信徒。他们与孙雅各布牧师合作,于各聚落去传教,由孙雅各布牧师以闽南话传讲,泰雅族的信徒随于侧翻译成泰雅语。
民国38年(公元1949年),3人来到今日的基国派聚落宣教,于第1代信徒陈金凤家中聚会,由于信徒人数不多,此后10年皆借用陈金凤家作礼拜。后来信徒发展至32户,原预计于民国45年(公元1956年)建立教堂,但不幸发生信徒挪用奉献款之事,后来信徒们重新奉献,孙雅各布牧师也另向台北市中山北路美军礼拜堂的在台美军基督徒们募款1万元,决定在邻近区域采石、择地兴建。由孙雅各布、黄荣泉牧师设计,以外国的教堂样貌为底,于民国52年(公元1963年)9月定房角石动工,同年12月25日举行落成献堂典礼。
其后由于信徒日渐增多,1980年代信徒决议于邻近山坡建立新教堂,为筹措建堂经费将原石造教堂及土地转卖予外地来的汉人。民国89年(公元2000年)中原大学冯天蔚一次在三民基国派部落的踏查时,发现此栋石造教堂造形、建材独特又与地方部落历史密不可分,便号召桃园县相关文艺团体及地方泰雅人士等,对此展开一连串地方座谈及保存诉求。后由桃园县政府与石造教堂所有权人协调并签约出租作为地方文化馆。于是文化局与当地居民全力投入以老教堂为主体的小区总营造,居民更自主成立「读法阿文史工作室」,老教堂并于民国93年(公元2004年)12月25日正式开幕挂牌成为地方文化馆。民国99年(公元2010年)租约到期,文化馆结束营业,但老教堂仍可由新教堂旁的石板路就近在外参观。
今日复兴区于三民、霞云、义盛、奎辉、长兴等村落尚存有7座石造老教堂,三民村的基国派教堂是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1座。其承袭19世纪苏格兰长老会教堂的形制以及石造方式,皆与孙雅各布牧师息息相关。
孙雅各布生于美国南达科塔州,公元1927年在普林斯顿神学院与同学孙理莲结婚之后来到日本治下的台湾,昭和15年(公元1940年)受到总督府压力离开台湾,远赴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传教,民国35年(公元1946年)再次回到台湾,积极投入北部山区的宣教工作并担任台北神学院(今台湾神学院)院长,任内与政府交涉,将神学院由今日台北市大同区双连一带迁往阳明山上的岭头现址。在他大力推动之下,台湾神学院中诸多建筑亦以石材搭砌而成。孙雅各布以石头作为主要建材有其重要理念:
一、泰雅族传统常用的竹材与木头3至5年便有潮湿腐烂的缺点。
二、石头是上帝给予人类、永久而天然的建材。
三、耶稣的出生地巴勒斯坦地区,亦以石为材造屋。
另外,石头在圣经中有深切意涵。以活石比喻上帝所选立的救主基督,又以活石比喻信徒为灵宫与教堂。耶稣常以石作术语为比喻,并说要把教会建在盘石上。
建造教堂时孙雅各布要求部落中的年轻人至邻近蝙蝠洞自行开采石材为材料,并以人力搬运至工地。但由于过程太过艰苦,没人志愿为工,孙雅各布只好等兴建台湾神学院的北投匠师们来建造。
基国派教堂座落邻近溪谷的平台,远望宛如山丘上的挪亚方舟。由木桁架称起斜陡的屋顶,平砌的石墙,堆栈的缝隙中以水泥填补,不同于台湾神学院建筑群以灰浆填补。入口处以设计略小山墙大门,外门是圆洞,内木门是方形,其型态近似1个钥匙孔象征教堂为信仰之钥,是人们通往天国的钥匙。屋顶则以泰雅族传统作法用木片覆盖。由于教堂比一般泰雅族家屋为高,为了支撑屋顶,屋架由黄荣泉特别设计以多个三角形结构支撑。整修之后的教堂整体看起来粗犷而庄严,建筑风格古朴并兼具功能性。
基国派教堂位于泰雅部落,相传「基国派」来自于日文音译部落名Kyakopay,意义已不可考,当地部落的泰雅族人亦称此地为Tuba,意为当地盛产的鱼藤。
由木桁架称起斜陡的屋顶,平砌的石墙,堆栈的缝隙中以水泥填补,不同于台湾神学院建筑群以灰浆填补。
入口处以设计略小山墙大门,外门是圆洞,内木门是方形,其型态近似一个钥匙孔,象征教堂作为信仰之钥,是人们通往天国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