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后湖卯年海醮

后湖卯年海醮
*
后湖卯年海醮为金门县模最大的海醮仪典,有披麻带孝的孝男陪祭为卯年海醮的特色之一。
资产类别: 民俗及有关文物-信仰
所在地址: 金门县金宁乡
公告日期: 2011年12月15日
创建/起源年代: 民国4年(公元1915年)
摄影者: 陈长志
经 纬 度: 118.32803,24.45714
指定/登录机关: 金门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1000092059号
资产保存者: 社团法人金门县金宁乡后湖小区发展协会、后湖昭应庙

指定/登录理由

1.金门县规模最大海醮仪典,且为后湖重要民俗活动。

2.活动具有消灾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风俗,渊远流长的地方特色,影响民众生活。

3.活动富地方性,具有保存、推广传统民俗文化之功能。

4.具传统性、地方性、历史性、文化性、典范性等登录基准。

发展源流

位于金门岛西南端料罗湾海滨的后湖聚落,是后浦许氏分支的聚居村落,在明朝时期,其社会经济与文教就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万历辛丑科(公元1601年)会元及殿试传胪─许獬(1570-1606,人称「许会元」、「许同安先生」)正是出身后湖。后湖的信仰中心为昭应庙,供奉神明包括有:池府王爷、六姓府王爷、朱府王爷、苏府王爷、关圣帝君、广泽尊王(相王公)、中坛将军(太子爷),并以池府王爷为境主神明,且几乎每位神明都有专属乩身。昭应庙的创建年代不明,从庙内刻载清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重修门楣时有许公渊公率子春时、孙赞商立匾「湖山福主」推测,应是在清代中晚期、公元19世纪晚期就已有庙宇建筑。

早年后湖居民以渔业为主要营生,经常出海牵罟抓黄花鱼。民国3年(公元1914年)年底,有6位出海捕鱼的村民因为突然天气变化而命丧大海;当时昭应庙的神明透过乩身表示,该起海难事件是海中亡魂讨食作祟所致,因此村民决议于民国4年(乙卯,公元1915年)设醮祭奠海中亡魂,以求消灾解厄、海面平静、渔获丰沛;此后相沿成习,每隔12年、适逢兔年就会举行1次海醮,犒赏海域内的水族,以答谢12年来的庇佑。每次皆聘请法师作三日大醮,献上全猪、全羊等牲礼,更请来金门地位最崇高的后浦城隍爷和开浯恩主陈渊,以及「灵济古寺」内的观世音菩萨来坐镇观礼。举行时间以农历8至10月为主,确切日期则取决于神明旨意。

依据民国64年(公元1975年)《金门日报》报导,民国3年(公元1914年)海难日期为农历8月19日,此后海醮日期也以该日期为主,该年度为第6次海醮,海醮第1日即是在农历8月19日举行;但依据相关文献记载,民国88年(公元1999年)和100年(公元2011年)的举办日期都是在农历10月。后来海醮超渡对象扩及海上因公阵亡将士幽魂。民国100年(公元2011年)为第9次举行,除了延续传统举办海醮大典外,同时举办文化传承推广观摩活动「海醮文化祭」。

主要特色

海醮目的在于超渡无依亡魂,属于「平安醮」或「厉祭」,必须请道士前来主持设置道场、举行仪式,科仪亦须按照步骤逐一执行。仪式场所分为神明道坛与供奉亡魂灵堂。灵堂内设有以性别区分之灵厝、神主、和放置供品之处。除了科仪复杂严谨,海醮所需各式祭品为数众多,特制的纸糊祭祀用品,例如天公亭、水府扶桑大帝、四海龙王、大士爷、范谢将军、灵厝、金童玉女、男仆女婢等,种类非常繁杂,人力和物力上都必须仰赖全体村民紧密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海醮筹备工作自当年度元宵节起正式展开。元宵节当天,从船主、网主、昭应庙轮值头家(各角头负责联络人)、地方重要人士和家户代表中选出筹备委员会成员后,便恭请昭应庙神明择定醮庆前各项仪式和3日醮庆的举行日期,并由船主和网主中抽签选出2人担任披麻带孝及执持幢幡的孝男角色,再雇用1名妇女负责牵水(车藏,音同状,一种焚烧纸扎祭品以超渡亡魂的仪式);同时分配醮庆期间内坛和外坛工作,交办接洽道士与戏班、订购纸糊祭祀用品,以及征集库钱、家户分担费用等工作。

后湖海醮祭典的前置作业相当长,但以3日醮庆和醮庆结束隔日的清醮与送神为主体,共5日。主要的仪式进行顺序如下:

一、 第1日: (内坛)设醮敬玉皇:起鼓发奏→祝圣(请玉皇)→制煞戏→宣经→放兵→敬玉皇→献敬(三界科)→敬灵厝→拜斗→排粿粽→犒军→晚朝(外坛)灵厝拜忏超渡:诵经礼忏→洒净→蒙山施食。

二、 第2日:宣经→送玉皇→祝圣:救苦尊、水府龙君→请(敬)神、见灵→排粿粽→宣经→拜忏→献敬(贡冥王)→敬灵厝→拜忏→倒车藏明白、召魂沐浴→颁赦命→宣经→拜忏。

三、 第3日:宣经→进表→拜忏→排粿粽→献敬→敬灵厝→各界公祭→欢宴联谊(「平安宴」)→拜忏→出榜(普渡)→登宝座(化食)→请库官、缴库→焚库钱→除灵、送水府与龙王→辞神→收军。

四、 第4日:火化纸船 (「王船」、「龙船」)→清醮(演戏酬神)→聚落解厄改运(「过布桥」)。

五、 第5日:恭送主坛神明回宫→清理祭品灰烬→「送库灰」。

后湖海醮的仪式内容,包含超渡与施食2部分,前者主要由神明与升坛道士负责,后者仰赖聚落内各家户的全力配合。从竖旗当日开始,各家户以「吊篮」挑来菜肴6大碗、饭1锅、水果和饮料、库钱、经衣、银纸「敬旗脚」。迎请主坛神当日,设「门口桌」敬拜神明及「犒军」祭拜。下午请水府及完成安灵仪式后,同样备齐祭品,以吊篮挑到灵厝敬拜。从竖旗日隔天到醮庆3日期间,各家户须依循习俗定时备妥祭品到聚落小庙(万善祠、将军庙等)、灵厝等地拜祭。每日下午,各家户还要在家门口备妥祭品,敬拜维持境内平安的天兵天将(俗称「拜门口」、「犒军」)。每日的「排粿粽」,也是家户为单位,各准备大发糕1个、碱粽36个。第3日下午的普渡仪式,除了供上由各家户出资、筹委会和昭应庙方代表处理的全猪、全羊等祭品外,前来参与祭拜的家户要准备白米1大包和罐头2箱。待下午所有海醮科仪完成后,再准备全套祭品以「敬船夫」。

3日海醮祭典完成后,第4日清晨在海边火化纸船、进行送幽魂仪式,象征送亡魂返回原籍地,各家户亦要备妥相同祭品以「敬船夫」。隔日(第5日)恭送各主神后再进行犒军祭拜,恭送水府、四海龙王、普渡公等返回天庭。主坛神明返回各宫庙后,祭品的灰烬会被包装妥当,由昭应庙神明择日举行「送库灰」仪式,以渔船将库灰送至海中安放,意谓着把库钱交付水府神尊转付海中亡魂。后湖海醮祭典至此方告圆满完成。

相较于金门地区的其他普渡仪式,后湖海醮的特色有二,一是有孝男陪祭,另一则是仪式周期间距最久。作为金门县规模最大的海醮仪典,后湖海醮对长年在海上漂荡搏命营生的村民而言,不仅庇佑出海航程顺利、渔获丰收,更提供心理上的安定与慰藉。
海醮结束的隔日会在后湖海边火化纸船(当地人也称为「王船」或「龙船」),进行送幽魂仪式,以纸糊船只恭送亡魂返回原籍地。
海醮结束的隔日会在后湖海边火化纸船(当地人也称为「王船」或「龙船」),进行送幽魂仪式,以纸糊船只恭送亡魂返回原籍地。
海醮的第2、3日则在昭应庙及出海口设置灵厝,设醮普渡接引与宴飨亡魂,并举行「牵(车藏) (俗称「牵状」)」仪式为其祈求消灾赦命。
海醮的第2、3日则在昭应庙及出海口设置灵厝,设醮普渡接引与宴飨亡魂,并举行「牵(车藏) (俗称「牵状」)」仪式为其祈求消灾赦命。
后湖的信仰中心为昭应庙,供奉神明包括有:池府王爷、六姓府王爷、朱府王爷、苏府王爷、关圣帝君、广泽尊王(相王公)、中坛将军(太子爷),并以池府王爷为境主神明。
后湖的信仰中心为昭应庙,供奉神明包括有:池府王爷、六姓府王爷、朱府王爷、苏府王爷、关圣帝君、广泽尊王(相王公)、中坛将军(太子爷),并以池府王爷为境主神明。

文献资料

  • 1.叶钧培、许志仁、庄唐义(2014)。《金门海神信仰醮庆暨糊纸工艺》。金门县金城镇:金门县文化局。页104-143。
  • 2.颜恩威(1975)。〈后湖「海祭」的由来〉。《金门日报》民国64年9月25日第2版。
  • 3.杨天厚(2004)。《金门城隍信仰》。金门县:内政部营建署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
  • 4.内政部(2010)。全国寺院宫庙基本资料。
  • 5.葉钧培等(2014)。《金门海神信仰醮庆暨糊纸工艺调查实錄》。金门:金门县文化局。
  • 6. 杨天厚、林麗宽(1993)。《金门的民间庆典》。台北:台原。
  • 7. 黄士哲等(2009)。《金门民俗与有关文物资料汇编》。
  • 8.金门:金门县文化局。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