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多重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对参与者个人和共同信仰群体皆具长远且深刻之价值,符合传统艺术民俗及有关文物登录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3条第2款第1目:「风俗习惯之历史传承与内容显现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准。
2.民间信仰仪式、随香阵头及接驾宫庙,各般仪式细节行礼如仪,细腻而蕴含民俗质朴之美,符合传统艺术民俗及有关文物登录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3条第2款第2目:「人民岁时重要风俗、信仰、节庆等仪式,显示艺能特色者」之指定基准。
3.全国最具特色妈祖进香活动之一,其路线、时间皆不固定,信众相信其进香过程全由妈祖主导,更显信仰之深刻与虔诚,符合传统艺术民俗及有关文物登录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第3条第2款第3目:「民俗艺能之发生与变迁,其构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响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准。
白沙屯拱天宫位于苗栗县通霄镇西北方,北临后龙镇,是通霄屯垦最早的地方,是1个依山傍海的渔村;海岸线上东北季风带来的大量风沙,堆积雪白的沙丘,「白沙屯」之名由此而来。从清康熙年间始有垦民开拓于此,发展至乾隆年间屯垦的人数日益增加,居民多数以捕鱼维生,因此信奉妈祖为守护神。先人奉请1尊软身妈祖供奉于民宅,直至咸丰晚年居民有鉴于妈祖长年轮值奉祀于炉主家,倡议集资创建妈祖庙,于同治2年(公元1863年)建造完成1座土埆厝的庙宇,因建庙时间较晚,软身妈祖历史较拱天宫更为悠久,建庙后被尊奉为开基妈、镇殿妈,本地人称为「大妈」。
白沙屯拱天宫正殿中仅供奉最早软身妈祖神像,并无其他配祀神明,此与台湾其余庙宇大不相同,显示在当地人心目中,白沙屯妈祖有着独一无二崇高的地位。此外由于拱天宫建庙之前,妈祖就是供奉在民宅神龛里由居民轮流奉祀,这项传统保留至今,建庙后软身妈祖仍特别以神龛供奉。软身妈祖神像,身体手脚关节能伸展活动,每年进香起驾前为妈祖服务的妇女会将妈祖梳妆更衣,根据鹿港神像雕刻师傅的鉴定,认为可能来自官方或唐山名家,由神像的座椅推测已超过200年历史。妈祖本尊每次进香启驾前会有「抹草水」为妈祖沐浴喜净,并换上信徒所奉献之龙袍、后冠、宫鞋、新衣与新袍。当梳妆更衣完毕后,信徒会趋之若鹜地上前沾染为之更衣时所端出的沐浴圣水。
白沙屯妈祖到北港进香的历史渊源流长,实际的时间现已难考据,但根据当地居民的口述记忆,相传建庙之前居民已组团前往北港进香,人数从数十人到上百人的规模,至今已经有超过170年的历史。随时代变迁与地方的发展,妈祖信仰除了庇佑渔民出海顺利外,已经变成白沙屯地方的守护神,当地男子在服兵役之前,家人为其许愿,祈求妈祖庇佑;待平安退伍返乡,则参与徒步进香以答谢妈祖福荫。女子则在婚嫁之前,随着长辈走1趟进香祈福之旅。此举视为当地年轻人的成年礼仪式。近年来白沙屯妈祖绕境活动誉满全台,已经不再是过往局限于当地信众参与的绕境活动,每年到此时间全台信众纷纷从各地集结而来,是1个全民宗教文化信仰活动。
白沙屯妈祖进香,是台湾妈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绕境活动之一,自清代起「香灯脚」这个称呼普遍流通于妈祖进香活动中。「香」与「灯」同为信徒对于神佛信仰敬奉献的贡品,透过香、灯的燃烧达到传达敬意上达天听,「香灯」并隐含着信仰薪火相传的意义,而「脚」则是指组织内的成员。「香灯脚」1词等同于「炉下善信」,也就是信徒的意思。至今白沙屯妈祖依旧以此来称呼每年陪同妈祖绕境的信徒,如今,拱天宫妈祖殿两侧石壁上的对联书有「圣德维新随驾香灯多灿烂;母仪依旧回銮玉相更慈悲」,描绘妈祖进香后法相更加庄严慈悲,香灯脚们也同沾法喜。同时也透露出香灯脚在此宗教活动中的重要性。
白沙屯拱天宫绕境活动,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所有一切重要事务以妈祖旨意为依归。庙方于每年农历12月15日以掷筊的方式确认次年进香日期、启驾、进火回宫及相关仪式的时辰。除上述特定时间与时程外,进香行程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行走路线、休息地点等,一切都是以妈祖銮轿自行踩轿而定。整个进香仪式严谨而庄严,起驾前3天举行放头旗仪式,拱天宫主委与值年炉主执旗向妈祖行礼祭拜后交由头旗人员固定于庙前龙柱上召告四方,拉开白沙屯妈祖年度进香的序幕。头旗具有指挥有形的进香队伍及无形的兵马、除煞、开路的性质,执旗者均为男性,兵器配置方天画戟,强调其阳刚性质。此时地方信众按例沐浴斋戒3天,每天傍晚均会准备丰盛供品与进香旗,前往拱天宫祭祀犒赏准备南巡的兵马。
等到妈祖起驾的时程一到,妈祖登轿安座,行轿至前庭等待后龙镇南港地区的「山边妈祖」会合,共乘神轿一起到北港进香。白沙屯妈祖进香所乘坐之神轿有四人扛与八人扛2种型式,四人扛神轿轿身为竹制藤编,轻巧灵活,适合进香时在狭窄道路中行走,方便妈祖行轿。八人扛神轿为回宫当天抢头香后换乘的銮驾,信徒为体恤妈祖进香奔波数日,因此以华丽庄严的八人抬大轿迎接妈祖回宫。会合之后,浩大的进香队伍开始启动,数以万计的信众开始随妈祖銮轿徒步进香。
队伍抵达北港朝天宫后,举行进火仪式,由朝天宫住持法师以朝天宫内终年不灭的光明灯引燃金纸到「万年香火」炉中,再以火勺引圣火到白沙屯的「火缸」中送入「香担」,一路上引回白沙屯不得熄灭。这种火苗的传递象征妈祖万年香火流传不绝,而妈祖的灵力更藉由这一年一度的进香仪式达到法脉相传永不退转的意义,接着妈祖回銮拱天宫,回銮中全程不拉开布幔,以表神威与香火不外泄。待进香队伍要回到拱天宫时,排队等待躜轿底祈福平安的信众,每每绵延数百公尺甚至数公里长。回宫安座后由庙方「二妈」代劳游庄绕境,带领大家到小区里的大街小巷逐一巡礼,居民互相交流,使整个社群意识更加的团结与融合。进香回来的第12天开炉,才能打开布幔让妈祖容颜展现在信徒的眼前,接着将香火取出、放入庙中各个香炉,信徒也将香旗请回家供奉、等待明年的进香。仪式结束后以吃汤圆象征当年度进香活动圆满落幕,结束一年一度的妈祖绕境盛典。
白沙屯妈祖有3大特色:一、历史悠久、二、距离最远、三、无固定路程与时间。曾有过进香超过1个月的时间,亦有过妈祖銮轿涉水而过浊水溪的、信众亦随之渡溪的纪录;每每摆驾休息的位置也都不同,保持了最虔诚的传统,年年徒步往返近400公里。正因为这些特有的绕境特色活动,让白沙屯拱天宫妈祖拥有更多神迹色彩,这样的文化不只是走1趟虔诚祈福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感念妈祖慈悲济世的胸襟,学习白沙屯徒步进香特有的苦行与坚毅精神,与做人做事的道理传承于世的道理。
头旗具有指挥有形的进香队伍及无形的兵马、除煞、开路的性质,执旗者均为男性。图为执头旗者过火准备进入北港朝天宫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