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桥聚落位于今日的新营区铁线里,隔急水溪畔与下营区遥遥相望。聚落因位于港运与交通枢纽,发展极早,为通往府城的交通要道,因此康熙年间即搭设铁线桥通行,并以铁线桥为聚落名称。铁线桥地处倒风内海沿岸与急水溪出海口一带,因此航运便利,成为农产物资的吞吐港口,并逐渐发展为具规模的港镇。
通济宫主祀天上圣母,为清代铁线桥堡「二十六联庄」的信仰中心,人称桥头妈祖。其范围包含现今新营与柳营的一部份,以铁线桥为堡头,底下分东西堡。庙内主祀妈祖神像共有5尊,分别为大妈、二妈、三妈、东妈、西妈。其中庄民虔信三妈,多迎请三妈处理疑难杂症,因此铁线桥三妈颇负盛名。东妈与西妈为2尊5呎(约150公分)高的神像,为古时铁线桥东堡与西堡分别迎请至村庄巡历奉祀的妈祖。虽然清代铁线桥堡26联庄因为时代演变,部分村庄已经消失,通济宫的妈祖信仰亦不若过往兴盛,但仍具相当历史意义。
通济宫建庙时间不详,但依汉人移民的惯例,在经济充裕时就会建立信仰中心,再加上康熙61年(公元1722年)的《台海使槎录》中的记载,通济宫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可能性较大。清嘉庆14年,仕绅刘得昌(生卒年不详)发起捐献募得公银96圆,并购置田地放租,作为庙宇营运的收入之用。日治时期昭和6年(公元1931年),台南发生地震,庙宇前殿毁损,只能搭建简易前殿供临时祭祀用,昭和13年(公元1938年)日本总督府推行神佛升天与寺庙整理运动时,后殿因阻碍交通而遭到政府拆除,至此通济宫旧貌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不复以往风貌。战后日本政府离台,铁线桥居民重新发起建庙,聘请府城匠师叶鬃(1902-1971)担纲新庙重建工作,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正式动工,因为当时物价不稳,建设工程相当艰难,使用不少旧庙构件,后在该年10月完工,至民国39年(公元1950年)始举行落成典礼,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重建后的通济宫规模不复日治时期的样貌。
通济宫由于经历多次天灾,毁损严重,且位于聚落中心,腹地受限,因此在民国80年(公元1991年)于村庄外围建1座新庙,并于民国84年(公元1995年)完工,将庙中主要神尊移往新庙奉祀,不过仍将旧庙保留并未拆除,且奉祀1尊妈祖与田都元帅,由管理人早晚上香。民国87年(公元1998年)获指定为台南县定古迹,至今台南县市合并而改制为市定古迹。
通济宫现今庙貌为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叶鬃(1902-1971)所担纲兴建,庙宇格局为二进三开间式的建筑,分为三川殿、天井与正殿,庙宇规模小巧精致,建筑装饰具有朴实感,足以呈现当代的庙宇建筑风格。三川殿屋顶为单檐硬山式屋顶,其屋顶脊上剪粘装饰有双龙与财子寿三仙,人物造型古朴,飞龙与凤鸟羽毛鳞片堆栈精细,颜色鲜艳,虽经历长年的日晒雨淋仍保留大致形貌。屋顶装饰不繁复华丽,反衬出另种素朴美感。屋顶下则矗立2尊表情朴质的泥塑彪形大汉伸手撑住屋顶,即为庙宇建筑常见的憨番抬庙角,其单手撑庙,表情一派轻松,显示2人的力大无穷。
庙宇内外的泥塑与剪粘皆为名师叶鬃所制作,主要为文王聘太公、三顾茅庐等明君礼聘贤人的题材,也是庙宇间常见的装饰题材,其中三顾茅庐的孔明,一派斯文,神情悠闲,符合演义故事中午叫刚起的神情,是通济宫内相当引人注目的泥塑作品。三川殿门口的祈求吉庆2位将军,以堆塑的方式呈现,2位将军眉清目秀,面带笑容,而将头部制作的特别突出,又显得颇有童趣。一旁的龙虎堵为石雕后彩绘上色,龙虎两只神兽互相对应,雕刻手法简洁,表现出朴实的整体风格。通济宫的门神彩绘为府城潘岳雄(1943-)的作品,风格秀气,用色鲜艳。潘家自祖父潘春源(1891-1972)、父亲潘丽水(1914-1995)、儿子潘岳雄3代都在传统彩绘上有杰出表现,为著名彩绘世家。
通济宫虽建筑本体属于近代之作品,然聘请名师担纲施作,具古朴的建筑风格,且保留清乾隆31年(1766年)「再重修铁线桥碑记」与嘉庆14年(公元1809年)通济宫置租立业碑记,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列为古迹以彰显清代倒风内海发展的变迁史。
通济宫的门神彩绘为府城潘岳雄的作品,风格秀气,用色鲜艳。
庙宇内外的泥塑与剪粘皆为名师叶鬃所制作,主要为文王聘太公、三顾茅庐等明君礼聘贤人的题材。
三川殿门口两旁的龙虎堵为石雕后彩绘上色,龙虎两只神兽互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