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寺为彰化县三大名岩之最早建造者,具有重要之历史价值,为闽南式合院,正殿屋顶为燕尾脊梁飞龙雕凤,内殿里二通三瓜式,为现存罕见之传统建筑木造结构。
创建於清雍正6年(西元1728年),最早仅由工寮所改建的草庵,在清乾隆10年(西元1745年)时奉祀释迦牟尼及南海观世音菩萨,後因信徒众多香火鼎盛,经募款後建竹寺,之後於清乾隆23年(西元1758年)由泉州僧侣觉通和尚与当地仕绅重新修建寺宇。
清水岩过去曾多次移址,直至清嘉庆年间才建於现址,从清雍正年间以来即为八卦山脉地区主要信仰中心之一,与虎山岩、碧山岩合称中部三大名岩。因地出泉水、风光明媚而同时拥有「清水春光」的美名,更是着名的彰化八景之一,此外清水岩寺里有许多当时文人骚客所留下的题诗,和达官贵人所题匾额,为寺内增添许多文学涵养。
清水岩最初仅是一工寮所改建之草庵,创建於清雍正6年(西元1728年),在清乾隆10年(西元1745年)时经信徒募款建竹寺,初建庙宇时是在武东堡社头庄许厝寮187番地,即是目前所在地的上方山坡地,其位於大武郡山的曲处,在当时是往来南投的「十八弯古道」亦为当时所称的「挑盐古道」上。
清乾隆23年(西元1758年),由泉州僧侣觉通和尚(生卒年不详)与当地仕绅重新修建庙宇,除了供奉释迦牟尼及南海观世音菩萨外,还有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两位神只,代表佛法里的「佛、法、僧」三宝佛。清嘉庆4年(西元1799年)迁寺於现址,同时另增建三间瓦栋及二廊,且增加奉祀十八罗汉,此时称为「清水观音亭」。
目前所看到的主体是清光绪5年(西元1879年),由住持邀集乡里仕绅,拆除本体後重修的,经历5年完成修复後,由当时清水岩住持欲标禅师(生卒年不详)敬立「清水春光」匾额,正殿供奉药师琉璃佛、释迦牟尼佛及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与地藏王菩萨,而神龛两侧为供奉清水祖师、注生娘娘。
清水岩虽然经过多次修建,但因岁月侵蚀仍见倾颓,所以在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再次整修,这次的整修是增长护龙、增设左右过水门及围塑日月两座天井,於是完成清水岩主要的二殿二廊二护龙三院的格局。清水岩於民国64年(西元1975年)被内政部列入县定古蹟,但因民国73-75年(西元1984-1986年)的改建工程,使原有的清水岩样貌改变,故在民国76年(西元1987年)取消古蹟资格,直到民国92年(西元2003年)再次被彰化县政府指定为县定古蹟。
清水岩与虎山岩、碧山岩同为台湾中部三大名岩,庙体本身不似其他传统大庙,而是面宽仅有三开间,进深只有二落一院的拜庭之传统建筑,但庙体本身正殿屋顶为燕尾脊梁,有飞龙雕凤剪黏,内殿为二通三瓜木栋架形式,均为现存罕见的传统建筑木造结构。
清水岩经过多次改建,其本身的建筑风格也依照各时期有所不同,因此产生了多元混合的样貌,庙宇内空间格局由三川殿与正殿所组成,纵横两条主要轴线,以纵轴线为主轴,为二进一院落的主要空间。正殿与三川殿的土埆墙形成祭祀场所,以中间天井做为采光通风的用途,天井两侧则用檐廊连接正殿与三川殿。民国73年(西元1984年)又以正殿为准,向前延伸,在纵轴线上加建拜亭,做为香客参拜场所;横轴线上,以正殿向两侧延伸,添加护龙,均以过水廊与正殿相通,本身另有独立的进出口,位於左侧为日井(或称龙井),位於右侧则为月井(或称虎井)。而庙门上的「清水岩」字匾则为官赐红底的「清水岩双龙抱珠、火形图记」匾额。
清水岩内有一座「滴水清心」古碑,为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所立,记载砌井筑渠引山泉及重修的典故,明订清水岩与龙泉庙共用水源、分配时间,勒石以垂永久,并杜绝纷争。清水岩因本身的自然景观等原因,自清代以来,即是许多文人墨客造访之处,使清水岩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拜;又因清水岩在佛、道、民间信仰位阶为「岩仔」,正统的佛教位阶在功能与其他庙宇有分工作用,信众的大力相挺及社区意识之发展,使得清水岩不仅是地方的信仰中心,同样也具有古蹟历史与文化教育之场所。
清水岩寺的庙体虽不似其他传统大庙,但庙体正殿屋顶为燕尾脊梁,有飞龙雕凤剪黏,非常细致,为现存罕见之传统建筑木造结构。
这是甘露泉牌楼。日本时代台湾三大名泉(分别为阳明山长寿泉、清水岩甘露泉、知本美人泉),庙方引水设井供信众取用。
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 「清水春光」匾额,为落成修复后,由住持欲标禅师(生卒年不详)所立。
清乾隆33年(公元1768年)「南海慈航」匾额,该题词为民间形容南海观世音菩萨慈悲常见之用语。
自漳州派大木师傅之手,制作二通三瓜的传统建筑木造结构。
日大正9年(公元1920年)重修竣工落成所立「重修清水岩寺碑记」石碑,说明建庙始末及重修捐题姓名与金额,永垂纪念。
日大正9年(公元1920年)清水岩寺所立「滴水清心」石碑,内容说明砌井筑渠以引山泉的典故,明订该寺与龙泉庙共享水源。
悬挂于正殿的各式清代楹联,最早一对可追溯至清嘉庆5年(公元1800年)之「清水源流通南海,岩山耸翠赛普陀」。